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06397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规划设计 广场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 是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所,还是表达城市文脉和城市精神的 主要场所。在几年前掀起的广场建设热潮中,渐渐暴露出广场规划 建设的一些问题。【关键词】广场,规划建设,问题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满足城市 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广 场能为市民献上一分宁静与恬暇;在拥挤的都市建筑森林中,广场 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而且,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 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 ,可以集中体现城 市的风貌、

2、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 外吸引力,进而可以促进城市的各方面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在几年前掀起的广场建设热潮中,各地城市纷纷建成了一批 广场,但由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方面存在 着差异,使得各广场的质量良莠不齐,例如:尺度过大、空旷所造 成的场所感缺乏;对西方城市广场形式的简单模仿与单一的空间模 式。一些城市(如大连)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但还 有一些城市的广场在建成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广场建筑群的完整性 一个广场既是一个由建筑所构成的场所,也是一个设计用来 展示建筑物的极好的有利条件。广场并不依附于某一建筑,而应该 成为整个道路

3、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最好的例证非威尼 斯的圣马可广场莫属,该广场由大小两个梯形广场组成,周围的建 筑群包括圣马可教堂、总督府、新旧两个市政大厦、圣马可图书馆 图 1 清晨的圣马可广场及钟楼等。这些建筑均修建于 11 世纪到 16 世纪的 500 年间, 它们有着共同的构图因素:1)都以发券为母题;2)都作水平划分; 3)都有崭齐的天际线;4)都长长的横向展开,体现了多样统一的 规律。该广场不但建筑与空间组合得体,空间富有层次和变化,尺 度宜人,而且采用了一系列对比手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客 厅”。 (见图 1)二、广场的空间规划尺度研究的是规划设计的总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

4、和 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和建筑群中,令人 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纵观许多城市广场,空间层次的缺乏几乎成了通病,面积虽 大但层次较少,几乎一览无遗。在广场尺度处理上,日本建筑师芦 原义信先生提出尺度的“外部模数理论” 。指出外部空间可以采用行 程为 2025m 的模数,该长度恰好是人眼识别细部的距离。如果在 外部空间设计中,以 2025m 为单位设计,再加上广场地面材质、 地面高差、花坛、灯具等有节奏的重复变化,是将广场营造出“客厅”效果的有效办法。需要注意的是,广场空间并非单纯的尺度问题,它是由活动 内容、布局分区、视觉特性、光照条件与建筑边界条件等因素共同 制约的,同时也

5、与相邻空间的相互对比有关。如当人们走在一个狭 小的仅有 35m 的长街中,突然走入一个有 2030m 的开阔带,就 有步入广场之感。如果广场有实际面积却缺少可供活动的设施和休 息的依靠,也会使人产生“广而无场” 和“ 大而不当”之感。 (见图 3) 相反,在大的广场中如有详细的活动分区和相应的设施,也会使人 感到很丰实。 (见图 3)图 3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三、广场绿化现代广场不论大小,都要充分考虑绿化问题,体现现代广场 设计对于人和环境的关怀。广场不仅是高人流量的开放性的社交空 间,同时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 问题。曾经广场建设流行“时装草坪热” ,一些广场

6、喜欢在其中布置 大片装饰性草坪,有着工整的修剪图案,在重视观赏性的同时造成 了单调和机械,不仅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不符合游人行为 的舒适要求。绝大多数的广场草坪四周都立有“禁止践踏” 的标牌,一片融融的绿意却将游人拒于其外,可视却不可达,不免令人索然, 而且会造成广场很大,视觉空间开敞,但游人只能在路面和局部硬 质铺装上活动,游人容纳量小的矛盾,严重地影响了广场多样化活 动地开展,国外的一些地区在处理草坪的使用与维护问题时,把大 草坪分成若干块,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 这既养护了草坪的生物机能,又增强了草坪的可接触性。近两年, “乔、灌、草结合” 成为绿地规划建设的

7、植物配置在这 样的种植配置中,人们只注意当时的绿化效果,而忽略了植物是一 类不定形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姿态会不断变化,种植 出现过度拥挤而影响植物生长的现象,失去了预期的景观和生态效 果。所以,在进行植物规划种植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与 速度,以免出现短期效果而后却面目全非的后果。当前,城市广场规划建设中,为了尽快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需要选用大规格的苗木,于是, “大树移植”现象开始盛行。虽然大树 移植可以很快收到好的景观效果,但有些树木的生命周期很长,移 植到新地方,是否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能否成活均是问题;而且大 树原来生长地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同时伴随大量人力、物力、

8、 财力的浪费等虽然现代城市广场不能没有植被,但城市广场设计必须以功 能安排、流线布置和服务设施等满足多种人群行为需要也同样重要, 人的活动空间与绿化植被空间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例,铺地和植物 配置应该平衡考虑,城市绿化环境不是仅仅依靠城市广场的象征来实现,忽略了城市中人的活动空间与活动设施的合理安排,则会把 广场作为纯装饰化的图案。四、广场文化与地方、历史传统特征1、广场文化广场源于古希腊,其广场文化(包括议政、 、宗教、 、娱乐等 内容)被誉为了解古希腊文化的钥匙。广场从诞生之初,即突出其 文化功能,为市民文化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载体,使用者的参与 是保证规划与设计决策及成果品质的关键。欧洲传

9、统城市广场大部分是伴随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自 然形成的,在强烈的场所感中,所形成的自由、轻松的公共交往氛 围是广场真正融入市民生活的缘由;而国内一部分城市广场公共生 活围绕健身的单一主题,休憩空间的模式化使得市民的公共交往仅 限于非常狭小的范围与单调的公共生活体验。这反映出设计与使用 者的参与有些脱节。实际上,市民依靠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或区域的认知与生活 亲身体验,拥有难能可贵的经验。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前应考虑倾听 市民的需要与意见,邀请市民参与方案评审,以提高设计的实用性 和科学性。没有文化的广场,不过是城市的装饰物,即失去了灵魂。 广场文化的培育更多地要依靠建成后的经营管理,所以必须淡化目

10、 前过浓的商业气氛,经常组织市民参与健康有益的公益性活动,如 哈尔滨索非亚教堂广场经常举办各类展览、冰雕大赛、圣诞狂欢、 新年音乐会,广场文化丰富多彩。而有一些广场经常举办商品展销会,广场四周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牌,失去了广场作为文化平台与载 体的作用。2、地方、历史传统特征有心的旅行者看一看各地新建的广场,会发现它们惊人的趋 同。趋同的结果是广场、城市面貌变得单调刻板,然而,市民渴望 城市广场更趋向人情味、个性化、地方化,这需要设计者在广场设 计中要重视地方历史传统特征。毕竟具有一定历史的城市环境,浓 缩了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积淀了居民的情感和记忆,保 持了历史的传承关系。这一点理应反映

11、在作为城市空间精华的广场 之中,理应将城市广场塑造成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的空间。 比如:西安钟鼓楼广场,巧妙利用历史文物钟楼与鼓楼的地形与特 征,多层面地展开空间,体现了地域和文化的特色。原始地形本身也是地方特色的一部分,应力求保持其完整性。 齐康院士关于地形设计有精辟见解。他指出优秀的城市与建筑设计, 应像高明的医生做过的外科手术一样,切去坏死部分之后,痊愈的 肌肤与原来部分完美贴切的生长在一起,没有疤痕。那些在广场建 设中为了求大求广,追求大面积的平坦草地和平整的铺地,而进行 大挖大填的现象,破坏了原始地形,从而也阻碍了广场对地方、历 史传统特征的体现。事实上,广场保留一定的地形变化,

12、既可减少 土方量,又可增强广场空间与景观的丰富性、趣味性,还可保留群 体空间的完整性。五、总结 广场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场所表现的内涵是丰富的,求大求宏 伟而浪费土地,消耗政府资金,不结合实地情况以盲目体现政绩的 设计思想已经被当前社会所淘汰。一个优秀的广场作为城市标志性 的客厅,不仅是市民休闲、集会的好去处,还是游客们游览的必去 之地。一个广场的修建要通过全体市民的评选才会确定方案,目的 就是建有所值,政府对市民的民主和关心程度扩展到了更深远的范 围并通过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主要参考文献(1) 美约翰O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 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张永刚、陆卫东译.街道与广 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 (丹麦)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2(4)束晨阳.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随感.中国园林; 2001.1:5457(5)胡敬伟、张真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初探.浙江建筑; 2004.12 第 21 卷第 6 期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