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126945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 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调查指标的制作程序和规则。 2.有礼貌地走访有关人员。 3.调查的结论要建立在对事实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 4.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将班上同学按语、数、外、政、史、地、物、化、体分组,确定组长。然后抽签落 实调查的学科老师。 2.根据调查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查阅有关调查方法的文献,学习调查的有关步骤和技巧。 4.拟订调查计划,制订有关调查指标。 5.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6.组长代表小组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 7.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成果。 二、有关资料 (一)调查

2、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它是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调 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再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得出某种结论,说明某个观点, 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调查、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便是调查 报告。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正文是核心。 它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项。开头部分要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目的等内容。主 体部分要交代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经过,尤其要详写调查的内容,要提练出观点,总结出 实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结尾要归纳出结论。 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

3、 时间,预先设计调查表) 按调查计划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 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 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 以版报 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 写活动 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写调查报告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收集材料,二是要善于分析材料。调查指标和量表法见教师用书P36-40。 (二)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礼物 1.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 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 个教师节。1993年10

4、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明确规定:“第六条 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 2.歌咏老师的诗句、对联、成语、歌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唐韩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 桃李满天下(成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郭沫若写对联颂陶行知)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 (对联)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对联)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指引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航标灯。 我们是美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 长大后我

5、就成了你 、 好大一颗树 3.古今中外名师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 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 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 、 书 ,定礼 、 乐 ,序周易 ,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 响。 柏拉图: (Plato,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 个奴隶主贵族家庭。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 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

6、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 审查。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 ,都应从小 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 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 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 十七日(1868 年 1月 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 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 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

7、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 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 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 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晚年,为抗 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 1940年 3月 5日在香港病逝。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 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

8、授、教 务主任等。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主编生活教 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1938年8月,陶氏回 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 ,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 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 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 学,推行民主教育。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他以“捧着一颗心 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 育事业,为

9、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 三、调查结果(生活、工作、期望、烦恼、困惑等) 1.教师们最大的烦恼是:工作压力很大且多,多数人身体普遍偏差,多处于亚健康状 态,工作忙碌而操心,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其他行业。 2.老师们最大的困惑是:媒体对老师们非常苛刻,要求之高令人生畏,好像老师是神一样,只要学生有一点差错,便非要找出老师的一些不足,千绕万绕总要给老师找出点毛 病。 结论:多关心一下老师吧,他们也是人! 四、试题样式: 探究“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后做题。 1.教师节的时间是 。 2.写出著名教育家两位: 、 。

10、 3.写出歌颂教师的诗句或对联: 。 4.教师节来临,班长就目前教师的状况,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调查。(1)请你按顺序列出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2)在调查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制成下表: 调查对象 工作量(年级、周) 备课情况 上课情况 批改作业情况 辅导情况 语文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数学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外语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体育教师 4 周 周2 无 不上自习 历史教师 4 周 周2 周改 不上自习 (3)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分析图表得出的结论: (答案:1.每年 9 月 10 日 2. 孔子、陶行知 3. 春蚕到

11、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预先设计调查表) 按调查计划进行 调查,做好调查记录 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 统计和分析,得出 调查结论 小组进行交流, 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 以版报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 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 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3)语数外教师 辛苦,工作量大。 ) 中考连接: 05 海南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题。 能给予就不贫穷教师队伍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 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

12、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 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 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 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 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和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 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 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

13、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 人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的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 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不 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他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

14、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 很高兴,你高兴吗?” 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 的妈妈花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 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权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 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 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 答: 。 2.作者用“很明净”来修饰“女孩子”,有用“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来描写女孩子的眼 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 3.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简述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 答: 。 (2)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 。 4.假如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标题,你准备拟怎样的标题? 答: 。 5.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十年后,这个女孩再回母校见它当年的老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 (简要描述,不超过80字)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