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斜纹产品的开发(学位论文-工学)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50KB
约4页
文档ID:3508450
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斜纹产品的开发(学位论文-工学)_第1页
1/4

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斜纹产品的开发赵博(中原工学院)大豆蛋白纤椎是一种新型纤维,它从榨取过油脂的大豆豆柏中,通过生物化学手段提取球蛋白,并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通过共聚共混形成纺丝溶液,然后经过湿法纺丝纺出大豆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比重小,纤维纤细平滑,卷曲少,细腻柔软,手感舒适,吸湿透气性好,纤维表面含有大量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对皮肤有亲和性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采用水解一碱法及多段漂白精制而制成竹浆粕,再经溶解纺丝而成它不仅集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还具有天然抗菌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性,是一种再生绿色纤维下面以玉米纤维、竹纤维及棉混纺纱开发的斜纹类产品为例,阐述其产品的生产实践,为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提供参考依据1 原料选配及性能表 1 纤维的主要物理性能项目 竹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细度 dtex 1.65 1.29长度 mm 38.00 38.00干强 cN/dtex 4.41 3.97湿强 cN/dtex 3.90 2.98干伸长% 19.8 19.47质量比电阻 log(Ω/cm 2) 8.1 9.3回潮率% 11.80 8.352 纺纱工艺流程及产品规格2.1 产品规格品种 1:竹/大豆蛋白/棉 45/35/20 19.7tex、18.3teX;品种 2:竹/大豆蛋白/棉 40/40/20 14.7tex、27.8tex。

2.2 工艺流程竹纤维:清花 A002D 型圆盘抓棉机→A006B 型混棉机→A036C 型开棉机→A092 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 型单打手成卷机 →A186D 型梳棉机→(1)大豆蛋白纤维:清花 A002 型圆盘抓棉机→A006B 型混棉机→A036C 型开棉机→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 型单打手成卷机 →A186D 型梳棉机(2)棉纤维:清花 A002D 型圆盘抓棉机→A006B 型混棉机→A034 型六辊筒开棉机→A036B 型开棉机→A036C 型开棉机→A092 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 型单打手成卷机斗A186E 型梳棉机→(3)(1) (2) }→并条 FA302(三道)FA →426 型粗纱机→FA506 细纱机→络筒(3) 3 纺纱工艺原则及关键措施大豆蛋白纤维表面光滑,在纺纱过程中纤维抱合力差,易粘附机件,静电现象严重,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纤维可纺性,在原料中加入适当量的抗静电剂,使其能满足纺纱要求清花工序要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和棉结,采用短流程工艺,减小尘棒间隔距,适当增大打手尘棒间的隔距,尽量多松少打,减少短绒的产生由于纤维抱合力小,静电现象严重,成卷时易粘附,并造成正卷率低,卷子纵向重量不匀,通过加粗纱、增大紧压罗拉压力等方法可避免粘卷现象。

生产中遵循“多梳少打、多收少落、薄喂少落、低速度、大隔距、微束抓取、防绕防粘、逐渐开松、不伤纤维、机台通道光洁”的工艺原则卷子定量适当偏轻掌握,可以减少卷子破洞和横向重量不匀率,有利于梳棉机加工,为避免水分和油剂的挥发,卷子用塑料薄膜包好,并严格控制温湿度,以提高卷子综合质量梳棉工序遵循“轻定量、小张力牵伸、低速度、大隔距、快转移、少损伤、多回收”的工艺原则,牵伸张力适当偏小掌握,使棉网清晰,不落网,不缠绕,不飘头适当抬高给棉板,以增加给棉板工作面长度,减少纤维损伤适当放大前上罩板上口隔板,使盖板花正常,避免因收小隔距而出现缠绕锡林现象锡林与盖板间五点隔距要适当偏大掌握,减少产生棉结、云斑和缠绕锡林的机率锡林与剌辊速比控制在 1.9—2.2,有利于纤维顺利转移,减少返花和棉结产生的机率并条工序按“大隔距、重加压、轻定量、低速度、小张力牵伸、顺牵伸、强控制”的工艺原则,由于生条中前弯钩纤维较多,且排列紊乱,伸直平行度差,所以头并的重点要放在伸直前弯钩纤维上通过适当降低车速和采用小口经喇叭口,以避免堵塞喇叭口及缠绕罗拉等不良现象,以收缩须条宽度,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针对纤维长度长,与金属间摩擦系数大,牵伸力大等特点,通过重加压和适当偏大的罗拉隔距,能保证足够的握持力和牵伸力,确保纤维在牵伸中运动稳定,改善熟条条干水平。

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重加压、适当的捻系数,低车速、小卷装、小钳口”的工艺原则,降低牵伸过程中的附加条干不均匀,使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稳定运行,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通过采用适当偏大的粗纱捻系数,并提高假捻作用,以有效控制伸长率,降低意外牵伸粗纱定量适当偏轻,减小细纱机总牵伸倍数,有助于提高成纱质量细纱工序遵循“适当偏大的捻度、小后区牵伸倍数、大隔距、重加压、小钳口隔距”的工艺原则由于牵伸力大,通过重加压和适当偏大的罗拉隔距来提高牵伸效率,减小附加摩擦力界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 65%左右4 织部工序及技术措施4.1 织物规格 品种 1:14.7/14.7 472/327 160 2/1 ↗右斜纹品种 2:19.7/19.7 523.5/283 160 2/2↖左斜纹+1/1 平纹 变化组合斜纹品种 3:18.3/18.3 503.5/314.5 170.2/2↗右斜纹+1/1 平纹变化组合斜纹品种 4:27.8/27.8 545/370 170 3/l↖左斜纹品种 5:19.7/18.3 535/354 160 3/1↖左斜纹4.2 织部工艺流程经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经→ }→织造纬纱:络纱 → 4.3 络筒工序络筒工序采用 Savio 络筒机、空气捻接器和电子清纱器,生产中遵循“轻张力、低速度、小伸长、保弹性、减磨损”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络纱速度和络纱张力,以保持原纱的物理机械性能,减少断头、再生毛羽和结杂的产生。

保持络纱通道光洁,无毛刺和良好的机械状态,从而生产无结头的优质纱络纱速度 950m/min ,张力 76—82mbar,气圈限位器高度 36mm 左右,卷绕密度 0.43g/cm 34.4 整经工序整经工序要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提高操作水平,保证机械状态良好,从而保证张力,排列和卷绕三均匀,为浆轴三均匀打好基础生产中为了减少后道加工中经纱断头和织疵,要求单纱和片纱张力均匀,卷绕密度均匀,保证整经轴表面平整,并及时校正筒子架锭子角度,检查纱线通道是否光洁,以保证筒子退绕灵活,减少长毛羽的产生,在利于浆纱和织造采用贝宁格整经机,速度 500m/min 一 520m/min,压力 3~4 档,伸缩筘横动动程(左右)23 —25mm,断头延迟时间 1.5s,夹纱器延迟时间 1.5s生产中遵循“中速度、小张力、小伸长、保弹性、减磨损、降毛羽、少断头”的工艺原则4.5 浆纱工序合理选择浆料配方,能使经纱上浆后强力提高,耐磨增强,毛羽减少,提高织造生产效率合理的浆料配方能使浆液具有良好的混溶性,使浆纱手感滑爽,浆膜透明、柔韧,分纱性能好,混合浆液的粘度应适当偏低控制,以满足二高一低的上浆工艺,并使浆料有适当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以消除静电的不良影响。

根据纱线的特点,采用 PVA 一 1799为 31.5kg,PVA 一 JS 一 1 为 37.5kg,磷酸酯淀粉 42.5kg,聚丙烯酸浆料30.5kg,SIMO 一 96 为 3kg,抗静电剂 2—3kg上浆时应遵循“中车速、二高一低、中回潮,小伸长、小张力、上浆率适中、紧卷绕、先轻压后重压、保浆膜、重被覆、求渗透、降毛羽”的工艺原则,保证纱线表面光滑,毛羽贴伏,耐磨性能好,生产中严格控制浆纱伸长,车速要适中,烘房温度适中为了保证织轴卷绕硬度,卷取张力要适中在停车处理问题时,要尽量采用爬行速度,处理故障时间也不宜过长,浆纱工艺如下:采用 S432 型浆纱机,浆槽温度 90℃,浆槽粘度 7s,pH值 6—7,速度 40m/min,浆纱伸长率小于 1.2%,上浆率 l0.9--11.2%,增强率31.5%,减伸率 l0.7%,浆纱强力不匀率 6.5%送经张力 300N,喂入张力 126N,卷绕张力 2500N4.6 织造工序根据斜纹织物的特点及织物风格,选择日本津田驹 ZA205i 一 190 型喷气织机,织机速度 500r/min~530r/min,开口时间 280º—300º,主喷气压 0.35 一 0.37MPa,辅喷气压 0.43--0.46MPa ,上机张力 305—295kg,后梁前后位置:一 4~一 2 格,后梁高低位置:4~3 格,停经架前后位置 10—13mm,停经架高低位置 0~1mm 。

加强车间的空调管理工作,使相对湿度保持在 73%左右,减少断头和经纱间相互粘连,这对提高织机效率和织物质量十分重要5 结语利用竹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开发的斜纹织物,外观华贵典雅,吸湿透气性好,尺寸稳定性好,抗起毛起球性好,弹性佳,服用性能好,光泽亮丽,具有天然抗菌性,是加工高档服饰的理想面料,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必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