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129139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堆载预压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目录目录 .1 一、编制依据 .2 二、堆载预压目的 .2 三、资源配置 .2 3.1人员配置 .2 3.2机械配置 .2 3.3材料准备 .3 3.4施工准备 .3 3.5预压试验方案 .4 3.6堆载预压的施工 .5 四、堆载预压的沉降观测 .6 4.1沉降观测桩的埋设 .6 4.2沉降观测 .6 4.3沉降数据分析及评估 .7 4.4沉降观测动态控制报告 .7 五、卸载 .7 5.1卸载 .7 六、安全保护措施 .72 堆载预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制梁场建设施工图 2、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二、堆载预压目的 制梁台座在制梁后所产生的荷载沉降计算,采用堆载预压,

2、制 梁台座在制梁后,势必要产生沉降。由于制梁台座在制梁后有可能 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所以对1号制梁台座进行预压和沉降观 测。 三、资源配置 本梁场堆载预压施工,计划配置的资源如下: 3.1人员配置 成立1个制梁台座堆载施工小组和测量小组其中 组长:任红卫 副组长:贺荣浩 组员:张亮 张文宝 张向军 张德云及工人6名 测量小组 组长:齐陈俊 副组长:赵宇军 组员:邢屹坤 戴少石 肖兴 刘月震 3.2机械配置3 堆载预压土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龙门吊 50T 台 1 2 装载机 台 1 3 测量仪器 套 1 3.3材料准备 堆载预压吨位袋600吨,钢筋400

3、吨 3.4施工准备 3.4.1由吐鲁番制梁场建设施工图中地基承载力450kpa得出每 平方米重为:45t/。沉降要求不大于10mm。 3.4.2均匀堆载预压计算 总重量=梁体重量+内模重量+人工机具重量=7761.2t+631.2t+0.7t=1008t 预压荷载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预压重量=1008t 梁体底模面积=33.2m5.5m=182.6 梁底模板每平方米受重=1008t /182.6=5.5t/ 梁模板验算书箱梁底模计算 底模的设计应该考虑其承受全部混凝土梁的荷载、内模板荷载 和施工荷载钢筋混凝土折合到底模上的均布荷载为4.9t/ 则单块内模重量为:6.04+2.76+2.24

4、=11.04t 附件及油缸按总重5%考虑,则台架重量为: (1.4+0.93+0.74+0.1)105%=3.33t4 固内模和台架折合到底模板的均布荷载为:(11.04+3.33) 10/1.55.5=17.42KN/,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1.2(49+17.42)+1.42.5=8.3t/5.4t/. 台座每平方米重为:1008/(6.933.2)=4.4t/45 t/. 由得出结论:均匀堆载预压时,底模板每平方米受重值 小于设计荷载值,台座每平方米重值小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故模 板及地基均能满足预压力值的要求。 3.4.3两端堆载预压计算 箱梁施加预应力时,梁的荷载将偏重作用于靠近梁

5、端的范围之 内,假设其全部集中于梁两端各3m范围之内,则此时底模承受压力 为:11.7372632/(65.5)=295.9KN/(29.59t/)约为底 模荷载设计值的3.6倍,又有应力和挠度与荷载成线性关系,根据 上述求得的最大应力和挠度,放大3.6倍仍不超过许用应力和允许 位移。因此,强度和刚度仍然满足要求,为提高安全系数,在箱梁 的两端从变截面处到端头6m范围内进行局部加强。所以 端部模板承重:1.2776/2/(5.56)=14.11t/29.59t/ 端部台座承重:(1.2776+110)/2/(6.96)=15.57t/ 45t/ 3.5预压试验方案: 3.5.1预压试验历时4天

6、,12天为均匀堆载,24天为两端堆载; 均匀堆载,分三级加载,第一级335吨,第二级335吨,第三级5 338吨,总堆载重量为1008吨。每级时间间隔为3小时; 3.5.2因为梁在初张拉后拆除内模,张拉后梁体产生应力变形,此 时梁体重量压在端部模板上,模板中间段的重量可近视为零固模板 梁端堆载。(梁体变形见附图2) 两端堆载(在距离两端6m范围内),两端分三级加载,每一端165 吨一级,两端总堆载重量为930吨。每级时间间隔为3小时; 3.6堆载预压的施工 2.6.1均匀堆载预压施工工艺顺序为:吨位袋装场地土测量 335t预压施工沉降观测量670t预压施工沉降观测1008t 预压施工沉降观测合

7、格后卸载。 (1)每个吨位袋通过人工装场地土,然后再用地磅称出重量,取平 均值,单个吨位袋重1.5t。 (2)沉降观测小组对未施压前的制梁台座进行测量。 (3)第一级335t预压施工,人工配合龙门吊吊装每个吨位袋,从 梁端开始布置,吨位袋要布置有条有序,横竖摆放整齐。 (4)第一级堆载完成后沉降观测小组通过测量采集相关数据,并加 以计算,数据合格后进行第二级预压施工。 (5)第二级670t预压施工,在原有335t的基础上再加重335t, 总重为670t,沉降观测组测量完毕后才可进行加重施工。 (6)第二级预压施工方法与第一级相同。 (7)第二级加压到670t堆载完成后沉降观测小组通过测量采集相

8、 关数据并加以计算,合格后进行第三级预压施工。 (8)第三级1008t预压施工,在原有670t的基础上再加压338t, 总重为1008t,沉降观测组测量完毕后才可进行加重施工。 (9)第三级预压施工方法与第一层相同。 (10)第三级堆载完成后通过沉降观测小组通过测量采集相关数据6 并加以计算,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 (11)通过沉降观测证明制梁台座基础沉降符合要求后,对施压卸 载。 3.6.2梁两端堆载预压施工工艺 均匀堆载预压施工工艺顺序为:测量两端分别155t预压施工沉 降观测量两端分别310t预压施工沉降观测两端分别465t预 压施工沉降观测合格后卸载。 四、堆载预压的沉降观测 4.1沉降

9、观测桩的埋设 根据设计要求,制梁台座埋有六个沉降观测标,模板沉降观测标 8 个。(附图) 4.2沉降观测 预压试验测量时间及次数: (1)02天,均匀堆载,从堆载完成开始进行测量。测量时间: 0335 030% 加重前、后各观测一次 335670 30%60% 加重前、后各观测一次 6701008 60%100% 加重前、后各观测一次 全部压完至第二日 15:00共 24h,每隔 6h观测一次即 21:00,3:00,9:00,15:00 共测 4次,然后整理数据。 (2)24天,两端堆载,从堆载完成开始进行测量。测量时间: 0155 030% 加重前、后各观测一次 155310 30%60%

10、 加重前、后各观测一次 310465 60%100% 加重前、后各观测一次 间隔 3h 间隔 3h 间隔 3h 间隔 3h7 全部压完至第二日 15:00共 24h,每隔 6h观测一次即 21:00,3:00,9:00,15:00 共测 4次,然后整理数据。 (2);(3)卸载完成后,6h测一次;12h测一次;2d测一次。 4.3沉降数据分析及评估 外业测量的原始数据经整理后进行列表、计算,然后对计算的结果 进行分析。当评估认为沉降稳定即可以卸载,反之如果沉降未稳定, 则需要继续预压。预压稳定后经同意可进行卸载。 4.4沉降观测动态控制报告 预压期间,每天根据沉降观测的结果,对各项测量数据进行认 真分析、比较,确定是否均匀沉降。 五、卸载 5.1卸载 当经过沉降资料评估,堆载预压可以卸载后,用人工配合龙门 吊吊除施压材料。 六、安全保护措施 6.1 吨位袋及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