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三种课型课程流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46610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三种课型课程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三种课型课程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三种课型课程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三种课型课程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三种课型课程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三种课型课程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政 治 新 授 课 1.基本流程 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学案导 学,自主探究 互助合作, 质疑解难组际展示,交流共 享生活链接,迁移应用 2.流程阐释 (1( 情境导入,自主感悟 思想政治课重在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好的导入能够起到点 拨知识、暗示内容、激发兴趣、 调动思维、承上启下等作用。 设计情境是导入新课的基本要求,可以是故事情境、案例情境、 歌曲情境、诗词情境、小品情境、录像情境、数据情境、游戏情境等。 创设导入情境的作用是打动学生, 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所触 动,情感上有所感 动,心 灵上有所震动,进而让学生产 生思考,并 进行自主感悟,即 让学生谈谈由这个情境所引发的 所思所想、所感所

2、悟,让学生 带着问题、 带着情感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中。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要求每堂课必须都有,易于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案导学,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 实际, 编写导学案。可以包括:学 习目标与点拨、基础知识 自学提纲、需要探究的问题、方法与思路的点拨、达标训练、拓展迁移等。 教师说明自学方法、时间要求、检查办法后,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自学时 宜采用“先静后 动” 的顺序,即学生先独自静心学习,沉浸在自学提纲和教材之中,运用圈、点、 勾、划等方法读透教材,理清逻辑关系,掌握基础知识;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或拿不准的问题 可在两人之间或小组之间小范围

3、地探讨交流。 这样做,易于养成学生独立看书思考的能力, 减少对老师和他人的依赖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巡视检查 ,察言 观色,掌握学生的学 习情况,找准问题的所在, 基本上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3)互助合作,质疑解难 对于自学中不能解决的或新发现的问题,在合作小 组中进 行集体互助攻关。操作的 顺序 可依照“1-2-4-6-8-n”进行,即: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进行“一对一”(2 人 组)学习;2 人组解决不了的,4 人组解决;4 人组解决不了的,8 人组解决;8 人组解决不了的, 班内合作解决。这样,会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 优

4、势 互补,同心同德,最大限度地 发挥团队学习的作用。2 在互助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 组成员还要提出质疑甚至相反的 观点,促使思 维向纵 深发展。学生在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 观点。 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观察问题所在和问题的原因, 为以后有目的地 讲解、 测试、反馈提 供一手资料。 (4)组际展示,交流共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需要深度探究的 问题(可以是老师设计 的,也可以是学生 发现 的;可以是具体内容的,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可以是感性演示的,也可以是理性归纳的)各 小组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后,向其他小 组展示。其他小 组的同学在认真倾听、笔记的基 础上

5、,记下疑问。当展示结束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要求答复,没有具体的问题时,也要适当 地从准确性、新颖性、实效性、 语言表达等方面指出长处和存在的不足。 展示的方式要丰富多样、新颖 活泼、健康深刻。展示交流 时要求学生能够脱离课本,用 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思路和独特的见解,能 够让其他学生在 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教师更多地充当协调员、导演、听众的角色,在所有展示结束后,做简洁准确的客观评 价,进行重点点拨、归纳和提升。 (5)生活链接,迁移应用 以上环节完成后,教师要根据本 课的重点、 难点、易 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紧密结合当前 时事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 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身边的问

6、题,把 课本上的知识 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真正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尽可能限定时间,让学 生独立思考作答,以训练学生的 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 问题的能力, 这也利于实现当 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 鉴,完善答案。 教师主要是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 对先答完的学生及 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 错的地 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 拨。 (2)(3)(4)(5)环节在操作过程中,可参照省 优质课的活动过 程加以借鉴。 复 习 课 1.基本流程 学案导学,自主构建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典例精析,体悟规律迁移运用,形成能 力反馈矫

7、正,拓展延伸 2.流程阐释 (1)学案导学,自主构建。3 依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解析易错、易混点,挖掘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 础上 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旨在引导 学生把握主干知识,理清教材脉络,明确逻辑关系,形成整体 框架,锻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宏观思考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一方面,小组成员就学案中的 问题进行交流,重点 对不能自己解决的疑 难问题寻求他人 的帮助,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把自己构建的知识 网络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进行归纳、 概括,形成本小组相对完整的知 识结构。教 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知 识结构向全班展示,供其他 小组借鉴、补充、完善

8、。 这样操作高效省时,最大限度地 发挥了“ 兵教兵”的作用,教 师虽退居幕后,但是仍运筹 帷幄,静观全局,伺机而动,随 时指导, 发现真问题, 为针对 性地讲解奠定基础。 (3)典例精析,体悟规律。 教师根据新授课出现的问题,针对重点、 难点, 结合热点,设计典型例题,与学生一起进 行精要剖析,重点解析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规律,逐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环节的例题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关键是选取能体现重点内容、具有代表性、并 能体现一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题目。 (4)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欠缺,围绕可能出错的重点、难 点、疑点,设计训练题

9、目,供随堂检测之用。 检测时, 创设真正的考试氛围,要求独立自主、 限定时间完成。此环节是形成解 题能力,落 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 备环节。 (5)反馈矫正,拓展延伸。 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完成检测 的学生的试卷由老师面批,后完成的试卷由小组间互批, 得分计入小组平时成绩。批阅 后,由批 阅者负责错题矫正,出 错者及时订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出错情况, 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点 拨,并适 时进行拓展延伸, 提升学生的能力。 讲 评 课 1.基本流程 评析试卷,锁住重点还原思 维,自 查自纠展示误区,互助解疑 精讲点拨,弥补缺 漏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2.流程阐释4 (1)评析试卷,锁住重点。 每

10、次考试后,教师进行认真批 阅, 计算出学生的得分,并 统计出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 和每个题目的得分率等数据。出 错率低于30的确定为让 学生自己改正或小组内协作改正, 错误率高的题目确定为讲评的重点, 认真分析该题出错的共性原因,根据原因设计讲评的重 点和方法,设计变式训练题,制成讲评学案。 (2)还原思维,自查自纠。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错误率高的题目, 进行分析, 还原当 时考试状态下的思维,找到 出错的原因,进行自我纠错。 (3)展示误区,互助解疑。 对于个人理解不了或对答案有不同意见的题目,以小 组为单 位进行相互纠错;对于小组 内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寻求其他小 组学生的帮助。其他小

11、组讨论后,拿出解决办法,并进 行集中讲解。教师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 维,自己剖析,全程参与析 错、纠错的过程, 以求真正理解。 (4)精讲点拨,弥补缺漏。 如果遇到关键点或学生分析出现偏差时,教 师可进行引导纠 正,适 时进行精讲点拨,并 注意进行方法和规律的概括和提升。 对于在阅卷过程中和学生参与 纠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偿教学,不留死角和 遗憾。 (5)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根据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教师 要围绕相应的知识点、能力点等方面设计对应的变式训练 题, 让学生在讲评之后进行跟踪 测试。 测试后,采取教 师抽阅和小组交换批阅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实现知识的再巩固、能力的再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