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80064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雪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青年学生应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部 孟雪玲 2012 年 11 月 8 日1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的 历史时期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论。2013 年 12 月 1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和指导思想及贯彻落实等问题作了全面部署,2014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大师 生座谈会上发表重

2、要讲话,再次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意义十分重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人民面临 的重大政治课题。那么什么是核心价值观?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大小进行评价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 是生活中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每个人行动遵循的准则。任何人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价 值观所支配。生活中不同人的表现同样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有的同学追求生活的享受 这是享乐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有的同学富有理想,努力学习,这是科学价值观的体现,有 的同学想上课就上,不想上就不上,这是

3、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支配,有的同学天天想着钱, 这是拜金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有的人把权力看得高于一切,这是官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有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种价值观把生命、爱 情、自由三种价值观放在一起的话,自由高于一切。但这里的自由不是不受约束,是一种 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是不违背社会规则制度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支柱,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错误或缺乏,将会导致其人生 的空虚感,甚至可能在有些时候会酿成大错。12 月 8 日,复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在上海 高院公开审理,庭审中,林森浩失声痛哭,说我很空,没有什么价值观。我认为恰恰是这 句

4、话暴露了林森浩投毒杀人的深层原因。由此可见,价值观对人生的意义十分重大。因此, 我们大学生要时刻注意培育自己的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科 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 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此意义上讲,核心价值观对一个国家来讲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 力的象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且都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放在了国 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的,新加坡作为一个殖民地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

5、了加强国家的核心价值共识,新加坡政府曾以白皮书的形式提出全社会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就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 共识,各族和谐,宗教宽容;韩国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承,把忠、孝、礼作为全社会共同认 同的核心价值标准;日本重秩序、礼仪、爱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体现了强烈的国家2 主义价值取向,尤其是新加坡政府通过核心价值观达成社会共识以培育新加坡人的国家认 同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同样美国也是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形成国家认同与民族共识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具有民族共识和生活化的 核心价值观,它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

6、,反映了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价值追 求,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和与时俱进、追求创新的价值理念,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 ,为多元文化时代凝聚思想共识 指明了方向。从实践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 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为什么这样讲呢?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讲,如果执政党的价值观出现 扭曲,就会导致腐败滋生,社会矛盾严重,人民的权利就会受到侵袭,就会危机到国家命 运和人民幸福。 我们常说“共识”才能产生“合力”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然需要最大可 能的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获

7、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 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意义 其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总结出了适应自身制度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维系社会 运转的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 会比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在社会运动进程中需要也应当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 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深化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认识提供了根 本前提,作出了有说服力的回答。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8、观,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价值学说。 二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 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多元、多变、多样的新特点,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 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 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需要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 益频繁,西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其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实现其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控制的 目的,因此,我们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较量,更是社会主 义价值体系同资本

9、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 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 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如当前我们的孔子 学院誉满神州,绝对不是教其它国家的人们学习汉语,更重要的传播中国文明和中华价值 观。英语考试成绩的比重下降也说明这个问题。台湾有人说,国人学英语是我们的耻辱。 目的就是预防西方国家的价值文化侵略。 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3 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 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

10、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 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 “三个倡导” ,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的具体注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五是有利于公民个体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面对多样化价值思 潮的冲击,再加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渗透,造成一些人价值迷失,处处讲究个人得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公民个体克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 观的影响,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完善自我与奉献社会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 统一,自

11、觉践行并追求科学的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 ,一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二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三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 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 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三个层面的倡导 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和理论内涵,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解读,才能理解和把握

12、它所揭示的 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是从国家发展的目标层面提出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 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 2020 年,就是建党一百年的时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2049 年,建国一百年的时候,我国的经济发展赶上世 界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激动人心,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的 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奋斗目标向前推进一 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也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迅速汇聚、升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共同追求,必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

13、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 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 和民族复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 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 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富强”这个概念,是和“贫弱”相对应的。正因为我们

1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感受到了太长4 久、太深重的贫弱,所以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上,富强作为首要的目标被提出来。富强这 个声音,是我们整个民族心底呼喊了太久的一个共同声音。 “富强”这个词,是一个并列词 语,民富而国强,才是国家的真正富强。人民富足,是一国存在的终极意义;国家强盛, 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民富”和“国强” ,是相互成就、互为表里的一对概念。 对“富强”的追求,表明我们不仅要富还要强,富是和我们的过去相比,20 年前,吃不饱 还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现在吃的系数在人民生活中的比重已经非常低了,人情往 来、旅游的开销越来越大了,这说明了什么?人们的精神追求提高了。这说明民富的含义

15、 有二个方面:需要生活的富足,也就是物质富足,丰衣足食;更需要生命的富足,也就是 精神富足,以文化人。一国的强盛,主要是由政治和军事构成的。政治的强盛,体现为对 内的国家统一,以及对外的国际影响力。军事强大的理想状态,应该表现为维持稳定的静 态守备,而不是冲锋陷阵的动态进攻。中国传统的“强军梦” ,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 不血刃,是不战而胜、是杜绝穷兵黩武;而一旦不可避免地开战,又是“上下同欲者胜” 的所向披靡,是为国效力、马革裹尸,是同仇敌忾、与子同仇。 “富强” ,我们所期待的是 一个民富而国强的中国,是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政治强大、军事强健的国家。而对于我 们每个人来讲,如果我们在追求

16、生活富裕的道路上,同时兼以文化修身;如果在我们关注 领土纠纷的爱国之心里,还坚决拥护着国家主权完整那么,中国的富强,有你,也有 我。 对“民主” 、 “文明”的追求,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虽然在体制层 面上,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但是在思想层面,它是中国文化里早 已探讨过的社会话题和坚持始终的政治概念。 “民主”在中国文化中,有“以民为主、为民 做主”的含义。 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人民是国 家的首要。所以说 “民主”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不陌生,它从哲学规律上俯瞰历 史兴亡,从民本思想上制约君民关系。 就现代社会来讲,民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当代社会,民主总 是和权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民主意味着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民主制度体现了权力行 使过程中程序上的民主和实质上的民主,使权力获得合法性存在的依据。民主对公民个体 而言意味着权利,民主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是多数人的利益 和要求,为个体提供了表达个体利益诉求和发表意见的平台,意味着个体有参与国家事务 和对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