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古诗,巧铸佳文 古诗名句是一座丰厚精彩的作文素材库,巧用古诗名句入文能使文 章文采斐然,增强文化底蕴 一、巧借名句拟题记题记是指在文章标题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主旨的独立段引 用古诗名句为题记,既可提挈全文、揭示主旨,又能增添文采如 XX 年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的题记是:“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直接以晏殊《蝶恋花》中诗句为题记, “独上高楼” 形象概括出文中“守护永恒的精神家园”、 “ 守护历史的期 许”的主旨,既照应了题目,又概括了主旨,渲染了诗意气氛,引人 欲读,可谓一举多得二、巧借名句拟题目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新颖别致的文题是献给阅卷教师的一 张漂亮名片,能吸引住阅卷教师的眼睛巧借古诗名句拟题是让题 目光彩夺目、一枝独秀的方法之一以诗句拟写文题有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以诗句为文题如 XX 年高考满分作文《横看成岭侧成峰》 直接以苏轼《题西林壁》诗句为题,形象诠释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话题的内涵;XX 年高考满分作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直接以苏轼 《定风波》中词句为题,紧扣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揭示了 “以平和心态正视挫折方能减轻痛苦走向成功” 的中心论点;XX 年高 考山东卷满分作文《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类似的例子;二是化用 名句拟文题,即将话题语巧妙嵌入到诗句中。
如 XX 年高考江苏省 满分作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消得人憔悴》把话题“诚信” 的“诚”字嵌入柳永《蝶恋花》词句中;XX 年高考湖北省满分作文《莫把 情云遮慧眼》化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诗句,把话题“感情的亲疏 和对事物的认知”中的“ 情”字嵌入“ 不畏浮云遮望眼” ;XX 年高考上 海卷满分作文《忙兮忙兮奈若何》化用项羽《垓下歌》中诗句,把 话题“忙”字嵌入“ 虞兮虞兮奈若何” ,将论述重心锁定在“ 奈何”两字上, 揭示了人们各种“忙” 的现象背后的精神生活的失落 由此可见,化 用诗句的关键是将诗句与话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所拟的标题能 暗合或明点话题三、巧借名句写开头开篇就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古诗名句,往往能先声夺人 XX 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的开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 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 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 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 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 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将三联名句嵌入一组排比句中,多角度透视了话题“意气” 的 要义,水到渠成引出中心论点“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 诗化排比句将思维的张力、激昂的情感、磅礴的气势、华美的文采 融于一体,充分渲染了文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四、巧引名句当论据 举文学家事例时可链接其诗词名句,从而化枯燥无味的语言 为诗化隽永的语言,能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提升其文 学品位如 XX 年以“留下一点空白”为话题的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拒绝空白》中一段: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 我愿做到“仁者爱人” 、 “仁者无不爱” 、 “ 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 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 凭轩涕泗流”, “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 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 穷则 独善其身”我有毅力,有孟子“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毅,有 “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坚强,有“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
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 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作者对话题作反向思维,将“空白” 理解为“生命中的盲点” “拒绝空白”就是追求奋发有为的人生,本段引用六位文人的名句, 来抒发自己的昂扬向上的情怀,情感炽热,强化了主题除直接引用诗句(明引)做论据外,还可间接引用诗句(暗 引) ,即将诗句妙合无痕地熔铸在事例中,如 XX 年高考满分作文 《选择永恒》中一段: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 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遭谗去职放逐流浪,也不随污流扬 而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 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 躬耕自食,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 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这段列举了楚大夫屈原、魏武帝曹操和陶渊明三位人物的事 迹,分别论述“选择永恒” 就是选择执著、豪壮和高雅作者巧妙化 用他们各自的诗句来概括其事迹,楚大夫“九死不悔” 暗引了《离骚》 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诗句,魏武帝“壮心不已” 明引了《龟虽寿》中诗句,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 ,暗引了 《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
由于将原诗句压缩成 四字格形式化用到文句中,因此言简意丰,铿锵有力五、妙用名句写结尾 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诗句作结能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 题的作用如 XX 年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为话题的湖北高考优 秀作文《一双童鞋》的结尾: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 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 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在叙述完一双童鞋的故事后,引用名句揭示该故事暗含的 生活哲理——要有超然的生活态度,三联名句组成的排比段强化了“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的文章主旨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引用诗句能起到首尾呼应、结构缜密、突 出主题的作用如 XX 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菊花人生》的开头和 结尾: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山间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他吟唱 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 这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的人生的与众不同的诠释 “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地看到了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 悠然地品味着他的菊花“出入” 的人生! 开篇勾勒出一幅陶渊明沉 醉幽菊的素描,引用《饮酒》诗中名句刻意描摹其坦然归隐山林的 “出” 世形象。
结尾又引用 《饮酒》诗中名句描绘其与幽幽香菊为伴, 表现其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首尾圆合,让人拍案叫绝“以诗为文” 既创造了诗情画意般的美,提高了作文的文化品 位和艺术魅力,又给阅卷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良好印象,让读 者一见钟情,进而获得高分文章地址:/zuen/ashizuensuai/1634023211669612722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