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089488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 1 矿井规划与井田开拓 1.1 矿井规划及井田 划 分 1.1.1 基本概念 1煤田 在同一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并连续发育而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煤田的范围、储量大小不一,小型煤田的面积不大,储量只有几百到几千万吨;大型煤田的面积有数 千或数万平方公里,储量可达几亿到几百亿吨。 2. 矿区 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大的煤田往往被划分为几个矿区去开发,面积 和储量适中的煤田可由一个矿区来开发,也可以由一个矿区开发两个或多个较小的煤田。 3. 井田 矿区的范围很大,需根据煤炭储量、赋存条件等情况,进一步划分为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 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

2、分煤田,称为井田(矿田)。 1.1.2 矿区总体设 计 (一)矿区开发类型 1. 地下开发的矿区 这种开发类型对煤层埋藏条件无特殊要求,其特点是:适应性强、对环境破坏相对较小;需 要开掘大量的井巷系统深入地下煤层。 2. 露天开发的矿区 这种开发类型要求埋藏浅、煤层厚、赋存稳定的近水平煤层,其特点是:产量高,不需要开 掘井巷系统深入到地下;投入大,环境破坏严重。 3. 地下与露天联合开发的矿区 (二)矿区规模与服务年限 矿区规模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资源情况 煤田地质条件简单,储量丰富,应加大矿区规模,建设大型矿井;煤田地质条件复杂,储量 又有限,则不能将矿区规模定得太大。 2.

3、开发条件 包括矿区所处地理位置(是否靠近老矿区及大城市),交通(铁路、公路、水运),用户, 供电,供水,建筑材料及劳动力来源等,条件好者,应加大开发强度和矿区规模;否则应缩小规 模。 3. 国家需求 对国家煤炭需求量(包括煤种、煤质、产量等)的预测是确定矿区规模的一个重要根据。 4. 投资效果 投资少、工期短、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投资回收期短的应加大矿区规模。反之则应缩小规 模。 1-2 适合我国情况的矿区建设规模和服务年限如表所示。 (三)矿区总体设计的编制程序 1. 可行性研究 根据已批准的矿区详查地质报告和计划任务书等进行“矿区开发可行件研究”。内容包括综述 (概述、矿区建设综合评价、存

4、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和八个部分:矿区概况及建设条件资 源、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开发与建设矿区规模、井田划分、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用户 与产品方案加工方式;矿区地面设施与总布置行政、福利、文教卫生、居民区规划;矿 区外部协作配套工程铁路、公路、通讯、电厂等: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分析与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矿区建设可行性的综合评价。 2. 编制总体设计 以已批淮的矿区详查地质报告、计划任务书、矿区总体设计方案(或矿区开发可行性研究) 及其审批决定来进行矿区总体设计的编制。 矿区总体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矿区建设规模(指矿区均衡生产时期内的设计生产能力); 确定矿区开采方式(地下开采还是露天开

5、采);划分井田和确定井型;合理安排各矿和各单顶工 程的建设顺序;确定煤的洗选和加工工艺;矿区地面运输;矿区供电、通讯、辅助企业和附属企 业、给水和排水、居民区规划、总平面布置;综合开采与综合利用。 3. 矿区建设顺序 矿区开发建设一般以已批准的矿区总体设计为依据,综合考虑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煤田开 发条件,材料、设备供应条件和煤田勘探程度。其建设顺序常按下列原则进行:先浅后深、先小 后大、先平硐(斜井)后立井、先易后难、先急需后一般、先改(扩)建后新建、建井数量多 时,应分期分批进行。 1.1.3 井田划分方 法 一、煤田划分为井田 煤田有大有小,大的煤田面积可达数百到数万平方公里,煤炭储量从

6、数亿吨到数百亿吨,这种面 积广大,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称为“富量煤田”。对于“富量煤田”,若由一个矿井来开采,不仅经济 上不合理,而且技术上也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将煤田划分成适合于由一个矿区(或一个矿井)来开 采的若干个区域。 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大的煤田往往被划分为几个矿区去开发,面积和储量较小 的煤田也可由一个矿区来开发。 矿区的范围仍然很大,需根据煤炭储量、赋存条件等情况,进一步划分为井田。在矿区内,划归 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矿田)。 (一)井田划分的原则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1. 充分利用自

7、然条件 尽可能利用大断层等自然条件作为井田边界,或者利用河流、铁路、城镇下面留设的安全煤柱作 为井田边界。这样做既相对减少了煤柱损失,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又减少了给开采工作造成的困难, 还有利于保护地面设施,如图 2-1 所示。 1-3图1-1 利用自然条件作为井田边界 1河流;2煤层露头;3城镇;4铁路;5大断层;6小煤窑;一九划分的矿井 2. 合理的走向长度 井田范围必须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尤其是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以保证矿井有足够的储量和合 理的井田参数。在一般情况下,因为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井田走向长度过短,则难以保证 矿井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造成矿井生产接

8、替紧张;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保 证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使阶段(水平)高度加大,将给矿井生产带来困难。而井田如果走向长 度过长,又会给矿井通风、井下运输带来困难。因此,在矿井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 过长或过短,都将降低矿井的经济效益。我国现阶段合理的井田走向长度一般为:小型矿井不小于 1500m;中型矿井不小于 4000m;大型矿井不小于 7000m。 3. 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 划分井田边界时,通常把煤层倾角不大,沿倾斜延展很宽的煤田,分成浅部和深部两部分。一般 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分别开发建井,以节约初期投资,同时避免浅、深部矿井形成复杂的压茬关 系。 当需加大开发强度,必须

9、在浅、深部同时建井或浅部已有矿井开发需在深部另建新井时,应考虑 给浅部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不使浅部矿井过早地报废,浅部矿井井型及范围可比深部矿井小。 4.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矿井投产后,在长达数十年的服务年限中矿井的生产能力往往是不断增大的,所以,划分井田 时,应充分考虑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适当将井田划得大一些或者是为矿井留一个后 备区,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5.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划分井田时,力求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便于选定井口位置和地面工业场地,有 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使井巷工程量小、投资省、建井期短、安全可靠,为煤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打下良好

10、的基础。 (二)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 除了利用自然条件作为井田境界之外,在不受其他条件限制时,往往要用人为划分的方法确定井 田的境界。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常用的有垂直划分、水平划分、按煤组划分等。 1. 垂直划分 1-4 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 线两侧各留井田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 分。井田沿走向两端,一般采用沿倾斜 线、勘探线或平行勘探线的垂直面划分。 如图 1-3 所示,一、二矿之间及三矿左翼 边界即是。近水平煤层井田无论是沿走向 还是沿倾向,都采用垂直划分法。 2. 水平划分 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 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这 种方法称作水平划分。在图 1-

11、3 中,三矿 井田上部及下部边界就是分别以-300m 和- 600m等高线为界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划分倾斜和急倾斜煤层井田的上下部边界。 3. 按煤组划分 按煤层(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矿界,即把煤层间距较小的相邻煤层划归一个矿井开采,把层间 距较大的煤层(组)划归另一个矿井开采。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煤层或煤组间距较大,煤层赋存浅的矿 区。在图 1-4中,一矿与二矿即为按煤组划分矿界,并且同时建井。 矿界还可以按地质构造条件来划分,例如以断层为矿界,各矿沿断层线留置矿界煤柱。图 1-2 中,三矿与一矿、二矿的矿界,图 1-3 中二、三矿右翼边界即是。 应当指出,无论用何种方法划分井田境界,都应力求做到

12、井田境界整齐,避免犬牙交错以造成煤 矿开采的困难。 二、井田的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成阶段或盘区 一个井田的范围相当大,其走向长度可达数千米到万余米,倾向长度可达数千米。因此,必须将 井田划分成若干个更小的部分,才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开采。 1. 阶段的划分及特征 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 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井田的走向长度即为阶段的走向长度,阶段上 部边界与下部边界的垂直距离称为阶段垂高,一般为 100250m,阶段的倾斜长度为阶段斜长,如图 1-4 所示。 图1-3 井田边界划分方法 1垂直划分;2水平划

13、分;3以断层为界 图1-2 矿界划分及分组与集中建井 1、2浅部分组建斜井;3深部集中建立井 1-5图1-4 井田划分为阶段 J1、J2、J3第一、二、三阶段;h阶段斜长 1阶段运输大巷;2阶段回风大巷 每个阶段都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在阶段的下部边界开掘阶段运输大巷(兼作进风巷),在 阶段上部边界开掘阶段回风大巷,为整个阶段服务。井田内阶段的开采顺序,一般是先采上部阶段, 后采下部阶段,这样做有利于缩短建井时间,改善生产安全条件。上一阶段采完后,该阶段的运输大 巷作为下一阶段的回风大巷。 2. 近水平煤层井田划分为盘区 开采近水平煤层,井田沿倾斜方向的高差很小。通常,沿煤层的延展方向布置大

14、巷,在大巷两侧 划分成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这样的块段称为盘区或带区,如图 1-5 所示。盘区内巷道布置方 式及生产系统与采区布置基本相同。带区则与阶段内的带区式布置基本相同。 图1-5 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 P1、P2、P3、P4第一、二、三、四盘区 (二)阶段内的再划分 井田划分为阶段后,阶段的范围仍然较大,通常需要再划分,以适应开采技术的要求。阶段内的 划分一般有三种方式: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 1. 采区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在图 1-6 中,井田沿倾向划分为 3 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沿走向划分为 4 个采区。 1-6

15、(A ) (B ) 图例:-采区边界;井田边界 图1-6 采区式划分 J1、J2、J3第一、二、三阶段;C1、C2、C3、C4第一、二、三、四采区; Ql、Q2、Q3第一、二、三区段; 1阶段运输大巷;2阶段回风大巷;3采区运输上山;4采区轨道上山; 5区段运输平巷;6区段回风平巷;7回采工作面。 采区的倾向长度与阶段斜长相等。按采区范围大小和开采技术条件的不同,采区走向长度由 500m 到 2000m 不等。采区的斜长一般为 6001000m。确定采区边界时,要尽量利用自然条件作为采区边 界,以减少煤柱损失和开采技术上的困难。 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

16、条部分称为区段。如图 1-6 中 A 图所示,采区划分为三个区段,每个区段沿倾斜布置采煤工作面,工作面沿走向推进。每个区 段下部边界开掘区段运输平巷,上部边界开掘区段回风平巷;各区段平巷通过采区运输上山、轨道上 山与开采水平大巷联接,构成生产系统。 2. 分段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 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划分称为分段式。采煤工作面沿走向由井田中 央向井田边界连续推进,或者由井田边界向井田中央连续推进,如图 1-7 所示。 图1-7 分段式划分 Jl、J2、J3阶段;D1、D2、D3分段 各分段平巷通过主要上(下)山与开采水平大巷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