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52270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 世界上一些占领导地位的城市包括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悉尼等都在制定城市发展 战略规划,下面将这些城市在规划过程中对如何适应人口的变化、加速经济增长、促进环 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做出归纳总结。它们规划过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有很多 是值得我国大城市规划学习的,因此,在文章的最后论述了这些方法和经验对我國大城市 的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 五大城市现状 伦敦人口现在是 740 多万,预计在 2016 年达到 810 万,国际移民不仅使得伦敦人口的增 长速度加快,而且也使得人口的年龄结构、种族结构、家庭结构等变化也非常大。纽约的 人口在 2000 年 3 月大约是

2、它历史上的最高记录 800 万,比 1990 年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增 长了 9.4%。纽约的人种结构差异和种族差异对比整个美国的平均水平还大些,如人种结 构混血人占 27%、黑种人占 25%,非混血的白种人仅占 35%,这个指标低于整个美国平 均水平 69%,虽然亚洲人和其它非混血人现在所占的比例小但因为移民原因而增长很快。 东京的人口预计在 2010 年(大约 1226 万)和 2015 年(大约 1220 万)达到顶峰之后会逐步 下降,然而预计在 2010 年以后家庭数因为家庭变小而将会持平;到 2015 年 65 岁或以上 的老年人口将陡增到 283 万,这个数目将是 1995 年的 2

3、倍,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新 加坡自从独立来人口增加了一半,2000 年人口总数达到 400 万,然而非正式定居的居民 人数增长最快,从 1990 年的 31.1 万人增长到 2000 年的 75.4 万人。悉尼的人口总数预 计在 2011 年至 2016 年某个时间会增长到 450 万,比 1998 年增长 12.5%,同时平均每户大小也从 1971 年的 3.1 人降至 1996 年的 2.7 人,另外城市的中心城区的衰退仍然是悉 尼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心城区人口的减少,而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增长,在 1996 年占到 45%。 伦敦经济增长较快,该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金融贸易、旅游等第三产

4、业为主,商业和金融服 务部门和其它一些如高科技支撑的产业创造的就业占到全市三分之一,并且生产出 40%的 伦敦财富,这种高速增长趋势既使得伦敦中心区的办公闲置率几乎减半,同样也因为房租 价格的上升导致商业成本的上升;零售业是伦敦的第二大部门,然而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 地区商业中心、超市和零售仓库的发展是大量依靠城市的大规模交通发展起来的,导致了 城市污染达到不可接受的地步,而且一些伦敦普通被市民排除在这些部门所提供的就业机 会和设施便利之外;旅游业也是伦敦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部门,英国最高级别的艺术品和文 化产品的出口市场和许多商店和饭店都集中在此,伦敦有英国最集中的旅馆,但 70%的

5、旅 馆床位都集中在伦敦的三个中心区,使中心区超负荷发展。纽约继续发挥国家和地区的经 济发动机作用,是联邦政府的重要支柱;虽然纽约经济增长后劲强,但还需要在提高劳动者 的积极性,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居民住房、办公和交通容量有限性问题等方面做出努力。 悉尼是澳大利亚的全球性城市,是跨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的首选之地;在 1991 年至 1996 年,这里创造的就业增长了 7.6%,但是好的工作期望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在此聚集,在 就业岗位总量和空间分布上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动力人群的需要给悉尼政府带来了更大的挑 战。新加坡是世界高附加值产业集中地和全球商贸中心,其中高附加值产业包括:电子、 化学、制药、生物医

6、药科学和工程,这些高附加值产业对新加坡的 GDP 增长贡献率很大; 虽然新加坡规划没有提及就业岗位和住宅分布的不均衡性,但这显然也是新加坡规划的一 个需要考虑的地方。东京因为信息产业和公司总部的聚集而显得比日本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更加有利,预计从现在到 2015 年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可达 2%;金融贸易现在是今后 也会继续是东京的最大的产业;然而信息产业和娱乐、餐饮和宾馆产业预计会得到更大的发 展。 二 五大城市采取的战略应对措施 1.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措施 加速中心区人口集聚。为了能够使城市容纳更多的人口,这些城市采取了许多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强化聚集发展、更加充分利用城市的可利用空间 (

7、除绿化用地外),促使有 限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能够容纳更大比例的人口;轨道交通走廊或交通节点、接近就业人口集 中地区这些地方是有很大的发展机遇的,这些城市都主张这些地区的开发密度应较高。新 加坡主张“在原有地方建设新房子”和“高水平的生活每间房可以看到一个风景” 、伦 敦寻求“城市中心区的复兴” 、悉尼建议“减轻房产业对城市边缘区的压力” 、纽约的“中 心区运动”和东京加速建设“一个生活必需功能集聚的微型城镇”和“城市内核居住产业” , 所有这些都为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居住压力指出了解决方法。伦敦政府指出财政和金融政 策对于城市中心区复兴非常必要,它要求在国家层面上修订立法和财政框架使之更适应于 城

8、市中心区复兴的需要。纽约政府认为土地开发商的顾虑是没有拥有土地的支配权而担心 资产转移,因此要考虑把开发权由政府初步转移到开发商手中以消除这种顾虑,这样能促 进城市中心区的空置土地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 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随着城市的不同类型人口的聚集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需要在各居住区提供更多形式的房子以作选择。新加坡在 2001 年概念性规划末 强调要提供从低密度住宅区(5 层或以下)至中密度住宅区(容积率在 1.42.1 之间)到高密 度住宅区(容积率在 2.1 以上)的各种房子以供住户选择。伦敦主张要为单身和那些有特殊 需要的人群提供更多的选择。悉尼鼓励地方审查委员会要通

9、过改变规划设计以确保为当地 城市居民提供不同种类的房型、确保增加对有特殊需要人群的房子的供给的种类和数量、 要采用更好的城市设计方案以创造出更好的房型。 居住区建设需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这五个城市强调要保证新建的房产都要求接近便捷 的公共交通、接近工作地和服务供应点,这样就可以减少人们上下班、娱乐等活动对交通 设施的压力。为此这些城市普遍采取措施促使交通节点特别是轨道交通节点及人们可以步 行去工作和其它活动的房产建设。 建设普通居民经济能够承受的房子。满足人民住房需要不仅仅靠提供住房供给,还要 确保普通人群能够买得起。纽约的房产规划对“普通居民经济能够承受”这个概念作了广 泛讨论,最后主张这种房

10、产不能仅仅被看作一个政府的福利政策,而要被看作是城市活力 和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体现,而且在 21 世纪建筑普通居民能够买得起的房子并不一定意味 着是 19 世纪那些城市出租公寓的再复制,因此这项规划强烈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的措 施,通过消除额外开发费和开发标准这两项因素(这两项因素增加了房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和 通过消除限制房产开发的过度开发规则和降低房产的检查标准来促使这种类型的房产业得 到迅速发展。伦敦规划草案也主张“要把价格能够承受的房产开发数量定一个标准” 。 2.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措施进一步增强 CBD 的实力。为了满足市场上对大范围的、高容量的、建筑中等大小的 和价位弹性较低的不同形

11、式的办公空间需要(主要集中于伦敦市中心和 Docklands),伦敦 规划指出要加强 CBD 范围里的办公建筑的建设,以保证提供稳定的房源。在悉尼的规划 中,在通过高质量的开发以保持悉尼现有的国际形象,更大程度上吸引国际商业和服务业 及跨国公司总部的入驻。新加坡预计大部分的商业和服务部门为了得到更好的信息和产业 支撑将会更加集中于城市的中心区域,为了支持中心区的这些经济行为的聚集,新加坡规 划要求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更加密集和综合的轨道交通网络。东京将会把中心区作为日本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动力,并且将会把东京滨水地区作为国际交流特别是和亚洲经济、文化 和技术交流的基地。纽约认为 CBD 的健康发展

12、是地区财富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是吸引经济因素聚集的巨大磁场,除此之外它更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化,因此通过加强交通 网络的建设来增强 CBD 的实力是中心区运动的关键。 使规划框架更具灵活性。为了适应经济结构的改变、不同大小和形式商业行为(包括新 经济行为和产业)的快速改变的需要和支持恰当的经济行为的聚集(如技术产业园),伦敦提 供了一个更具灵活性的规划框架。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满足今后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加坡主张建设“新的商业区和新的预留地区”;预留地的范围和大小依不同的地方而不同, 例如在接近中心区的 MRT 车站精华地带可以多留些预留地,当然预留地是在规划允许的 范围之内的,并且

13、遵循开发控制性原则。 布局的合理性和交通的便捷性。随着交通节点附近的住宅密度日益增加,在交通节点 的工作岗位也应该增加,新加坡概念性规划中指出,为了优化那些重要的交通节点附近的土地使用结构,靠近轨道交通车站的建筑高度要增加,商业和其它产业聚集密度要提高, 这样可以使更多人们享有步行去轨道交通车站的便利性;另外通过增加新加坡的现有的三个 中心(Tampines、Woodlands 和 Jurong East)轨道交通条数和站点数,增加交通站点附 近的就业岗位,使三中心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东京在努力创造一个就业和居住平衡发展的 中心区,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通过城市中心区社区的再开发和通过中心区的信息技术

14、和教育 设施的开发来促进就业和居住的平衡发展。纽约预计在纽约城市中心会增加大量的就业, 在 CBD 内和 11 个区中心可以增加一百多万的新的工作岗位,主张在轨道交通周围建立紧 凑的、由微型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在主要街道或微型城镇建立步行能够到达的居住区。 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措施。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形势是怎样仍然还是个未知数。伦敦将 进一步估计未来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对交通的影响和对办公的供给、商业中心分布及住房 的形式、大小的需求标准。悉尼努力去增加小型或微型商业公司及以家庭为办公地点的公 司的对房产需要的理解,例如它们发现小公司更倾向于去寻找窗户面街、设计更能体现自 己专业特色的、房型面积较小的

15、房产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纽约看出远距离工作(在家通过 使用与工作单位连接的计算机终端来工作)这种工作方式有利于减轻城市交通拥挤,因此建 议推广这种工作方式的应用。在新加坡的概念性规划中,除了前面提到要灵活解决将来的 不确定性在中心区建立“新的商业区和预留区”措施之外,大片广阔的土地(主要是在 Pulau、Tekong 和 Pulau Ubin 岛)被定“预留地” ,另外还通过围海造陆创造的新土地将 使新加坡地土地面积增长 15%,通过创建土地储备银行来满足未来新形势发展对土地的需 要。 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是这些城市经济的一个主要的产业。东京要使自己成为21 世纪的“有大量居民和参观者的全

16、球性城市”;悉尼的旅游业的定位是成为澳大利亚的 国际化和旅游业的通道,虽然在这些城市的规划当中没有具体指出加速旅游业发展,但可 想而知,这些城市将会有独立的旅游业战略规划。更重要的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发展战 略包括改善环境和交通系统、提供更多的文化和娱乐设施和保护遗产等政策将更加有利于 发展这些城市的旅游业,特别是在伦敦的规划草案中(努力加强伦敦的文化城市和世界性城 市建设的一部分)指出:在城市中心区、易进人性城镇中心和主要的交通节点鼓励新的旅馆 设施的建设来支持商业和旅游的发展,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更新的目标。 3.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幸亏有 19 世纪中期弗雷德里克关于“中央公园”的预想,纽约是第一个在高速发展的大 都市建设“绿色公园”的城市,建设目标不仅是提供一个开放式空间,而更重要的是通过 提供开放式空间系统去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和提供服务于城市、近郊和农村村落的环 境活力的开放式空间;兴起所谓的“绿色草皮运动” ,要建立 11 个预留地,重新投资城市公 园、公共场地和自然资源和创造一个区域性的绿色通道网络;为了实现弗雷德里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