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_政治_人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36078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_政治_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_政治_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_政治_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_政治_人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思想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1、自尊的含义、重要表现是什么?(*) 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 许别 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的 好的心理状态。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 现。 2、什么是虚荣? 答: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3、尊重他人和自尊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4、自尊的人为什么要懂得尊重他人? 答:因为自尊的人知道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 他人的尊重。 5、怎样做一个有尊严、有价 值的人? 答: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懂得知耻、自尊和尊重他人,敞开心扉,虚

2、心学习,大胆 尝试, 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6、什么是人格?什么是达观? 答:人格是认得尊严、价 值和品格的 总和。 达观是一种面对不同个体、不同意 见的宽容大度的姿态。 7、自尊要适度的意义何在? 答: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 错误;过度的自尊, 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 茧自 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当然,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 时运用法律武器 捍卫自尊。 8、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答: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 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 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做 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 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

3、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 人(即与人相处时,能由衷地欣 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 长处 ,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其次, 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即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 9、彼此尊重的意义何在? 答: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 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 效应。 10、如何树立自尊的品质?(* ) 答:1、要维护人格,决不可丧失人格,不做有 损人格的事情;2、要达 观,养成一种豁达、 开朗的性格,对待议论与批评 ,要做到“有则改之,无 则加勉”;3、要善于尊重他人,善于欣 赏、接 纳 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11、自信的含义、表现是什么

4、?(*) 答: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的 表现是:在思想上相信“ 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12、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是什么? 答: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 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能力,即使可以做得 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 为了不起,往往 过高地估 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 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13、为什么自负、自卑远离成功? 答:自负者的追求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 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 负可以带 来一时的情绪高涨,

5、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沮丧、颓废和不知所措,从而走向自卑。 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 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 远离成功。 14、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答:乐观、好奇、专注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因为自信者 乐观、好奇与 专注,有目 标,注 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15、如何唱响自信之歌?(增强 自信的方法或如何树立自信的品 质?)(*) 答:1、看到进步与长处;2、增 强信心与实力;3、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

6、国人的气 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1、自立的含义、表 现是什么?(P34 P35)(*)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有何重要意义?(P36) 答: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 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1)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 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2)逐步地学会 理解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3)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成为一个对自 己、他人、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3、为什么不能再有依赖?(依 赖的危害是什么?)(P40 ) 答:因为

7、依赖思想对于人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它不 仅会使人 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 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不能再有依 赖。 4、如何培养自立的品质?(P43-44)(*) 答:(1)要自觉告别依赖,独立完成任 务。 (2)要学会自主,即遇事有主 见,做到自己的事 情自己负责,勇于承担自己的 责任。 (3)要立足自己当前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要大胆投 身于社会,多实践,多 锻炼,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5、自强的含义、主要表 现是什么?(P47 P48)(*) 答:自强就是对未来

8、充满希望,永 远向上, 奋发进取。 主要表现是:(1)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 丧气;(2)自尊自爱 ,不卑不亢;(3) 勇于开拓,积 极进取。 6、为什么人生自强少年始?(自 强的意义何在?)(P48 P49 )(*) 答: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1)自强是 进取的动力;(2)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7、什么是自弃?自弃的危害是什么?( P50 ) 答: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 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危害: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 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 终一事无成。 8、为什么要自强,不要自弃?(P48 P49 P50) 答:因为自强是一个

9、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 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 大动力,是帮助我 们通向成功的阶梯。而自弃使人不愿吃苦,不愿 奋 斗,只会使我们最终一事无成。所以我 们要自强,而不要自弃。 9、如何培养自强的品质?(P51-56)(*) 答:(1)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 坚定的理想,理想是自 强的航标。 (2)要自强,需要勇于并善于战胜 自己的弱点, 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3)要自强,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 长处、 兴趣爱好, 发挥自己的特长, 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总之,自强要从少年始。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1、挫折的含义并列举挫折形成的原因。 (P60、P

10、6162)(*) 答: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 败和阻碍等,是指人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 消极情绪反应。 形成的原因:(1)可能遇到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2)可能是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 2、面对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是什么?我 们应选择怎样的人生 态度? (P63) 答: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三种 态度: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第二种是意志不 坚定或者容 易满足。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 坚定的信念。 我们应选择第三种人生态度,勇敢地面对挫折,向 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 罢休。要善于把前 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 获得成

11、功,实 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3、为什么要从容面对挫折?(挫折的 积极作用是什么?) (P65) 答: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 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 长才干和智慧。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 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 发奋努力。 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4、如何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P6769 四点)(*) 答: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 标。其次,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第三, 应激发探

12、索创新的热情。第四,会自我疏导。 5、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意志 坚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73)(*) 答:自 觉性-对自己行动 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果断性- 能在复杂的情境 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 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自制力- 在碰到挫折 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 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坚韧性- -能够以 顽强的精神、百折不 挠的毅力, 战胜挫折和困难, 实现自己的目标。 6、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坚强?(意志 坚强的积极作用有哪些?)(P7577)(*) 答:实现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 坚强意志;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 坚强意

13、志;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成就一番事 业,需要 坚强意志。 7、如何磨砺意志、学会坚强?(P8082 四点)(*) 答: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 标;磨砺坚强意志,要从 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磨 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磨砺 坚强意志,要主 动在艰 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1、比较道德、纪律、法律的异同点?(P8688) 答:相同点:三者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 不同点:a 、产生的方式不同,道德是自然形成的,纪律是由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而法律是由国家 立法机关制定;b、适用对象或范 围不同,道德是普遍适用,纪律适用于在校学生,而法律在全

14、国都 适用;c 、发挥作用不同,道德靠舆论、 习惯、信念的力量来维持,纪律靠教育、行政力量,而法律则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为什么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 范?(法律有哪些最为显著的特征?)(P87)(*) 答:因为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行 为规范相比,具有三个最 为显 著的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 强制性;三是法律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所以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 范。 3、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有哪些作用?)(P8990) 答:一、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它通 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 员的行为,为人的行 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15、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 绳;二、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 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什么是违法行为?其有哪几种 类别?各自的含义和异同点是什么?(P93)(*) 答: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叫 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 违法行为、民事 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 为;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相同点:它 们都带 来一定的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 应的法 律责任;不同点:a、对社会的危害不同,民事 违法行为和行政 违法行为的情节较轻微, 对社会

16、的危 害性较小,而刑事违法行为对 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b、 违 反的法律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 行政法律法规,民事违法行为违 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法;c 、承担的法律 责任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 责任,而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 刑罚处罚。 5、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P93) 答:是指违法情节比较轻微, 对 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小的违法行为称之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 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6、什么是犯罪(严重违法行为 )?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94)(*) 答: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 应受到刑 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 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本 质特征;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 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 标志;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 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7、什么是刑法?其作用是什么?(P9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