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06355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在历史观上坚持了(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英雄史观 D客观唯心主义 解析:A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 强调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故应选A。 2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生产的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答案:B 3有人认为, “

2、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 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该观点( ) 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 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否认了实践的社会性 A B C D 答案:C 4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包括( )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A B C D 解析: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包括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和 对人民群众的负责两大层次,都在其范围内,故选D项。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有( )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

3、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的重要保证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是保证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因素 A B C D 解析:A 用排除法解答本题。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很多因素,坚持群众观点和2 群众路线是其中之一,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6 “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像革命时 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列宁这一论断主要表明( ) A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革命时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B革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 C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解析:D 材料强调人

4、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作用。A、B两项观点错误,排除;C项不能 体现。 7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的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 与果实。 ”这句话说明了(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 的决定力量 任何个人的成绩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 就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A B C D 解析:A 本题考查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符合题意。把生产实践等同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错误的,故答案选A。 8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请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 了( ) 人民群众

5、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 B C D 解析:D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看出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故正确。蒲松龄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设立茶馆搜集素材,创作了此名著,故正 确。与题干不符,故选D项。 9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 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 材料二: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中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

6、、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 (1)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案:(1)材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我们肯定 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应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材料二指出我们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其理论根据就是材料一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 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2)其指导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的 利益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