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126926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三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B级必测 1.(2016南京、盐城二模)如图为细胞周期中某时期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 A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正在复制 B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C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D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解析 图示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呈细丝状,有核膜,但结构不完整,说明核 膜正在逐渐消失,据此可以确定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A、C、D均错误,B正确。 答案 B 2 (2016无锡期末)甲、乙两图均为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2、 A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AB表示分裂期 B图中a、c和BA时期,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 C图中b、d和AB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会出现加倍 D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是同时进行的 解析 图甲中ab先分裂间期,后分裂期,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AB时间短, 表示分裂期,A正确;图中a、c和BA时期都是分裂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双链 解旋,此时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B正确;图中b、d和AB时期都是分裂 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会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正确;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加倍是 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它们不是同时进行

3、的,D错误。2 答案 D 3 (2016如东中学质检)下列对人体干细胞和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内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干细胞和癌细胞都不会衰老或凋亡 C若抑制DNA复制会使这两种细胞都停留在分裂间期 D干细胞增殖产生子细胞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 人体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错误;干细胞也会衰老和凋亡, B错误;通常情况下,干细胞和癌细胞的分裂方式均为有丝分裂,而DNA分子的复制发 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因此抑制DNA复制会使这两种细胞都停留在分裂间期,C正确;如 果干细胞增殖分化成其它组织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不再增殖或暂不增殖,D错误。 答案 C 4 (20

4、16连云港模拟)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进而 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治疗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肽键结构 B “Tpel”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 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 D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解析 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A错误;“Tpel”通过间接改 变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导致细胞凋亡,B正确;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 C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答案 A 5.(2016南通、扬州、泰州二模)如图是基因

5、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 期的图像,则甲、乙细胞( ) A均可存在于动物卵巢中 B均有3对同源染色体 C染色单体数分别为12、03 D均在发生基因重组 解析 甲图细胞质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属于雄性动物,发生在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在睾丸中,A错误;乙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并向细 胞两极移动,且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 体,B错误;甲图中,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乙图没有染色单体,C正确;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甲图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乙图不能发生, D错误。 答案 C 6 (2016盐城

6、三模)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一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一定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 D后一时期将会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解析 分析图中染色体的结构、形态、位置可知,该图为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图。图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该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图中细胞也有可 能发生的是显性突变,C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会出现细胞板,D 正确。 答案 D 7 (2016盐城市期中调研)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含有储存相同遗传信息的基因 B不同组织细胞中

7、,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C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D不同的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往往不同 解析 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含有储存相同遗传信息的基因,如纯合子,A正确;不同 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如有氧呼吸酶基因在多种细胞中都能表达,4 B正确;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C正确;不同 的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一般相同,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答案 ABC 8 (2016南京三模)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 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多选) (

8、 ) A图一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 C图一中为次级精母细胞,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所涉及的动物为二倍体生物,图1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为,A错误;图2中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DNA分子,图1中符合该特 征的细胞有,B正确;图l中可能为次级精卵细胞或第一极体,中A和a 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C错误; 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 染色体不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

9、裂后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 体不分离,而图2的DF段只能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能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错误。 答案 ACD 9 (2016扬州期中考)不同的生物材料均可能用来研究细胞的增殖。取菊花茎中中轴、 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部分时间,见表。 (单位:h)请回答下 列问题:5 分生组织部位 细胞周期总时间 G1期 S期 G2期 中轴 135.0 112.4 10.1 9.3 侧枝 51.4 30.9 7.9 9.4 髓 72.5 51.7 8.9 8.7 (1)表中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为 h。 (2)从表中看出,同种生物内

10、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期;DNA的复制 是在S期完成的,则G1期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 。 (3)大蒜素是从大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增多。为研究其抑制作用的具 体机理,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思路。 实验分组 A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生理盐水 B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DNA复制抑制剂1mL生理盐水 C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DNA复制抑制剂 D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定期取样,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D组横线上“?”处应加的试剂是 ,设置D组的目的是 。 实验

11、中的自变量是 ,采用DNA复制抑制剂的目的是 。 解析 (1)由以上分析可知,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细胞周期总 时间分裂间期51.4(30.97.99.4)3.2h。由表中数据可知,G1期时间占 细胞周期总时间的比例最大,即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G1期;DNA 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因此G1期要为DNA的复制作准备(或合成DNA复制时所需要 的蛋白质) 。 (3)D组是空白对照组,应加入2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析 A、B、C、D四组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蒜素、DNA复制抑制剂;DNA复制抑制 剂可以抑制DNA复制而抑制癌细胞增殖,因此实验中采用DNA复制抑制剂

12、的目的是抑 制细胞增殖,排除细胞增殖使细胞数目增多,对细胞凋亡引起的细胞数目改变的影响。 答案 (1)3.2 (2)G 1为DNA复制作准备(或合成DNA复制时所需要的蛋白质) 6 (3)2mL生理盐水 空白对照 是否加入大蒜素、DNA复制抑制剂 抑制细胞增 殖(或排除细胞增殖使细胞数目增多,或对细胞凋亡引起的细胞数目改变的影响) 10 (2016淮安四校联考)图1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 的变化。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 ,L点M点表示 过程,该 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特点。 (2)图2中的B

13、图为 细胞,发生在图1中的 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 组合发生于图1中的 段。 (3)图2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 这与 (用图2中的字母表示)细胞关系密切。 (4)图1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有何不同? 。 解析 (1)图1中BC段和FG段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DNA的复制;LM表示受精 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2)图2中,根据D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B图细胞不含同源染 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于图1中的IJ段,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分 离和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1中的GH段。

14、(3)图2中,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 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基因自由组合有关,而基因自由组合主要发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与图2的D细胞关系密切。 (4)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而OP段表示有丝 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答案 (1)DNA复制 受精作用 流动性 (2)次级精母 IJ GH (3)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 D (4)GH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OP段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A级自悟 11 (2016泰州中学质检)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

15、计数。研7 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 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解析 由图可知,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80,而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40;在a 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通过实验组和 对照组中,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则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有细胞分裂期中前、中、后三个时期的

16、细 胞应位于b峰,而末期的细胞应位于a峰处,C错误。 答案 C 12 (2016南京三模)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 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 32 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 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80条染色体被 32 P标记 B含有 32 P标记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 C有2组中心体,20对同源染色体 D每条染色体DNA的两条链均被 32 P标记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小鼠正常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半 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形成两条被 32 P标记的染色单体,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 色体形成两条被 32 P标记的子染色体,A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