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概论选修课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37061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史概论选修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明史概论选修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史概论选修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史概论选修课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朝最后那几年 明朝最后的几年相当混乱,政权动荡,遭受着内忧外患。明朝廷不仅受到满洲人之逼迫, 还受困于横行肆虐的内部叛乱。多尔衮曾想与一些叛匪联络,但还没等他的计划成熟,号称 “闯王”的流寇首领李自成便于1644年4月下旬迅捷地推进到北京。辽东总兵及山海关大军 统帅吴三桂受明朝皇帝之命返师,但北京城在吴三桂军到达前便失陷了。叛军首领李自成于 4月25日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俯瞰紫禁城的煤山上自缢。叛军俘虏了吴三桂的父亲,并 将其杀害,然后又抢走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元元。促使夹在叛军和满洲人之间的吴三桂决定与 满洲人结盟。吴三桂打开城门放满洲军队进入山海关,并亲自在关上迎接多尔衮。当清军推 进北京

2、之时,李自成焚毁了部分宫殿和北京城九门的塔楼,在清军逼近之前向西逃窜,清军 于是入主北京。 尽管满洲人在北京建立了朝廷,但并没有立刻统一中国,中国南部地区仍掌握在忠于明 朝的人手里。于是便有了南明抗清的运动。1645年,这些大明遗臣在明朝的南都南京, 立福王为帝,坚持抵抗。然而,福王却是一位昏君,怠于政事,一味追求享乐。 其它几场各不相属的抗清运动继续坚守明朝基业。一帮大明遗臣在绍兴立鲁王为新的领 袖,而另一帮人则在福州拥立了唐王,这两位王爷是叔侄关系,但却水火不容,最后这两人 都被清军击败。及后,另外一帮明朝遗臣在广州拥立唐王之弟为帝,但他的统治只延续了四 十天。随着这些抗清运动的失败,由万

3、历帝之孙桂王领导的一个较为稳健的新政权开始在广 东省的肇庆登场亮相了。到1648年时,桂王成功地恢复了对南部和西南部七个省的控制,但 在那些与满人合作的汉人之合围猛攻下,这场运动最终也垮台了。 在上述几场抗清运动迅速地潮起潮落之际,大明忠臣郑成功在沿海地区组织了一场更为 持久的抗清斗争。郑成功,也名“国姓爷”,父亲郑芝龙一度是唐王的支持者,而母亲则是 日本田川家族的女子。唐王对年轻的郑成功非常赏识,1645年赐他姓“朱”;此后他便以 “国姓爷”之称闻名遐迩。唐王待他亲如帝室同宗,1646年初敕封他为伯爵及抗清“招讨大 将军”。为报帝皇眷遇之恩,国姓爷矢志终身效命明朝。然而,在1646年后期,他

4、的父亲叛 降清廷,从而使清军得以经捷径进攻唐王。国姓爷憎恶其父的行径,宣誓终生忠于桂王。他 结集几千名部属攻占了厦门和金门,以此作为抗清根据地。1655年初,他完善了军政机构, 在福建分所属部队为七十二镇,并建六官分理国事,属下总兵力达10-17万人。国姓爷庇护 诸多前明士大夫,并且从事对外贸易,为抗清活动筹措资金。1658-1659年间,国姓爷经海 路攻袭浙江和江苏,占领了重镇镇江;他本来可以攻取扬州以切断清军补给线,但他不听部 将建议,决意向南京推进。1659年9月战败,麾下500艘船舶被烧毁。他不得不撤回厦门休息 重整。此刻他发现厦门和金门用做作战基地实在太狭窄,于是便属意于其时被荷兰人

5、占领的 台湾。1661年,国姓爷率900艘船舶和25,000名士卒对台湾发起了一场全力猛攻,荷兰守军 被征服。1662年2月1日,国姓爷与荷兰总督寇一缔结条约,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国 姓爷以台湾为新基地,准备与清军展开一场持久战。清廷确实也对他无可奈何,能做的只是 处死了他的父亲和兄弟,下令将沿海30-50里范围内的居民迁往内地,并禁止大陆的渔船和 商船出海,以此切断国姓爷的资源供应。国姓爷此刻成了大明遗臣中仅存的一线希望之化身,但他却于1662年6月23日暴卒,年仅38岁。据称他是死于疟疾,但也可能是自杀。抗清大业 由儿子郑经继承下来,但斗志已不可能与以往同日而语了,且内讧持续不断。1683年,清军 攻占台湾,一年后置为福建省的一个府。随着这个最后的大明遗臣集团之失败,清朝完成了 对整个中国的征服。大明王朝终于终结了。 历史总是有其相似的地方。郑成功以台湾为根据地来抵抗清朝,与蒋中正将其军队移往 台湾准备反攻大陆真是如出一辙。借古观今,台湾回到大陆的控制只是时间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