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95655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秋水练习 一、字词解释1、秋水时至 时: 至:2、百川灌河 灌:3、泾流之大 泾:4、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涘: 辩:5、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 尽:7、顺流而东行 东:8、东面而视 东面: 视:9、不见水端 端:10、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 面目:11、望洋向若而叹曰 向:12、野语有之曰 野语:13、以为莫己若者 以为: 若:14、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尝: 少:15、而轻伯夷之义者 轻: 义:16、始吾弗信 始: 弗:17、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 穷:1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子: 殆:1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 笑: 大方: 二、句子翻译1、秋水时至,百川灌

2、河; 2、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6、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8、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 愚公移山 1、字词解释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方: 本: 河阳: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 面: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塞: 迂: 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3、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聚: 室: 谋: 毕: 险: 5、杂然相许。 杂然: 许: 6、其妻献疑曰 献: 7、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以: 曾: 丘: 如.何: 焉: 置: 8、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诸: 尾: 9、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bn)运于渤海之尾。 遂: 率: 荷: 叩: 垦: 箕畚: 10、邻人京城氏之孀(shung)妻有遗男,始龀(chn),跳往助之。 孀妻: 遗男: 始龀: 1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 始: 反: 12、甚矣,汝之不惠。 甚: 惠: 13、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4、 长息: 固: 彻: 不若: 14、子子孙孙无穷匮(ku)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穷匮: 加增: 苦: 15、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应: 16、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惧: 已: 告: 之: 于: 17、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感: 负: 18、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 19、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陇断: 2、句子翻译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5、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5、,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 11、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 1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14、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扁鹊见蔡桓公 1、解释字词 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见: 有间: 2、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

6、深。 深: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 好: 为: 功: 4、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 复: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之: 益: 6、桓侯不应。 应: 7、桓侯又不悦。 悦: 8、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望: 还: 走: 9、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 使: 10、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汤: 熨: 及: 11、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齐: 1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属: 13、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是以: 请: 1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索: 遂: 2、句子翻译 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桓侯曰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5、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捕蛇者说 1、解释字词 1、永州之野 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产: 质: 章 : 2、触草木,尽死;以啮(ni )人,无御之者。 啮: 御: 3、然得而腊(x )之以 为饵,可以已大 风、挛踠(lun wn)、瘘(lu )、疠(l), 去死肌,杀三虫。 腊: 饵: 已: 4、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聚: 岁: 赋: 5、募有能捕之者,当(dng )其租入。 募: 当: 6、有蒋氏者, 专其利三世矣。 专

8、: 利: 7、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 )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shu)矣。是: 嗣: 数: 9、 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若: 毒: 于: 莅: 更: 复: 10、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戚: 汪然: 涕: 11、君将哀而生之乎? 哀: 生: 12、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向: 斯: 病: 13、而乡邻之生日蹙(c ),殚(dn )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日: 蹙: 殚: 竭: 14、号呼而转徙(x) ,饥渴而顿踣(b) 徙: 顿踣: 15、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 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e) 也触: 犯: 往往: 藉: 16、曩(nng)与吾祖居者,

9、今其室十无一焉; 曩:4 17、悍吏之来吾乡 ,叫嚣乎东西,隳(hu)突乎南北。 悍: 隳突: 18、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 骇: 虽: 宁: 19、吾恂恂(xn xn )而起,视 其缶(fu ),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恂恂: 尚: 弛然: 20、谨食(s )之,时而献焉。 谨: 食: 时: 2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 齿。 退: 甘: 尽: 齿: 2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 则熙熙而乐。 盖: 犯: 熙熙: 23、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岂: 若: 旦旦: 是: 24、今虽死乎此,比吾 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虽: 安: 25、苛政猛于虎也。 猛: 于: 26、

10、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孰: 甚: 27、故为之说,以俟(s )夫(f)观人风者得焉。 为: 以: 俟: 人风: 焉: 2、句子翻译 1、 永州之野 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 )人,无御之者。 2、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 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ng )其租入。 3、 永之人争奔走焉。 4、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shu)矣。 5、 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 赋, 则何如? 6、 君将哀而生之乎? 7、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 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 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7、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

11、乡邻之生日蹙。 8、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9、号呼而 转徙(x) ,饥渴而顿踣(b)。 10、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 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e) 也。 11、 曩(nng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12、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突乎南北 13、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14、 吾恂恂(xn xn )而起,视 其缶(fu ),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15、 谨食(s )之,时而献焉。 16、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7、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18、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19、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20、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1、故为之说,以俟(s )夫(f)观人风者得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