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097125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应良 徐 辉 课题承担单位:西南大学1 一、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 重要标志之一,事关国力昌盛、民族兴旺。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学有 所教” 的伟大号召和时 代宣言之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新阶段“大 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进行了新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了“ 促进城乡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对重庆而言,胡 锦 涛总书记的“3.14” 总体部 署指明了重庆的发展方向, “国家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建设则为 重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为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 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市城乡教育发展现状,从理论上深化对城乡教育统 筹发展的认识,以国际的视野审视世界范围内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典 型经验,为 破解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与实践参考。具体来说,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拓宽教育发展与相关社会因素的关联性研究,深化 对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科学认识 社会的发展系统是由城市和乡村共同构成的。城乡关系是一种 包含着各种要素在内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动态变化的复 杂关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质量。城乡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相对匮 乏的情况下,用何种方法推动这些资源在城乡之间、或

3、者说在同一社 会中按不同形态生活的群体之间实行有效的分配与流通,从而达到社 会的整体进步。系统科学认为,开放的复杂系统是事物的普遍存在方 式。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复杂系统,教育问题作为城乡问题的重要方 面,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其整体关联性,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 系统的整体关联和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关联。教育发展既 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表现,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途径。通过比较各 国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生长环境和正反条件,对比各国统筹城乡 教育发展所制定的战略及措施,有助于拓宽教育发展与相关社会因素 的关联性研究,深化对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科学认识。 (二)梳理与统筹城乡教育相关的理论脉络

4、,为推进城乡教2 育统筹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战”以后,教育公平 问题在各国广泛受到重视,统筹城乡教育 发展也因而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流 派应运而生。巴西教育家弗莱雷的成人扫盲理论,美国教育经济学家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投资理论,美国教育家鲍尔斯、金蒂斯、 阿普尔等人的批判教育理论,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 育” 理论,罗尔斯、麦金太尔的正义伦理等等,从不同的 视角为我们进 一步认识城乡教育统筹、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公平的重要地位和价 值 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思想源泉,对我们深人研究城乡教育统筹与社会发 展的关系,农村教育与国家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教育

5、育人与教育 为社会服务的关系提出了若干深刻见解。就国内实际而言,统筹城乡 教育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必然要 求,也是当前教育自身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更 新观念、拓展思维,梳理与城乡教育统筹相关的理论脉络,为推进城 乡教育统筹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借鉴其他国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构建 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供参照 教育比较研究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借鉴其他国家教育之长以补本 国教育之短。在美国,学券制、特许学校、小班化教学、 联邦“ 佩尔”奖 学金等举措早已国际闻名,美国政府在新世纪制定的不让一个孩子 掉队法,其根本目的就是确保所有孩

6、子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能够达 到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缩短由于种族和社会阶级差别所引起的学业成 就差距。在澳大利亚,该国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先后制定并实施了 “劣势学校计 划” 、 “ 贫困乡村地区计划”、 “ 乡村地区计划”。在韩国,政府 在国家财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首先从经济落后的农村、村落、偏远 地区开始普及义务教育,然后才逐步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扩展, 而且还大力提高农村、 渔村教师的待遇,彻底推行城乡之间教师循环 工作制。在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 联邦和地方政府有责任3 根据农村实际条件,支持农村地区小型学校发展

7、。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推动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之一。为加快构 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切实解决重庆市城乡教育差 距问题,迫切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总结本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分 析其他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策略举措,借鉴其成功经验并规 避其不足。 (四)准确判定我国统筹教育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深化统 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决策咨询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国家打破了过去基础教育由政府统筹经 费的格局,确立了“ 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 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 体制。1995 年,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再次明确了基础教育以地方政

8、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中 央、省两级 政府办学为主的方向。随着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 城乡和区域间教育差距也逐步扩大,地方乡镇也深感压力重重。尽管 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 2003 年国务院 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并重申了农村义 务教育要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的新体制,试图将农村教育的投 资责任逐步上移,但由于缺乏对农村教育的系统性支持,中国城乡教 育差距仍在扩大。 进入新世纪,特 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为推动教育公平、促进 农村教育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变革。 拨专项资金建设农村寄宿学校、对 贫困生免除学杂费并提供部分生活费的“两

9、免一补” 、全面推进城乡免 费义务教育、 农村免费师范生培养、教师绩效工资制等,这些举措对 缓解因教育不公平问题带来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农村教 育发展现状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 存有很大的差距。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尤其是城乡教 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问题,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出路。作为部市 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 试验田” ,重 庆要实现健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 体制机制,提供全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示范和借鉴的目标也还任重道4 远。比较各国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上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我们从国 际视野、国际背景下认识国内现状,准确判定我国与我市统筹城乡教 育

10、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问题诊断之后为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提供决策咨询。 二、本课题国内外已有研究现状述评 从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学术界相关的研究 成果主要有如下四类: (一)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1954 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两部门发 展模型。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通常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 所构成: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它们形成了“二元经济” ,这就是二元 结构模型的由来,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 家社会状况的现实写照。在教育公平领域,瑞典的胡森教授提出了教 育公平分析的三个维度,即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与结果的

11、公平, 被当前学术界广为认可。批判教育学家鲍尔斯和金蒂斯等人提出的教 育经济再生产功能,布尔迪厄、伯恩斯坦的教育文化再生产功能,对 认识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衡量城乡教育 是否公平与均衡的标准上,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弱势补偿的正 义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存在的差距与改进的方向,贝克尔- 墨菲和 塔玛拉的理论模型为解释农村家庭的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提供了新思 路。近年来,米勒(Miller, Bruce A)等人关注了农村学校与社区发展 的关系,卡雷洛(Kalervo N. Gulson )尝试 运用“空间理论”(Spatial Theories)探 讨农村教育发展问题,英籍

12、德裔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了发 展中国家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对近年来新出现的与统筹城乡教育相 关的理论流派,南达(V K Nanda )在农村教育的新观点 (Perspectives of Rural Education)一书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平 等问题,还 是一个人权问题,倡 导公平而差异的基础教育,呼吁政府 在实现教育公平问题上要有远见。国内知名社会学家孙立平等人对现5 实存在的城乡教育差距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 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原因,推动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改 变城乡间的二元结构。教育学者杨东平认为,教

13、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 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 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善迈教授、南京 师范大学的张乐天教授、中 央教科所的蓝建研究员、甘肃省委党校的张秀英教授等人也认为,中 国社会长期存在城乡分割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城乡教育产生严 重差别的制度原因,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障碍,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教育政策中的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 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 的价值取向,从制度上修正城 乡二元发展的格 局。此外,中国社科院翁乃群博士主编的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一 书,以人类学的参与式田野观察为主要方法,探讨了西部少数民族地 区村落知识资源、村

14、落社会文化与农村教育的关系。张锦华等人所著 的中国农村教育平等问题研究一书则重点关注了教育不平等对各 地区经济增长和对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了隐藏在其背后 的宏观的资源配置和微观的家庭决策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农村 教育专家袁桂林教授担纲主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 项目“农村教育 发展现 状及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提出了农村教育 的底线标准与评价策略,发展了一套评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 系,为监测农村教育发展现状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分析框架。 (二)国内外统筹城乡教育的相关政策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了“公共产 品” 这一概念。在这之

15、后,布坎南等人又对这 一定义进行了修正,提出 了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概念,在这些理 论基础上形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对完善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提供了理 论上的证明。1959 年,科南特在就美国中学学术水平与学校规模的相 关性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完成了一份具有历史性影响的报告 今日美国中学,所提出的“规模效益”理论对战后各国农村学校集中 化管理改革推动不小。与此同时,另一个著名的报告科尔曼报告则6 不仅对美国的弱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广 泛关注。吉布斯(Gibbs, Robert M )主编的新兴经济体中的农村教育 和人才培养(Rural Educ

16、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New Economy)一书 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包括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为推动城 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典型做法。斯特恩(Stern, J)等人主编的农村教育 现状(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对美国建国以来的 农村教育政策有比较全面的回顾。随着福利国家制度的兴起,各国政 府日益强调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共同进步, 纷纷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推 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相关研究不胜枚举。 在国内,袁桂林教授对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诸多政策,包括农村 教育“ 三教结 合” 、初中阶段普职分流、 “ 绿色证书” 以及教师编制等在我 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影响的政策进行了评析,并着重 分析了这些政策存在的一些弊端。王本陆教授在消除双轨制:我国农 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文中指出,农村教育存在职能与生存的双重 困境,破解农村教育困境必须消除城乡教育区别对待的变相“双轨制” 。 张乐天教授在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