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巴布凉山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136913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的巴布凉山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的巴布凉山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的巴布凉山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的巴布凉山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的巴布凉山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的巴布凉山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的巴布凉山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 川 的 巴 布 凉 山 人 他 们的素描 什么人不怕他们呢?他们 头顶上留一簇桃子形状的头 说是身上的菩萨;他们无论 冬夏一概披着一块羊毛氈子,白天是外套,又当雨衣,晚上倒在大树下,就挪开当棉被盖, 如果嫌地下楂儿枝儿多刺得皮肉痛,那末就扯过半边来垫着也很舒适。 出 门 有 三 样 东 西 是 随 身 带 的 , 一 把 小 刀 , 一 支 烟 杆 , 一 把 竹 制 的 口 琴 。 小 刀 是 第 二 生 命, 路上遇着个单身客人背包袱, 你瞧得上心, 就可以跑上去把他一刀刺翻。 还有, 冬天走 路天气冷, 拨出小刀来随便砍一捧枯柴 , 堆在路旁烧着了烤烤手脚 , 也是很方便的。 就是头

2、 发长了要剃, 只要找块石头磨几下 , 小刀也很锋利适用的 。 烟杆却是旅行的良伴, 独自个走 路累了, 找块石头坐坐 , 点起烟来吸两口中, 固然可解寂寞; 便是遇见了熟人 , 对坐谈闲天 , 大家一面咬着烟杆的嘴儿, 把舌头吃辣了, 呸呸吐两口吐沫 , 也可增进谈兴不少。 口琴大多 是年青小伙子们带的,宿在人家家里,晚上和长得俊俏的姑娘们唱唱弹弹,其乐无比。 他 们 是 大 个 儿 身 体 , 高 鼻 梁 , 深 眼 眶 。 可 惜 脸 从 来 不 洗 , 问 他 为 什 么 不 洗 , 他 只 会 说 “洗了不好 ” 。他们最不爱胡子,一发现就拔去,七八十岁的头儿,下巴还是光光的。你汉

3、人蓄了胡子进他们家里去坐,女人们一见你就扪住嘴笑,甚至笑得倒在地下爬不起来。 女 人 在 平 时 也 是 蓬 头 垢 面 的 , 像 炭 窑 里 出 来 的 。 裙 子 又 长 又 大 , 有 点 儿 仿 中 古 欧 洲 女 人所穿的, 可是绝对没有那么干净 , 总多少带一点儿溺臭 。 他们盛装艳服的时候也有, 不过 要在喜丧庆吊或节日的聚宴中。 那时她们换上了宽大得很有风格的绸缎衣裳, 颜色总是粉红 , 淡绿, 或者是橙黄, 决不会大红大绿。 她们三五成群, 打着各种彩色的布伞 , 在路上穿来穿 去, 谈谈笑笑。 你一个旅行者见了, 一定会忘记你自己是旅行在一个残忍好斗的地方的。 他们叫什么

4、? 汉 人 平 常 称 他 们 做 “ 猡 猡 ” , 但 当 他 们 的 面 必 须 说 “ 夷 人 ” , 否 则 他 会 和 你 决 斗 。 他 们 自己称做“n o - s o ” ,他们说:夷人是大哥,汉人是老二,苗子是老三,古时同一个父亲。 所 以应该受他们保护。 至今和他们做街坊的云南永善县, 每年还需缴纳他们几千块钱 , 请他们 保护哩其实就是请他们不要来劫扰的话。 他 们的起居包含 他们的住房有两种格式:楼房和平房。 楼 房 说 起 来 就 活 像 我 们 在 乡 间 看 见 过 的 临 时 搭 的 戏 台 。 小 小 的 篾 篷 , 台 下 几 根 未 去 皮 的长柱脚。

5、篾篷中是睡人的地方 , 篾篷下就是关牛羊牲口的栅栏 。 楼板是篾笆做的, 牲口的 尿粪臭气随时都可以直冲上来。 夜深时你睡着听见那只黄牛在撒尿 , 你便会觉得有一阵热烘 烘的溺气打你耳朵边冲过去。 平 房 是 一 律 三 间 , 虽 然 不 一 定 隔 开 。 门 开 在 正 中 间 , 进 去 就 是 客 室 。 不 论 冬 夏 , 火 塘 内总是火光融融的。 你进去也不必推让 , 在火塘上首坐下去便是 , 国为这是客位。 但是你如 果国为见地下垃圾多不坐下去, 或者改为蹲踞的姿势 , 那末环坐的妇女们一定要仰颈对你大 笑; 国为蹲是出恭的姿势 , 在家里不通用的 。 左首是男主人的位子,

6、右首往往铺一块羊皮之 类的东西,那是女主人的包厢,而且专由这方添柴加火,你陌生客人是决不允许乱坐的。 奴 才和丫环的位置是在下首。 客 室 的 右 房 是 主 人 的 卧 房 。 客 室 的 左 方 是 主 人 的 牛 马 的 寝 室 。 所 以 你 闻 不 惯 马 刺 溺 臭 的人是永不能进巴布凉山的。你如果向他建议,问他为什么不在房子外面盖一所牛棚?他一定告诉你:那不行敌人们随时会把你的牛马牵跑的。 他们不吃米麦 。 他们说吃了那些肚子疼。 他们最爱吃荞麦和燕麦 ( 又喊油麦) ,次之是 玉蜀黍。 他 们 很 少 蔬 菜 。 盐 是 他 们 最 珍 贵 的 食 品 。 有 时 小 孩 们

7、怕 风 怕 雨 , 不 肯 上 山 放 羊 , 又 舍 不得打, 做娘的总是给他们一小块盐 , 拴在衣襟上, 哄他们上山去。 他们到了山上, 当吹够 了笛子, 骑厌了公羊的时候 , 就把挂在衣襟上的那块盐塞进嘴去衔一阵比洋孩子们吃朱 古力还得劲儿哩! 我 们 在 凉 山 里 始 终 找 不 出 一 个 胖 子 甚 至 一 个 三 号 的 胖 子 。 他 们 的 饮 食 太 简 陋 了 。 然而他们就从来没有吃过大块肉大碗酒吗? 有!那要在宴会的时候! 他 们 对 于 一 位 远 道 才 到 的 客 或 是 亲 戚 是 十 分 殷 勤 的 。 最 怠 慢 也 要 宰 一 只 鸡 。 客 多 ,

8、或 客是有特殊地位的, 那就得杀牛 , 猪羊算是中等的招待品 。 不过不管杀什么, 一定要拿到客 人面前来杀,作为恭敬诚心的表示。 席面是三个人坐成一堆。黑骨头跟黑骨头, 白骨头挨白骨头, 汉人掺汉人 , 不能杂乱。 主妇过来, 给你们一大木碗肉, 每人两个荞粑, 一把木勺, 没有人和你谦让 , 也没有人和你 说三声请请请,你就自己动手吧。 肉 一 块 少 说 也 有 半 斤 重 , 你 如 果 嫌 大 , 不 妨 用 小 刀 来 切 开 。 放 进 嘴 里 , 你 就 不 是 老 落 了牙的, 也别想嚼烂。 我告诉你, 不嚼烂也不要紧 , 你觉得牙齿有点儿累的时候 , 把它原样 儿移交给胃便

9、是!在凉山这种地方,你说什么胃消化不良是没人懂的。 你 们 要 知 道 他 们 的 食 量 吗 ? 不 论 是 对 于 一 条 牛 或 是 一 只 猪 , 他 们 从 没 有 留 一 部 分 在 第 二顿吃过的! 黑 骨头和白骨头 黑 骨 头 的 骨 头 并 不 黑 , 白 骨 头 的 骨 头 其 实 也 是 和 普 通 人 类 一 样 的 。 实 际 上 , 那 不 过 是 佃主和佃奴的异名。 黑 骨 头 才 是 巴 布 凉 山 的 真 正 土 人 。 据 他 们 管 藏 经 典 的 巫 者 说 , 在 汉 人 未 出 现 之 前 的 四 十代, 他们已盘据在那儿了 。 他们有很多关于他们祖

10、先的传说和经典 。 他们也有洪水的故事 。 人类学家有说他们是西藏人的支族, 他们的习惯, 风俗, 甚至于外貌都酷似西藏人。 不论如 何, 他们总是很古就和他们西邻的西藏人有了往来的 。 他们畜牧, 他们用羊毛织衣料, 他们 有西藏的大种狗(他们叫做 K - l a - m a ) 。 他 们 在 什 么 时 候 开 始 和 汉 人 接 触 , 我 们 不 得 而 考 。 但 是 他 们 至 今 有 一 种 可 信 可 疑 的 传 说, 说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曾征服过他们 。 孔明当时曾下过杀尽的决心, 不过后来剖开他 们的肚腹, 只见一肚子的草渣 , 看他们与牧畜无异 , 就饶了他们。 传说中还

11、夹着许多山水古 迹, 但是作者亲临其地去看望 , 却不得要领 。 孔明征蛮当在今日川滇边境一带, 有人说三国 上的渡泸水点题今日的金沙江,因为沿江一带,现在常有人发掘古代铜制的军鼓。 他 们 地 广 人 稀 、 需 要 更 多 的 人 口 来 开 垦 他 们 的 农 地 , 又 加 秉 性 慓 悍 , 所 以 就 发 展 了 农 奴制度。 他们的西邻是和他们一样强悍的西藏人 , 他们难于侵略, 所以就专门抢掠东方移民 来的较为文弱的汉人。才掳进去的汉人是奴隶,安了家,一二代以后,他们就叫做百姓了。 所以白骨头虽是佃奴阶级, 但是有时不一定受奴隶的待遇 。 这和中国大家庭里蓄的老家人是 一样的。

12、 白 骨 头 对 于 他 们 佃 主 黑 骨 头 的 义 务 是 什 么 呢 ? 多 不 过 是 自 甘 称 奴 , 逢 年 过 节 送 上 猪头一个猪尾一条罢了。 听说中国西南的诸小国 , 以前对中华帝国称臣称藩的义务也是这样 的。 所以近来竟有一些不堪军队虐迫的四川人 , 弃儿抛妻逃入凉山另立农 = 家业以躲避苛捐杂税的。 我 到 过 许 多 黑 骨 头 的 家 , 他 们 家 家 都 有 大 铁 练 坚 固 的 暗 房 那 些 就 是 预 备 了 专 门 对 付新来的奴隶的。 听说训练新来的奴隶的唯一法宝就是荞粑和刺条。 他因为取掉了穿鞋的习 惯而忍着脚不肯出门去取水时, 在背上给他几刺

13、条 。 他因为畏惧山上的刺丛和虫蝎不敢上山 去砍柴时, 扣留他应吃的荞粑 。 初进凉山去最痛苦的怕是脚 : 取消了鞋袜, 在碎石或刺人的 草坡上走, 汉人细嫩的脚板是受不住的 。 想使脚板胜过大英皮鞋底, 秘诀是用烙铁来轻轻地 烫! 奴隶逃亡大约是黑骨头所最不喜欢的事 ! 曾经有人指给我看一架端坐在树尖上的骷髅, 说那是一个被惩戒了的逃亡的奴隶。 这样的刑罚我以前只有看见过一会那是一个受军法 处理了的逃兵! 被 掳 进 去 的 汉 人 一 年 多 似 一 年 , 又 逐 代 繁 殖 , 他 们 在 凉 山 内 就 成 了 多 数 的 人 口 。 蛮 区 也没有什么统计的调查, 但不论如何, 黑

14、骨头的数目确是极少数 。 大约估计起来, 他们是二 与八之比。 黑骨头和白骨头是绝对不许通婚的 , 所以他们固然是两个阶级, 实际上也就是两 个种族。至于黑骨头所以人口不多的原因,则完全为了他们结婚制度的关系,容后再谈。 黑 骨 头 出 游 , 必 带 白 骨 头 随 行 , 算 是 壮 声 色 的 。 可 是 他 们 决 不 同 桌 吃 饭 , 同 铺 睡 觉 , 甚至同坐一条长板凳。 在部落战争时, 白骨头有替他们佃主打仗的绝对义务 , 可是黑骨头总 随时应当表示他做主人的勇敢,追击时,必亲身上前,退伏时,则又一定单身断后。 在 凉 山 里 住 久 了 的 白 骨 头 , 也 可 以 再

15、买 养 奴 隶 。 所 以 白 骨 头 中 又 分 出 地 位 的 高 低 来 。 奴隶的价值, 以他年龄的老少而定 。 平均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大约可售价值白银一百两 。 年老的或妇女二三十两不等。 这样看来,奴隶的价值是完全靠劳力的多少来决定的了。 他 们的商业和交通 凉 山 里 没 有 货 币 。 有 银 锭 , 但 是 普 通 是 不 用 的 , 除 非 要 买 牛 马 奴 隶 或 婚 嫁 采 定 , 平 常 需要什么东西总是用自己的物件去和人家换。千里方圆的凉山竟没有一条街市。 他 们 唯 一 仰 给 于 汉 人 的 是 食 盐 , 布 匹 次 之 。 作 者 曾 经 用 一 两

16、 的 食 盐 , 换 过 他 们 一 斤 的 木耳。又曾用一匹土布(约值国币一元) ,掉得他们五斗的燕麦。 他 们 的 输 出 是 牛 羊 皮 和 药 材 。 他 们 一 年 所 杀 的 牛 羊 好 像 非 常 多 。 请 客 固 然 要 宰 牲 口 , 然而祭鬼治病也使他们有一个惊人的消耗。 作者曾亲眼看见过一个黑骨头害疟疾, 请巫者来 驱鬼。 一面念符咒, 一面在地下插树枝。 树枝一根一根直插到大门外, 把门一关, 就算起跑 了恶鬼。可是赶一次鬼要宰一条牛,那个黑骨头是一直到杀第二十四条牛才好的。 药 材 以 贝 母 和 秦 归 为 大 宗 , 麝 香 , 鹿 茸 , 熊 胆 等 次 之 。 每 年 由 一 些 遇 险 的 川 滇 商 贩 , 肩带盐, 布, 针 , 线之类的东西 , 去和他们交换 。 听说有些很找钱 , 但葬送性命和被掳做奴 隶的也不在少数。 商 人 进 凉 山 去 做 买 卖 是 很 危 险 的 。 未 进 去 之 前 , 你 得 先 找 个 有 势 力 有 面 子 的 黑 骨 头 做 保家他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