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29499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政策和师德建设讲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政策及师德建设培训教案 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 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 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 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 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章、广播电 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 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这种期望过高而人 文关怀过少的现状亟待改观。从教不廉。补课、家访、吃请等。 价值取向功利化。用金钱、利益和荣誉来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思 想。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满堂灌、关注分数忽

2、视成长。缺乏合作。由于竞争等因素,交流少,相互进步的思想淡泊等。只教书不育人。只看到教材没有看到学生。道德失范。体罚、变相体罚、工作态度等。 一、在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要放在历史 和社会的大背景下才行,离开这个背景谈论师德问题,只会流于空 谈。1、师德建设的政策导向:1991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修订重颁了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 ;2000年教育部引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 意见 ; 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

3、设的若干意见 ; 2005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的总体要求: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 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 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 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 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

4、新贡献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月日修订):依法 执教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 廉 洁从教 为人师表 3、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与特征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等等。 4、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特征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5、时代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社会转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多元化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运动师德发展的现实师德建设的政策导向6、社会转型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知识经济信息

5、化 学习型社会二、 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师德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2、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教师观念的更新 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多元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促使教师职 业道德走向多元化和谐发展的方向;4、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三、理想主义价值观与现实主义价值观的整合(20页)理想主义的教师价值观起点高精神价值突现现实主义的教师价值观起点高互相功利主义两种价值观的整合四、主体性的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张显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提倡“安贫乐教” ,用“蜡烛”等自我牺牲来 赞颂教师的无私精神,把教师当成了“圣人” ,这虽是对教师职业教 育道德的尊重和赞誉,但最大的缺

6、陷就是忽视了教师自身的需要, 教师也是“凡人” ,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应得的物质利益和自身需要是 无可非议。因此,张显教师的主体性,既做到敬业奉献,又能够获 得个人发展与个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重点解决两个人“靠”“为” 。靠教育而活,还是为教育而活,这是道德的两个极端。五、深化教育改革是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 如果说由政府和社会行为构成的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造就了 师德状况的宏观环境的话,教育内部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等 制度所营造出的教师工作环境、教师与国家、教师与学校、教师与 学生、教师劳动与报酬的现实关系,则是师德规范能否维系和发挥 作用的直接因素。 一个时期以来,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

7、人职业道德水平下滑,行为 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部分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 要求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评价、 奖惩制度,缺乏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 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 深化教育改革,建立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有利于 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增强责任性,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制 度。 改革旧的人事制度。要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行来, 留得住,出得去”用人制度,建立招聘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 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 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只有

8、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才能从人员素 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教师正 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德的要求 强调以学生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26页) 。教师对于学生的 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爱生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和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 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 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爱生要树立三个意识:爱生意识;平等意识;

9、公正意识。(二)教师专业化运动对师德的要求1、专业化的要素: 专业的标准 知识与技能; 服务理念与专业伦理; 长期的培养与训练; 不断的学习与发展; 专业自主; 专业组织。2、教师专业精神(36页):职业认同和责任感、自我发展、自 我反思、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师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体现在教师职业的不可 替代性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把教师看做是一个职业,但 是,如果和其他的职业(诸如医生、律师等)相比,我们就会发现它 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教师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异议, 许多人认为教师是人人

10、都可以做的,因而不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 问题;也有一些人认为教师是一种半职业或不确定职业。因此,我 们有必要对教师职业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一、职业的界定我们经常使用“职业“及“职业者“这些词语,但很少考虑它们的真 正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职业定义为:“个人在社会所从事的作 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这个定义反映了职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一谋 生的手段,但职业的含义要远比这个定义广。 二、道德的界定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如果从词源学上来考察,道德 一词源于拉丁语Mores,意指传统习惯和风俗。引申开来,也有原 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在我国古代, “道”和 “德”最先是分

11、开用的。所谓“道”是指人所由以行走的道路,也 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必须 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得,所谓“德者, 得也” 。人们认识“道” 、遵循“道” ,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 “德” 。因此,不难看出, “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 要求;而“德”则偏向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职业道德是人的职业角 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以责权利和利 益为基础,是在工作中协调个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和规范系统。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

12、职业特征 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个体和群体所应该自觉 遵守的特殊道德。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规范和要求。四、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1)范围上的限定性(2)内容上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时代性(3)形式上的多样性五、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 德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自身、与他 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 为的基本要求。六、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自主性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在遵循社会总体要求 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 学任务。例如他们有自己

13、独立的工作空间-教室,除了讲评课和观摩课外,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可以关上门进行自主教学。教室好 像是一个城堡,在这个城堡里,教师的私人权利受到严密的保护。 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方面也有很大的自由。他们可以采取讨论方式 进行教学,也可以采取教师个人进行演讲的方式。他们可以对一 部分同学提出某种要求而对另外一部分同学提出另一种要求,他们 可以只教某一班级而对其他班级没有责任。除此之外,在政府或教 育机构的指引下教师还可以决定他们在每堂课上所教的内容。在课 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在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学生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享有“法理”权 威。无论是同事还是行政人

14、员都不能妨碍这种权威。并且,教师专 业化理论认为,教师角色的自主性应该包括教师有权独立制定适合 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行动方案等。教师不像医生或律师那 样可以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必须接受和面对学校安排给他的 每个学生。他们的工作必须遵守政府或教育部门的要求。 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有个性的,而且常处 在变化发展之中。教师的教育活动不可能采取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 同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是在变化发展的,墨守成规是教育取得成 功的大敌。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必须带有创造性。这种创造 性主要表现在对不同对象的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表现在教育内 容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创

15、新上;还表现在对于变化了的情况善于作 出恰当地处置的教育机智上。所以,一个教师对别人的教育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对自己的经验也要不断审视 和创新。3、复杂性教师劳动既要消耗体力,更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必须具有丰 富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专门训练掌握劳动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高 尚的品德和丰富的感情。另外,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还主要是由教育 任务的多方面性、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多样性与教育过程中内部矛 盾的复杂性决定的。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学生不仅接受学 校的影响,还同时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可塑 性极大,易于变化。所以,要培养他们成才成人是件复杂的工作。4、长期性人掌握一门知识、方法,形成一种品德,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活 动就能完成的,它必须经过反复练习、巩固,通过长时间的消化和 积累才能完成,这决定了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性、长期性。同时这 也是由人才成长的周期长的规律决定的。常言道:“十年树林,百 年树人” 。教师不仅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直接教育活动,就是学生离 开了学校,有的也仍然受教师影响。教师教育学生应着眼于未来, 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其获得一生 的幸福奠定基础。5、艰苦性当教师辛苦,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劳动量 是不能简单地用上课的时间多少来衡量的,他们的大量劳动不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