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5137007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得胜镇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 描 版)长春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关雎) 2.蒹葭苍苍,。,在水一方。 (蒹葭)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5.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以浊酒引出思家之情,又借典故表现外患未除,功业未建,欲 归不能的矛盾心理,把词人的耿耿丹心与深沉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的词句是: ,。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诗人以“, ”一句为我们创设了一幅边塞冬日雪景的美丽图画。 7.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寓居成都,由茅屋被风吹破联想到社会现实写下

2、了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诗中体现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8.“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既用此告诫子侄,又常常以此述志自勉。 出师表中明确的表达出他这种人生志向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左传相传为 时期鲁国史官 (人名)所著。(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又何间焉?( ) 神弗福也( ) 小大之狱 ( ) 望其旗靡( ) 11.大敌当前,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应是国之要务。但曹刿见到鲁庄公所谈到的并不是这 些

4、问题,曹刿关注的是什么?为什么他会首先关注这一点?(2分)12.对于鲁国来讲,这一仗属于自卫战,军中士气高涨,为什么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之时曹 刿却没有同意出击?(2分)13.曹刿是长勺之战的关键人物,但鲁庄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果后世君主读这段史书, 能够从鲁庄公身上汲取到哪些经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唐太宗论弓矢 上 谓太子少师 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 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 令京

5、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 ,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弓工:造 弓的工匠。邪:不正。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 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朕问其故 ( ) 数延见(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16.从这段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一位君主?(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

6、也变得“重要” 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 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愣愣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 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 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 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 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

7、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 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时我们自修课的督课教师竟是著名 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 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生造诣,即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 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 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言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言时, 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 情景十

8、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 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 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教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教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 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 到所有任课教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 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 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

9、日的街道上,一 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 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十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 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多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 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是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 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 我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 细裱装。现在,这卷书

10、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 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甜酸苦辣给你。 在你面前,为你代笔,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 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超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 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 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稚拙( ) 镌刻( ) 心扉( ) 奢侈( ) 18.在段中“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

11、虚飘飘”,作者意欲说明什么?(4分)19.文章第段记叙了什么事?从中表现了穆尼老师怎样的品质?(4分)20.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文章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这种形式的文章,前后往往会有提 示性的语句使其衔接过渡自然。找出一处本文的提示性语句,抄写下来。(3分)2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4分) 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 说上几句就走。 22.如何理解第段中的“感悟到某种超越时空的人间至情”?(4分)23.“三十年的重量”指的是什么?是镌刻于老师心扉三十年的那份稚拙的“涂划”,还是 饱含学生三十年酸甜苦辣的那份精美的“复制”你认为呢?请结合

12、文章回答。(4分)(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陈震得书自回。关公入内告知二嫂,随即至相府,拜辞曹操。操知来意,乃悬回避牌 于门。关公怏怏而回,命旧日跟随人役,收拾车马,早晚伺候;分付宅中,所有原赐之物, 尽皆留下,分毫不可带去。次日再往相府辞谢,门首又挂回避牌。关公一连去了数次,皆 不得见。乃往张辽家相探,欲言其事。辽亦托疾不出。关公思曰:“此曹丞相不容我去之 意。我去志已决,岂可复留!”即写书一封,辞谢曹操。书略曰: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 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

13、,伏惟照察。其有馀 恩报,愿以俟之异日。 写毕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一一封置库 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关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 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门吏挡之。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关公既出 门,谓从者曰:“汝等护送车仗先行,但有追赶者,吾自当之,勿得惊动二位夫人。”从 者推车,望官道进发。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l分)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2分) 26.各地修建了许多关公祠庙,足以证明人们对关公的敬仰及爱戴。请你在阅读本段内 容后, 概括关羽所体现出的可贵品质。(2分)二、

14、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语言表达。 大雪纷飞的2010年年关,湖北的一对普通兄弟以至真至诚温暖了华夏大地,被人们尊 称为“信义兄弟”。 20年来,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从未拖欠过农民工一分钱。春节前夕,为赶在 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 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便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33.6万元工钱 送到60余位农民工的手中。“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这是孙水林、孙东林兄 弟俩坚守20年的承诺。 总有一些事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人让心充满温暖。安葬孙水林一家

15、那天,因为钦 佩和尊敬,前来送葬的队伍绵延山间2公里。我们不能亲临现场以表哀思,那么就写一段 文字,来表达对闪耀着诚信与道德光辉的这对“信义兄弟”的敬意!(不少于100字)(二)作文(50分) 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这个夏日里的收获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以浓重的湘音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刹那间万众欢呼,礼炮齐鸣。然而,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朱德却从毛泽东的背后悄悄 走出。 朱德为什么要离开他的位置?原来,城楼上空间狭小,当他看到担当摄影任务的新华 社记者为了拍下完整的画面,不得不把身子依着白玉栏杆,还一个劲地往后仰。这样做太 危险!朱德见状,赶忙一个箭步跨过去,牢牢地抓住那位摄影记者的双腿。在朱德的帮助 下,记者终于较好地完成了拍摄。而朱德本人,也就永久地留在了开国大典的镜头之外。 作文要求: 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