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45601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醉翁亭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醉翁亭记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讲读课中的一篇。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 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本单元所选课文多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感 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如小石潭记 、 岳阳楼记等。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 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 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 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2、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 抒情的特点;学会品味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二) 本课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课标“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 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 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 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 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 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

3、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 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 够理解了这个“乐” ,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 技能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 求。 教学重点:(1) 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教课类型:讲读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

4、题下载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二 、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探究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此外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 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利用图片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 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注重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 术风格;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讨论探究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

5、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 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 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去辨析、去归纳,因此又是结合了问题探究法。在讨论探究中使学生互相启发,纠正偏 颇,弥补缺漏; 读写结合法:注重读写结合,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像想象写作法对课文段 落进行想象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理解课文写景抒情手法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 生的写作能力。 三、说学生 假设是常态教学下的普通班级 初二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 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

6、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即“也” “而”的使 用,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翻译、创 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 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另外,初二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 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课标 中所说的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四、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文篇幅较短又是浅显的文言文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的特

7、点,课前预习和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 课堂上,通过诵读和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 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 力。此外,还有朗读法、比较法、体验反思法等。 五、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本课时重点突破了教学目标一) 复习滁洲西涧导入,媒体展示醉翁亭自然风景画面,引出作者。 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欧阳修” ,师补充文章背景。 (设计意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 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 ”因此,在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阅读文本的

8、兴趣。 以此导入课堂学习,既复习了要求背诵的古诗又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 动学生思维。对作者的介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二)示范背诵,正音 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请学 生给老师挑刺(教师故意读错某个词) ,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 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三)整体感知,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 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 读三次。在学生朗读时课件展示朗读小提示,帮助学生

9、更好把握21个“也”和25个 “而”字。因为这正是初中阶段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也是考试的重点。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 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2. 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10、旨在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词语小结。 (用多媒体课件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落实记在课本上,听写结合, 加深学生印象,避免了课上热热闹闹,课下迷迷糊糊的情况。 ) (五)再读课文、学生背诵 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 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背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以短文的内容。此环节可保 持学生高涨的热情,便于短时记忆的发生与巩固。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 、 “四时”的 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指出:

1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 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 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 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一、背诵课文,检测词义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既检测了学生词语的掌握情况又完成了“评价手册”上的练 习) 二、合作探究、研讨课文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落实到实处,本说课设计针对的是常态教学下的普 通班级,这又是一篇极好的的散文,是学生模仿写作的范文。因此采用逐段学习的方式 具体落实,进而帮助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文章

12、的主题和写法。当然四段并非平均着墨, 重点放在第二节的讲解,这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 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 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在各段学习中向学生出示了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探究文本。 ) 我想突出的是本环节有这样几个亮点设计: 1. 每段均配有相应的精美图片,较好的创设了情境,再现了文中的人、事、景,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促进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加速背诵突破教学重点。 2. 对文中成语的理解和归纳落实的较实,成语

13、往往就是来源于古诗文,这样的归纳 整理更便于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写作水平的提 高达下了基础。 3. 让学生分别说出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这既能加深对课文中景物描写的理解,同 时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 当堂交流练笔培养了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在朗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理解 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学以致用尝试片段写作,再在课堂中大声的朗读,不仅 较好的将读写说的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了一起,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欲望,增强 了自信心。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得到了突破。 三、把握主旨、

14、小结全文 理解文章主题,紧扣一“乐”字。这是教学目标二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为了突破这 一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 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说说理解。 2. 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再通过板书加以归纳明确,体现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的思想。 对联是初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近几年中考出现的较多的语言运用题。因此我 设计了“根据醉翁亭记的内容,完成下列对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中欧阳修饮酒寓意“ 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对联这一知识点,还将本课和岳阳楼记做了比较阅读,使 得本单元的学习成为了一个整体。 四、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

15、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或进退皆忧,以天下 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 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并且强调联系生活,有自己的情感体 验。故设置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甚至是辩论,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 感情,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区分词和散文的不同写法,有一点自己的体会) 3比较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两篇古文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学有余力的同学 完成) 资料链接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 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 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