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096599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考点1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考点12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点扫描】 1.国共内战 2.解放战争 【真题演练】 1.(2016济宁)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五 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 役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据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我的爷爷”经 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 A. B. C. D. 2.(2016广东)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 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 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广州 B.重庆 C

2、.西安 D.北平 3.(2016青岛)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 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 D.战役结果 4.(2016德州)如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 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复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都初步实现了有2 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

3、 B. C. D.2.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 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 之有关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进入北平城 D.占领“总统府”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 头了。”这事因为( )A.解放战争打响了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C.大决战开始了 D.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4.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

4、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5.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 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 的结果是( ) A.签署了“双十协定” B.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 6.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在延安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在井冈山创立革命 根据地 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 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A. B. C. D. 7.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5、任务 B.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8.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 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3 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9.下列对解放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是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而发动的战争 B.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为消灭共产党而发动的战争 C.是美帝国主义挑起的战争 D.是蒋介石为争夺领导权而进行的战争 10.“1949年

6、1 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 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政权垮台 2、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 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1)依据材料回答,为什么毛泽东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他谈论 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 直出大别山。” 刘邓立即复

7、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 (2)与上述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程,呈现出千 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概,认为18军的最后敗灭,4 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王骅书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3)据材料三,说说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 略决战是什么? 材料四: (4)上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总统办公室、中华民国卅八年 四月小)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中华民国卅八年是哪一年? (5)若将上述

8、材料纳入一个单元,请你取一个恰当的单元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国民政府军队在装备和训练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 加精良,但却是一支疲惫不堪的队伍。对他们来说,再打一场内战的想法简直是讨厌至极。 他们虽然奉命作战,但士气却很低落,体力也很虚弱。他们在1947年以前的可靠表现,只 是代表着最终崩溃前的最后拼搏而已。 材料二:急升的通货膨胀,这在抗战时期就已很猛烈,而到了战后则完全失控了。这 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滥发纸币,流通纸币从1 937年1月的1 3亿元狂升到1 948年年底时的245,589,990亿元,结果是在1945 -1948年间,物价以每月

9、30%的幅度 递增。仅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之间,纸币就增加了4,524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5 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135,742倍。 材料三:在战后返回日占区的国民政府官员以征服者的姿态回来,轻蔑地时待沦陷区 的民众,好像民众都曾是汉奸和叛徒似的。这些官员只是关心私利而接收敌产,却不理会 在日占时期经受了那么多苦难的民众之疾苦。 材料四:如果美国在抗战时期遵循另外一种方针的话,战后中国的事态发展可能就不 一样了。首先,如果在战争头四年即1937-1941年间美国对华援助的力度更大一些的话, 或可使国民政府的财政加强到在较早时期就遏制住通货膨胀的地步。如果能防患于未然, 那后来的失控状

10、态也许压根儿就不会发生,这样就能避免最后的经济崩溃。 材料五:抗战的结束也正是他们(中国共产党)得到承认的时刻,他们现在生气勃勃、 斗志昂扬,对前途充满信心。撇开意识形态不谈,国共两军斗志上的差距也影响了国共较 量的结果。 (1)依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 考点12参考答案6 【真题演练】 1. B 2.B 3.D 4.B 【复习检测】 1.C 2.B 3.B 4.C 5.A 6.D 7.A 8.C 9.B 10.B 11.(1)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重庆谈判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人民群众支持解放军作战;平津战役 (4)1949年 (5)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12.(1)徒有其表的军事力量;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失去民心和政府威信(政府腐 败);美国援助的失败(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斗志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