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生理健康网)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46806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路结石(生理健康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尿路结石(生理健康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尿路结石(生理健康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尿路结石(生理健康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路结石(生理健康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尿路结石(尿石症) 郭卜乐 CPO 生理健康网 http:/参考资料: 泌尿系结石多见于男性,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与异物、梗阻、感染、营养障碍、内分泌及代谢失调和长期卧 床等因素有关。 泌尿系结石可引起剧烈疼痛、血尿。若继发感染还可引起发烧。结石长期梗阻可引起梗阻部位以上尿路积水、 功能损害,所以要积极处理。 自从 80 年代体外震波碎石闻世以来,大多数病人可以应用体外震波法进行治疗,只有少数病例需要手术治疗。【处方】 1有尿路结石要积极处理,否则可能反复发生绞痛、感染,甚至引起尿路积水,导致肾功能减退。 2直径 0.5 厘米左右的尿路结石有可能通过多饮水增加尿量而排出,或通过解痉药增加输尿管

2、蠕动以及应用利 尿、通淋等中草药而排出体外。 3直径 1.5 厘米以下的单颗结石病例,可以通过体外震波碎石等方法治疗。 4多饮水,每天应超过 2000 毫升(相当于医院输液用的盐水瓶的瓶量)。避免饮用高硬度水,可饮用磁化 水。多吃低钙饮食,少吃乳制品,因其中含钙质多。少吃菠菜、甜菜、可可、红茶、辣椒、果仁、动物内脏(肝、 脑、肾)、蘑菇及鱼肉等。少吃糖,因为吃糖后尿中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增加。 (上海医科大学张永康教授) 淺談泌尿結石文謝啟誠醫師(泌尿外科) 尿路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好發於 3050 歲,男女比約 3:2。根據統計,國人尿路結石之發生 率約為百分之十五,而其

3、治療後如果沒有預防,五年內的復發率可達 50%。其影響可以由沒有任何症狀到患側腎功 能完全喪失,所以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尿路結石絕大部份於腎臟形成,然後或停留或順流而下。我們依其最後發現時的位置可分為腎臟結石、輸尿管 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其中以腎結石最常見, 輸尿管引起的症狀最明顯,而膀胱尿道結石較少見,常伴隨 結構或排尿功能異常出現。 結石形成的主要機轉是尿液中代謝出的物質如鈣草酸、磷酸等的濃度超過一定的飽和度,再加上其他條件的配 合便能形成結晶聚集停留,最後形成結石。影響結石形成的內外在因素包括個人體質,有些人體內的新陳代謝會形 成較有利於結石生成的環境。而水分攝取不足或吃太多高動物

4、蛋白質或富有鈣質草酸及磷酸的食物亦容易產生結晶 導致結石。氣候也是影響的因素之一,夏季時排汗量大,若水分來不及補充就會促成結石的形成,所以居住在熱帶 地區的人罹患結石的機率也較高,另外尿路感染、身體疾病 、藥物、輸尿管狹窄、息肉、異物的置入等均可造成 結石。此外有尿路結石家族史,其罹患結石的機率比一般人大三倍。 結石不一定有症狀,但發現時有可能因嚴重阻塞而造成患側腎功能永久損害,一般症狀包括疼痛、血尿、尿急、 排尿困難、尿路感染,其中以前二者最為常見。許多病患因腎絞痛來急診室求診,造成的原因大部份是輸尿管結石 而不是腎結石。結石由腎臟順流而下,經過輸尿管時可能停留在幾個較窄的部位,造成阻塞引起

5、腎水腫。而腎絞痛 來自於因受刺激而痙攣的輸尿管及因積水而壓力增加的腎莢膜。 除此,也可能反射到腸胃道,造成腹脹、噁心嘔 吐。另外按結石在輸尿管位置高低,疼痛可反射到陰囊、睪丸、大陰唇,也可影 響膀胱造成頻尿、尿急等症狀。 腎絞痛的特性為突發性、間斷性,常伴有血尿,雖不致命但卻讓患者刻骨銘心。 發現尿路結石不一定得馬上接受治療,應按結石大小和症狀來決定。若症狀明顯且持續或產生併發症時,無論 結石大小都應接受處置 。一般而言,若結石小於 0.4 公分,有 80% 自行排出的機會,故可採觀察療法再定期追蹤。除非從事特殊工作者如飛行員等;而介於 0.40.6 公分者大概有 50%的機會,若大於 0.6

6、 公分以上則自己排出的機 會相當小,約只有 10% 的可能性。目前對於結石的治療,由於體外震波碎石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而變得容易許多,其 最大的好處是不用開刀、麻醉劑量少、安全性高、可門診治療,也因此較為病患喜好和接受,但可能須要幾次的治 療才能達到完全清除結石的目的。 但並非所有的結石均適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比方結石太大如鹿角石,則應考慮採用經皮腎臟碎石術再加上體外 震波碎石術來治療可能殘餘的結石,而輸尿管下段結石利用輸尿管鏡配合其中器械使用來處理的成功率也相當高 。目前只有少數的病人須接受開刀取石,譬如有結構上的異常(輸尿管狹窄息肉)或其他碎石方法失敗時,均得考 慮開刀手術治療。至於膀胱結石,一

7、般來自於排尿功能異常(攝護腺肥大尿道狹窄、神經性膀胱等,故除治療結石外 也要治療相關的疾病,以避免復發。 預防勝於治療,如何預防結石的產生仍比治療來得重要。一切飲食應求均衡,最主要的是足夠的攝取水份,每 天的小便量應達兩千西 西左右,並定期追蹤檢查,早期治療。 尿路结石与尿路感染有何关系? 尿路结石为临床常见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枚膀胱结石见于 7000 年以前的古埃及木乃伊体内。我国解 放前,尿路结石以膀胱结石为主;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结石的部 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尿路感染与尿路结石的关系可从以下两方面认识: 一

8、方面,尿路结石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其原因有二:结石引起尿路梗阻,易发生尿路感染。含磷 酸镁铵或磷酸钙的结石常隐藏细菌。结石所致的尿路感染多为进行性的。在结石祛除之前,感染反复发作,很难控 制,且易发展成慢性炎症。因此,结石合并慢性感染比较多见,有的患者甚至长期以脓尿为主要症状。由于不少尿 路结石患者仅表现为尿路感染症状,就诊时常易忽略检查感染的原因,对此应引起注意。 另一方面,持续反复性的尿路感染也可引起尿路结石,即所谓感染性结石。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尿液碱化, 尿中磷酸盐易发生沉积,形成磷酸镁铵( 鸟粪石)和磷酸钙( 磷灰石)结石。此外,细菌、脓块及坏死组织也可成为结石 的核心。 由

9、于尿路结石与感染二者的关系,使尿路感染更为复杂化。可以认为,二者的关系密切,并互为因果。 尿石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凡在人体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出现的结石,统称为泌尿系结石,亦称尿石症。尿石症是全球性的常见病, 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较高,且多发于青壮年,故来院就诊率较高。 泌尿系结石的大小差别很大,大者可如鸡蛋黄,直径达 56cm,小者可如细沙。结石在原发部位静止时,患 者常没有任何不适感,或仅觉轻度腰腹部胀坠感,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所以经常有患者肾盂内结石已长至直径 1cm 以上了,还没发现,在进行健康查体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发现患了泌尿系结石。结石活动或下移时可引起病人 腰腹部绞痛,程度

10、重,难以忍受,往往需注射杜冷丁等强力止痛药才能奏效。常伴恶心呕吐、小便发红等症状。结 石活动期作 B 超,往往有单侧或双侧肾积水,这是由于结石下移在输尿管某处嵌顿所致,这时应抓住结石下移的有 利时机,采取针灸或中药辨证治疗,促使结石尽早排出体外,彻底消除肾积水,否则结石长期嵌顿,尿液排泄不能 畅通,日久可致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后果严重。 尿石症能引起肾功能衰竭吗 尿石症的危害性在于,结石能引起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梗阻,若梗阻能及时解除,对肾功能影响不大; 若梗阻时间过长,肾组织严重破坏,则功能难以恢复,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结石对肾功能的影响,也可通过梗阻 导致严重的泌尿系感染,而引起肾功能

11、衰竭。过去,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尿石症患者延误诊治,导致肾功能衰竭者 颇为常见。近 10 多年来,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诊治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已日渐减少, 且致终末期肾病者多在 55 岁以上。 尿石症 尿石症(urolithiasis )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尿结石可发生于泌尿道各个部位,如肾盏、肾 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是造成尿路阻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石的成分根据其形成的原因而不同。但各种结石都包括无机盐结晶和胶体性基质两部分。结晶体约占结石干 重的 9798,主要有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等。胶体性基质约占结石干重的 23,主要是粘蛋白。在 尿结石中含

12、钙者占 90,其中 2/3 为草酸盐结石,其次为磷酸钙结石和磷酸铵镁结石。不含钙的结石主要有尿酸盐 结石(占 510)和胱氨酸结石(占 23)两种。 结石的类型 结石的类型取决于其晶体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草酸盐结石 棕褐色,质紧硬,表面粗糙有刺,呈桑椹形,切面呈环形层状。容易损伤尿路粘膜引起血尿, 在碱性尿内形成,可以是单纯的草酸钙结石,但多数为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性结石。 2磷酸铵镁结石 灰白色,表面光滑或有颗粒,质硬或松脆易碎。在肾盂、肾盏内可形成鹿角形结石。切面常 见有核心(为细菌或脱落上皮等),呈同心性层状结构。在碱性尿中形成,常与碳酸盐混合。 3尿酸盐结石 黄色或褐色,表面光滑,

13、质硬,圆或卵圆形,常形成多数小结石,在酸性尿内形成。尿酸结石 可为单纯性或与草酸钙、磷酸钙等形成混合结石,单纯尿酸结石 X 线可透过常不显影,混合结石 X 线不透过可显 影。 4胱氨酸结石 黄白色、光滑、外观蜡样,X 线能透过,不易显影,形成于酸性尿中。 大多数尿结石的晶体成分为混合性,单一成分者较少。 形成原因 尿结石形成的原因包括尿中晶体浓度过高和尿液理化性质改变两个方面。 1尿内晶体浓度增高 正常尿中常含有多种晶体盐类,如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尿酸盐等。这些晶体盐类 与尿中的胶质物质如粘蛋白类和核酸维持相对平衡。若晶体盐类浓度增高或粘多糖类发生量或质的异常,乃造成晶 体与胶体的平衡失调

14、,晶体物质即可析出沉淀,形成结石。当脱水,尿量减少,尿浓缩时,尿中晶体盐类浓度增高, 尿结石的发生率增加。 有些情况使体内晶体排出增多,也可使尿晶体浓度增高。95以上的尿结石含钙,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动 员骨钙入血;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溶骨可使尿钙增高;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废用性骨萎缩、骨质疏松、脱钙,钙 经血流由肾排出;长期服用大量含钙抗酸药物或过量维生素 D 使钙吸收增多,也可使尿钙增多。如尿中胶体不能维 持钙盐的过饱和状态,则钙盐析出沉淀亦可形成结石。 有些代谢紊乱,如痛风病人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增加,可并发尿酸结石。 2尿液理化性质的改变 尿液内晶体浓度正常,但尿液理化性质改变时,也可

15、促进结石形成。如尿液 pH 改变 可影响晶体的溶解度。碱性尿有利于磷酸钙、磷酸氨镁、草酸钙结石形成;酸性尿内易形成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此外,构成尿结石基质的粘蛋白在尿内含量的改变对尿结石的形成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尿滞留有利于水分再吸收,使尿液浓缩,晶体易析出,同时容易发生感染,析出的晶体可粘附在细菌表面形成 结石。 尿内异物,如脱落的上皮细胞、血凝块、炎性渗出物和细菌等可构成结石的核心,尿中晶体盐类可沉积于其上, 形成结石。 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尿结石形成最常见的部位为肾盂、肾盏和膀胱。约 80的病人为单侧性。 尿结石大小不一,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小者如砂粒;数量也不等,少者只有一个,多

16、者可有数十个甚至数百 个(尿砂),如膀胱内的泥砂样结石。尿结石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如肾盂内的鹿角形结石)。表面 的的光滑,有的粗糙。尿结石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泌尿道阻塞和损伤。表面光滑的结石固定在肾盂内如不移动 可不出现症状。结石阻塞肾盂和输尿管可引起肾盂积水和输尿管积水。有些结石可损伤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粘膜引 起血尿。尿结石的慢性刺激可引起粘膜慢性炎症、鳞状化生成白斑。小形尿结石进入输尿管,可招致强烈蠕动和痉 挛,引起剧烈的绞痛。嵌顿在输尿管的结石常损伤输尿管粘膜引起溃疡形成,以后可能造成输尿管瘢痕狭窄。由尿结石造成的阻塞和损伤又是诱发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常并发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