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题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509487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语文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 一 语 文 试 题 1一、基础知识(45 分)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4 分)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时,我思绪万千:那(bn tng)_ _不息的长江,气势磅礴的黄河,幅员辽阔的土地,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lio ling)_ _的歌声。2、名言佳句积累默写:(共 28 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_。 (杜牧赤壁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_, _。 (冰心成功的花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4)海纳百川,有容乃

2、大;_,_。 ( 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5)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_,_,_。 (朱自清春 )(6)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请积累 2 句咏月的名句。_ 。_ 。3 三国演义 、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另外两部是_ 、_ 。它们都刻画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人物,请写出你最喜爱其中两位人物姓名:_(4 分)4、口语交际。(4 分)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

3、体:_5、选出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2 分)A、他说的那一番话实在是感人肺腑。B、小明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倒又近在咫尺。6、选出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3 分)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春游的所见和感受,情景交融,形象而生动。B、 社戏一文主要写“ 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戏的愉快生活,展现了农村淳朴的风俗人情,特别是农家子弟诚挚的情谊,美好的心灵,活泼的天性,洋溢着对那一片“乐土”的眷恋和怀念。C、 幼时记趣生动描述了童年时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反映了儿童细致的

4、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2D、 本命年的回想全文起笔处,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华夏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也就更加引人注目了。二、阅读理解(55 分)(一)阅读春选段,完成文后问题(10 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 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 飞去。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 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5、,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 咙,唱出宛 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7、第一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_到_,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_、_的特点。 (4 分)8、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用?试简要回答。 (2 分)_9、 “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_的_中的诗句,诗的上句 为 “_” 。 “杨柳风”在此处指_。 (4 分)(二)阅读三峡选段,完成文后问题(20 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 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6、,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解释下列加点字:(8 分)重岩叠嶂( ) 虽乘奔御风( )沿溯阻绝( ) 略无阙处( )11、本文抓住三峡的山和水来写三峡奇丽的风光,描写角度多样,其中“_,_ ”是从侧面描写山高峡深,而“_,_”则是从正面表现水的清澈、澄碧;因而作者不由的发出了“_,_”的赞叹。 (6 分)

7、12、李白有一句诗是从文中的第二段衍化而来的,请将这句诗默写在下面。 (2 分)_13、翻译“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 分)3_(三)阅读母亲我 狗 ,完成文后问题。 (11 分)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 说狗心寒”, 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 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 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读。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

8、咚的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 ”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 ”母亲顿了一下,点点 头。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 “五点半了,起来吧。 ”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 ”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 亲的手我 顿时觉得安全多了。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

9、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 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 ”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 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 ,一句 话说得我的心猛得一 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 亲那湿漉漉的 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 场- 为她那颗受苦受累 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如今我已不再是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 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 亲

10、 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 发抖(选自 2004 版精短美文 )14、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_15、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2 分)_16、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分)_17、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 分)_(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8-21 题(15 分)老师,请您记住我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4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入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梅花一一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道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