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48379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与规模 2.2.1能源矿产资源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 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能源矿产的地域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与经济发展布局不匹配, 近80%的能源资源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而60%的能源消费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除 煤炭外,石油、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对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偏低。固体能源矿产主要是指煤 和铀矿资源。 (1)煤:我国是世界上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国家之一,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2 位,仅次于前苏联。煤炭资源主要集中于北方和中西部,形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 全国煤矿保有储量的70%集中于山西、内蒙和陕

2、西三省(区),而新疆的资源远景最大。 煤炭形成的地质时代有寒武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第三纪,但以侏罗纪、 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煤最为丰富,尤以侏罗纪的煤为多,保有储量占总量的46.2%。就煤质 来说,品种比较齐全,在保有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 煤是我国长期依赖的主要能源,也是我国长期出口的重要矿产品之一。 (2)铀:中国是铀矿资源不丰富的一个国家。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 上,矿石品位偏低,通常有磷、硫及有色、稀有金属矿产与之共生或伴生,矿床类型主要 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4种;其所拥有的储量分别占总储量的 38%、22

3、%、19.5%、16%。 中国铀矿成矿时代的时间跨度为距今1900-3百万年之间,即古元古代到第三纪之间,以中 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矿最为集中。空间上分南北两个大区,北方铀矿以火山岩型为主, 南方铀矿则以花岗岩型为最重要。 (3)石油:中国是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 区。从石油赋存地层的地质时代来看,自前寒武纪到第四纪的地层中均有油气发现,以新 生代为最好,约占资源量的50%;中生代次之,约占36%;古生代最少,约占14%。 (4)天然气: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相当广泛,在石油和煤盆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出。资 源量也比较丰富,约居世界第21位。 天然气主要分

4、布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和华北盆地。从其分 布的地质时代来看,与石油相反,在时代较老的地层中气多,其中古生代约占50%,中生 代和新生代分别约占20%和30%。 (5)地热: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较广,资源也较丰富。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 型沉积盆地之中,构造活动带中资源量较集中,如藏、滇、川带和东南沿海以及辽东一胶 东一带,大型沉积盆地分布面广,如华北盆地京津唐地区。以低于150的中低温地热资 源为主,高于150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台湾省。 2.2.2 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金属矿产品种比较齐全。黑色金属矿产中,铁锰矿资源较丰富,但以贫矿为主;钛、 钒探明

5、储量多,居世界前列;铬铁矿严重短缺。有色金属矿中,铝、铅、锌、钼、镍矿资 源较丰富,铜矿以贫矿为主,铅锌矿分布较广泛,而镍矿却十分集中。钨、锡、钼、锑、 汞等矿是我国传统出口的优势矿产,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贵金属矿产中,金银矿探明储 量较多,资源远景较大,铂族矿产十分短缺。稀有、稀土和分散金属品种很多,以稀土金 属资源最为丰富,居世界之首。金属矿产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 (1)铁矿:铁矿资源总量丰富,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5位,但贫矿占总储量的90%以上。 铁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 (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

6、蒙古次之。 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 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 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 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 区的赤铁矿;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火山沉积变质磁铁矿 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 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

7、铁65%以上的精矿。 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为最重要。 (2)锰矿: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有产出。矿石总保有储 量居世界第3位。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 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 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有沉积型、风化型及热液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其次为火山沉 积矿床。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纪最为重要。 (3)铜矿: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矿区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总保有储 量铜居世界第7位。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云

8、南、甘肃、 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铜储量均在300万t以上。 矿床类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夕卡岩型、火山岩型、沉积岩 中层状型、陆相砂岩型铜矿以及少量热液脉状铜矿等。 从形成时代来看,从太古宙至第三纪皆有铜矿形成。但从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来看,主要 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铜矿多与侵位浅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元古宙铜矿多与 海相火山岩浆活动有关。 (4)铅锌矿:中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铅、锌保有储量均居世界第4位。 我国铅与锌矿比例为1:2.4,是一个突出的资源优势。铅锌矿产地广布全国,而探明储量 的76%却集中于滇、蒙、湘、粤、甘、赣、桂、川等8省(区)。 矿

9、床类型有花岗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矿床;有与海相火山、陆相火山有关的矿床;有 产于海相碳酸盐、泥岩碎屑岩系、海相或陆相砂岩和砾岩中的铅锌矿等。成矿时代从太 古宙到新生代皆有,以古生代铅锌矿资源为最丰富。(5)铝土矿:中国铝土矿资源丰度属中等水平,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7位。山西铝资源最 多,保有储量占全国41%;贵州、广西、河南次之,各占17%左右。 铝土矿类型主要是沉积型一水硬铝石,其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95%以上,其余为堆积型 和风化壳型铝土矿。 从成矿时代来看,铝土矿主要产于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之中,铝土矿的质量和厚度与地层 沉积间断呈正相关关系。 (6)钨矿:中国是世界上钨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10、,分布于23个省(区),总保有储量居 世界第1位。产量也居世界首位,是我国传统出口的矿产品。就产地来看,以湖南(白钨 矿为主)、江西(黑钨矿为主)为多,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3.8%和20.7%;河南、广 西、福建、广东等省(区)次之。 矿床类型有热液型、斑岩型、接触交代型。热液型以黑钨矿为主,接触交代型以白钨矿为 主,斑岩钨矿集中分布于河南卢氏架川一带。从成矿时代来看,最早为早古生代,晚古 生代较少,中生代形成钨矿最多,新生代钨矿则罕见。 (7)锡矿: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2位。矿产地分 布于15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分别占全国的32.

11、9%和31.4%, 湖南、广东、内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区)共占全国储量的93%。 锡矿矿床类型主要有与花岗岩类、中酸性火山潜火山岩类、沉积再造变质作用有关的矿 床。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以中生代锡矿最为重要,前寒武纪次之。 (8)锑矿:中国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1位。矿产地分 布于18个省(区),以广西省储量最多,占全国的41.3%,其次为湖南、云南、贵州、甘 肃、广东等省。 矿床类型有层控热液型及热液型两种。层控热液型锑矿床含矿岩层多为碳酸盐岩,热液型 锑矿床其含矿围岩多为碎屑岩,常与汞、金、钨共生。从成矿时代来看,除侏罗纪和白垩 纪地层中尚未发现有工业矿床外,

12、自前震旦纪到第四纪都有锑矿分布,但其改造成矿的时 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的燕山期。(9)金矿: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7位。矿产地几乎分布于全国, 以山东独立金矿床最多,金矿储量占全国的14.37%;江西伴生金矿床最多,占总储量的 12.6%;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金矿资源也比较丰富。 金矿床分内生、外生两大类,内生矿床中以岩浆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最重 要,沉积改造微细粒型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砂金矿亦占有重要地位。成矿时代的跨度很 大,从太古宙到第四纪皆有金矿形成,但56%的金矿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 生代,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金矿相对较少。

13、(10)稀土矿产:中国素有“稀土王国”之称,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1位,已探明的储量 相当于世界总储量的43%。矿产分布于全国16个省(区),以内蒙古最多,储量占全国的 95%,湖北、贵州、江西、广东省次之。我国稀土矿产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好, 矿床类型独特。如内蒙古白云鄂博含铌稀土铁矿,稀土储量规模巨大,为世界之冠,现 已在包头建成我国最大的稀土原料基地。 稀土矿产多与其他矿产共生,南方以重稀土为主,北方以轻稀土为主。稀土矿自元古宙至 新生代均有矿床形成,尤以中生代的燕山期为盛。 2.2.3 非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125种(含亚种),其中化工原料25种、建材和其他非金

14、属 矿产100种。 我国化工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硫、磷、重晶石、芒硝、钠盐的探明储量居世 界前列,仅钾盐短缺。我国冶金辅助原料资源十分丰富,配套齐全,菱镁矿、萤石、耐火 粘土等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质量上乘,为出口的优势矿产。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种类 多、质量好、分布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石墨、滑石、石棉、大理石、 花岗石、水泥原料、玻璃硅质原料的矿产品或加工品均有大量出口。硅灰石、蛭石、硅藻 土、膨润土、海泡石、凹凸棒石、累托石等新兴非金属矿,均发现特大型矿区,开发潜力 很大。(1)磷矿:我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矿石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2位。探明储量主要集中于 西南和中南

15、地区的鄂、滇、黔、湘、川五省,合计储量占全国总量的77.53%。 矿床类型以沉积磷块岩型为主,储量约占80%,内生磷灰石矿床、沉积变质型磷矿床次之, 鸟粪型磷矿探明储量极少。成矿时代主要为震旦纪和早寒武纪,前寒武纪、古生代也有磷 矿产出。 (2)硫矿:中国硫矿资源相当丰富,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为硫铁矿,其次为自然 硫和伴生硫,伴生硫多赋存于以铜、铅、锌、钼、锡等有色金属为主矿的矿床中。硫铁矿 中含硫大于35%的富矿很少,仅占3.6%。矿产地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储量最为丰富 的省份是四川、安徽、广东、内蒙古和云南,以大中型矿产地为主,其储量约占硫铁矿总 储量的95%。伴生硫储量江西第

16、一,自然硫主要产于山东。 矿石含硫品位较低,平均为17.94%。矿床类型有沉积型、沉积变质型、火山型、矽卡岩型 和热液型,以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最为重要,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41%和19%,成矿时代主 要为古生代,其次为前寒武纪和中生代,新生代也有大型自然硫矿床形成。 (3)硼矿:中国硼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居世界第5位。产地广布14个省(区),90%以 上集中在辽宁、青海、湖北和西藏4省(区)。辽宁省储量最为丰富,勘查程度高,占全 国总储量的57.3%,青海省储量位居第二,占总量的26%。 矿床类型以元古代沉积变质型为主,矿石储量占总量的51%,其次为现代盐湖沉积型。我 国硼矿储量就目前的开发利用经济技术水平衡量,可利用程度不高,大约有90%的储量因 矿石难选或外部条件差,近期难以利用。 (4)菱镁矿:中国是世界上菱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总保有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主要特 点是储量相对集中,大型矿床多。矿床集中分布于9个省(区),以辽宁省储量最大,占 全国的85.6%,营口大石桥菱镁矿以规模大、质量好闻名世界;山东、西藏、新疆、甘肃 次之。矿床类型以沉积变质热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