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27772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类 别 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内容提要:有效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问是课堂效率 的关键所在。为此,厘清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明确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 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在分析,形成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提问要体现 开放性和指向性、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究性问题等策略材能真正实现课 堂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提问 ;策略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 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有效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最经常的形式之一,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所在。新 课

2、程推行以后,有关“有效提问”的问题在新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 实践中不少教师尚未掌握必要的有效提问策略,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 差,并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曾对课堂 提问深入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高密度提问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问题系,这种方式有利于扫清学习障碍, 但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课堂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推理性问 题次之,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的问题;学生齐答比例高,回答问题的方式单 一;提问后没有停顿,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见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 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厘清有效提问

3、的特征,把握有效提问的策略就显 得尤其重要。 一、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 何为有效?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的提问是指那些学生能 够积极组织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提问。 有效提问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有效提问主要来源于教师,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2、有效提问外显形式表现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两种,问题富有 层次感,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获得的思维与创造的空间将会更大。 3、有效提问的内容具有随机性,实践中,教师可以预设许多有效提问, 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里动态生成的,无法完全在备课中预知。

4、 4、有效提问还应具有挑战性与思考的价值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进而促进起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面对教学内容,教师该如何将其转化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问 题呢?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 考,引起学生的探索;其次教师提问时还要兼顾问题的开放性和指向性,提问 既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又要紧紧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 第三教师还应适时、适度地使用探究性、创造性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 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成效的方向扩展。 1、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问题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

5、景,不同的提问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会有差异。因此教师 提问时,尤其需要考虑提问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 (1)提问要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 小学生总是存在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 生感兴趣的,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有序和谐中 展开。为此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 学习材料的思考。 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6种不同层次行为,对于直线概念也有相应的以下不同提问方式: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你会画直线吗?你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下面的图画中,哪

6、幅图表示一条直线?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6种不同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层次也不同,教学时如何把握呢?我们 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提问方式,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 一般来说前 3种类型提问方式常用于直接教学模式,后 3种类型提问常用于接 间教学模式。 (2)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 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 如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 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 4条边、4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 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

7、一个“搭一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 , 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 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 生 2:我认为是选 4根对边相等的小棒。 上述教学中教师以“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导向, 激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 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2、提问要兼顾开方性和指向性 有效提问的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让师生思维火 花在课堂这样的一个场所里碰撞。有效的提问不在于“多问” ,而在于“善问” 、 “巧问” ,教师所

8、提出的问题要“大气” ,不能太小,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 一答的问题要尽量减少。 “大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具有开放的、现实的、有意义、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其次“大问题”也必须是指向明确的,它的提出要依据本 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如教学“时间和数学(一) ” (北师大版第五册) ,在这节课里,教师创设了一个“每当周六、周日的时候,只要爸爸休息或妈妈休息,他们就会带飞飞 出去玩,这个 12月份到了”的教学情境,情境呈现后学生情绪高涨。然后,教 师提出“飞飞会想些什么呢?”的问题,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是

9、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 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 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 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共同的休息日这一教学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指 向性。 再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教师在引入学习时用多媒体出示游泳池,并 说明游泳池的平均水深 1.40米。 教师:你去游泳,安全吗? 学生:安全,可以在浅水区。 学生:安全,可以,带救生圈。 教师追问:真的安全吗? 学生:安全,可以叫家长陪同。教师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 1.6米,是浅处 1.2米,中间 1.4 米。 教师:1.4米是怎样算出来的,是

10、什么意思? 很显然教师提出的“你去游泳,安全吗?”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 解平均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这个问题 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看来过度开放也存在着风 险。选择合适的开放问题作为教师也要三思而后行。笔者认为当出示主题图后, 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有一冒失鬼,一看平均水深 1.4米, 自己身高 1.42米,马上往水里跳,你们认为这样安全吗?”估计学生就会顺着 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 3、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究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是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 究性问题对教师具有较高的

11、挑战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才能及时追问或补问。 (1)使用探究性问题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在快节奏的活跃课堂里,那些简 短而含糊的回答有可能会掩饰部分正确的答案,或者,虽然答案是正确的,但 理由是错误的。当你不能确定在一个正确的回答背后,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 解时,应使用探究性问题来加以澄清。 如教学“9的减法” ,教师出示情景:“9个气球,飞走了 5个” ,你能用 算式表示吗?学生提出“9-5=4” ,教师这时可以追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这样你就有可能听到“9表示气球的总个数,5表示飞走的个数,求出来的 4 表示剩下气球的个数。

12、 ”通过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2)使用探究性问题诱发新的学习信息,在得到一个至少是部分正确的 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后,使用探究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学习信 息。 如教学“十几减 9(8) ” ,课的开始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学生 15- 9你会算吗? 学生:15-9=6 因为 10-9=1 1+5=6 学生:15-9=6 因为 15-5=10 10-4=6 学生: 15-9=6 因为 15-1-1-1-1-1-1-1-1-1=6 学生:15-9=6 因为 15-10=5 5+1=6 但是对后续学习有帮助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在课堂中没有生成,这时教师可 以补问“能不能把它

13、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计算呢?”然后由学生展开 讨论、交流,学生马上会说:“因为 6+9=15,所以 15-9=6” 。通过补问,诱出 了新的学习信息,使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 (3)使用探究性问题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向,使讨论转向新的方向,为后 续学习问题设定新的情境。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学生明白同分母分数如何 比较大小之后,教师提出“现在有没有同学要说说其他分数的大小比较” ,随着 问题的提出学生思维方向马上发生转变,进而自然地进入另一个知识点分 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建构阶段。 三、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富于情感,教师要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自然

14、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课堂上教师可以允许学生 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这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失去发言机会, 火花随之而熄灭。教师应尽力在每一细微处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2、提问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学生必须认真 思考一定时间后,才有可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冷场”有时恰恰是学生认真 思考和高品质思维训练的体现,而热闹场面,往往只是学生总是机械地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根本谈不上是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有效的思维训练。 3老师要学会倾听,作出合适的评价。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很完美,此时 就需要老师有倾听

15、的耐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 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作出适度的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价值,改正学生不 当的思考。 总之,对待有效课堂的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只 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 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 策略,才能“长袖善舞”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 朱志明: 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冷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 2005.12 骆玲芳:数学学教学新视角 3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4 斯苗儿主编: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5 美Carol Marra Pelletier 著,李庆、孙麟译:成功教学的策略 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6 王晓东:数学有效提问:本真课堂教学的深层追问 , 教学与管 理2009年第 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