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人机带到山里去陈康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06321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3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无人机带到山里去陈康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无人机带到山里去陈康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无人机带到山里去陈康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版编辑: 徐文欣 电话: ( 010 ) 83162852 2017 年 9 月 16 日 星期六 出版单位 : 中国邮政报 社 社址 :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大街2 号 邮政编码 : 100051 投稿平台 : 总编室 : ( 010 ) 83161680 传 真 :( 010 ) 83162330 广告联系电话 : ( 010 ) 83161685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西工商广登字 20170100 号 本报每周二、 三、 四、 六出版 月价: 21 元 印制单位: 光明日报印务有限公司 寄 语 ( 精彩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我们要迎着科技创新的潮 头, 为建成世界一流邮政企业而

2、努力, 为科技兴邮作出贡献。相 信未来的五年, 中国邮政一定更 美好! 陈康良砥砺奋进的五年, 有我更 精彩!在无锡长三角邮件处理 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 我衷心 地祝愿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祝愿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好! 张海东 本报记者 陈颢月章思佳通讯员 裘国卫隋源 9 月 5 日一大早, 浙江省安吉 县邮政分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陈康 良来到了安吉天荒坪镇余村。 这里, 正是 2005 年 8 月习近平同志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科学论断 的地方。 这一天, 陈康良与余村村委会 主任俞小平探讨了在余村建设一条 无人机邮路的可行性。 “我们邮路 采用的无人机每天来回, 可以满足 村里各类报刊

3、、 信件和轻小快递包 裹的投递需求。 ” 身材瘦小, 语速很 快, 20 世纪 80 年代就参加工作的 陈康良是个 “老邮政” 了。他向俞 小平仔细分析了在农村地区用无人 机投递的好处, 还有一些运行的细 节情况。 陈康良之所以对无人机邮路这 么熟悉, 是因为在安吉, 运用科技含 量高、 现代感十足的物流无人机承 担报刊、 信件和包裹投递这件事, 在 去年就已成为了现实。 2016 年, 浙江省邮政分公司在 安吉试点无人机邮路, 通过陈康良 和同事们的努力, 截至目前 , 安吉 已开通了 4 条无人机邮路, 涉及 2 个乡镇、 7 个行政村、 11 个无人机降 落点。 起步: 从杭垓到七管只要

4、 15 分钟 “从杭垓镇到七管村, 要经过很 长的山路, 沿途除了溪水就是竹林。 过去用汽车送邮件, 要在山里绕上 40来分钟。 开通了杭垓镇到七管村、 大坑村的无人机邮路后, 只要大约 15 分钟, 无人机就能到村里了。 ” 记 者和陈康良一起乘车追踪着邮路上 的无人机。到今年 9 月 19 日, 这条 全国邮政首条无人机邮路运行就满 一周年了。 一到杭垓镇邮政所, 陈康良就 指着正为准备 “放飞” 无人机而忙 碌的员工杨国平说: “其实, 机器操 作起来很简单。在手机上点选一下 路向, 再按确定出发, 它就按既定路 线飞走了。 ” 在记者面前, 杨国平熟练地铺 好信号毯, 装好当天要投递的

5、党报 党刊以及 “919 购物节” 的小包裹, 再为无人机换上电池, 调好机翼, 便开始用专门的手机软件发出了 指令。 十秒钟后, 无人机升上天空, 朝着七管村的方向飞去。 “以前老 杨是乡邮员, 骑着车送信, 现在不 出门就做到啦!在偏僻的小山村, 无人机的飞行总让村民觉得神奇, 而更令村里人高兴的是, 他们真的 享受到了 高科技 的服务。 ” 陈 康良露出了骄傲的笑容。过了十 几分钟, 陈康良就接到了 20 公里 外七管村村邮员韩家骅的电话, 报 刊、 邮件已安全、 准时地接收完毕 并开始投递。 葛迪是杭垓镇经济发展办公 室主任, 陈康良说他每月都要与葛 主任碰个面, 一方面沟通现有无人

6、机邮路运行的情况, 另一方面也是 策划探讨新的无人机邮路运行的可 能。又见到陈康良, 葛迪颇显兴奋: “邮政给我们提供了服务偏远山村 的好办法。这一年, 运用无人机, 村 里百姓更快地接收到了报刊, 让有 用的政策消息更好地传播到村, 这 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希望邮政能 再多开些无人机邮路, 让这种福利 惠及更多的百姓。 ” 提升: 货仓容量 5 公斤还不够 “要用无人机来送邮件, 飞行 安全、 运能等等问题都需要考虑仔 细。 ” 最近有几条新的无人机邮路 正在试飞, 陈康良往合作方杭州迅 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跑得很勤, 他 说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 一年里无人机邮路是零事故, 还 得继

7、续保持下去。 ” 只有确保飞行 线路万无一失, 陈康良才能放下心 来。“我们与迅蚁公司一起提出了 无人机物流的概念, 一起研究如何 提升服务能力。比如说我们关注无 人机运载能力, 原来货仓承载量是 5 公斤, 现在通过改进动力和货仓, 运力提升了 50% 以上。升级后的 货仓提升了无人机的应用价值, 也 更适应邮政快递包裹发展的需要。 ” 陈康良表示邮政与迅蚁公司的合作 非常默契。 未来: 让山里百姓更满意 把无人机运用到邮件投递作业 中, 对于浙江邮政乃至中国邮政来 说, 都是一种探索、 一个创新。 作为邮政基层运营人员, 陈康 良非常看好无人机邮路的应用推广: “你们看, 眼前的这片山地大

8、多是丘 陵为主, 不少村子藏在深山里, 汽车 专程跑个来回就是上百公里。现在 我们用无人机代替了汽车, 大大提 高了运行效率。像山川乡位于我们 安吉县的南端, 交通不便, 之前乡政 府与我们联系, 希望能够架设一条 无人机邮路。我们已经试运营了一 个多月, 并与迅蚁公司一起进行了 人员培训, 很快就能正式运行了。 ” 陈康良说他和同事们是幸运 的, 他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给自 己工作带来的便利, 也感受到了 邮政服务方式的改变为百姓送去 的便利。 “邮政使用无人机投递, 令不少人刮目相看。 利用新技术, 我们的服务能做得更好, 能让山 里的人更满意! ” 陈康良相信在 下一个五年, 科技将让邮政

9、更精 彩, 老百姓接收邮件、 使用邮政服 务将更便捷! 陈康良 把无人机带到山里去 本报记者 邸亚峥通讯员 尹凯妮刘立明 8月1 4日深夜1 2点1 2分 , 巡视 了一圈生产场地, 再看了一眼手机上最 新的生产信息, 无锡长三角邮件处理 中心生产部主任张海东在躺椅上合了 眼。每到生产旺季或邮件量大时, 他都 会在办公室支开自己的躺椅, 胡乱凑合 一宿, 待几个小时后又开始新一天的工 作。 1993 年从江西邮校毕业后, 张海 东 24 年坚守在邮件内部处理生产一线。 这 8000 多个日日夜夜, 饱含了他和兄弟 们的汗水与欢笑。特别是最近这五年, 他和兄弟们一起参与了 “长三角速度” 的创造

10、, 更见证了邮政速递物流从昨天 到今天的巨大变革。 用上新设备 自 2012 年以来的五年, 是无锡长 三角邮件处理中心 “量与质” 迅速跃升 的五年, 也是邮政速递物流加速推进转 型升级的五年。该中心的投产, 为邮政 速递物流拓展快递业市场、 打造 “长三 角速度”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这个新中心, 相比张海东曾经工作 过的老的长三角集散中心, 从场地到设 备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8 月 16 日, 记 者在张海东的带领下探访了老的长三 角集散中心。 “老中心占地 30 亩, 处理 场地有 9600 平方米。5 年前, 它的日均 处理能力在 3 万袋件左右, 接卸车 60 台左右, 那时候我管

11、生产车间 200 位员 工。 ” 站在曾经战斗过的场地, 看着已然 落满灰尘的管理看板、 又小又简易的风 扇和铁皮封发格口箱, 张海东的记忆又 清晰起来, “这个场地是真正的 雨天一 身泥, 晴天一身灰 , 大车开过时我们在 二楼的办公室里都不敢开窗, 但我们就 是在这里干了近 4 年, 度过了 3 个 双 11 和 3 个春节。 ” 而走进新中心, 记者看到 7 条全自 动流水线、 3 台大件分拣机、 4 台小件分 拣机正在高速运转。张海东介绍说, 新 中心占地 179 亩、 总建设面积 17.5 万平 方米、 处理面积达 3.5 万平方米; 日邮件 处理能力达 145 万件, 是亚洲最大的

12、陆 运集散中心, 也是一座现代化的仓配一 体式陆运集散中心。 “现在不仅员工上 下班有班车接送, 吃饭有食堂解决, 就 连我也升官儿了, 在生产现场三个频次 要管 1100 多位员工了。 ” 说起生产条件 的变化, 张海东很开心。 打造新效率 为了新中心尽快投产运行, 张海东 和同事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从 2016 年 3 月成立筹建工作组, 到 8 月底 20 余 次实物加载测试, 再到 11 月初南京陆运 网和老长三角中心开始陆续转场, 2017 年 2 月 20 日邮政小包成功加载, 在不到 一年的时间里, 无锡长三角邮件处理中 心实现了投产运行。 如今, 全新的自动化工艺设备, 让 无

13、锡长三角邮件处理中心有了足够的 底气, 处理效率呈几何级提升。目前, 新中心日均处理、 发运邮件 60 余万 件, 峰值处理、 发运邮件 90 万件, 实 现了张海东五年前对自动化高速处理 设备的一切遐想。他说, 第一次用上 全新自动化邮件处理设备的感觉 “就 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好先进, 让人忍 不住想去了解它背后是怎么计算和运 作 的 ”。 说到打造新效率还有件事不得不 提, 据张海东介绍, 2016 年江苏省邮政 速递物流分公司进行了借力社会运能 优化省内网络的网运创新, 而 “车等货” 就是优化过程中一项重要举措, 并且在 无锡长三角邮件处理中心得到了很好 的试验和落地。 “省组 33

14、 条社会资源邮 路在开班前实行预停靠, 流水发车, 实 现了车等货, 后续车辆衔接也能够基本 到位, 全部在班结后 1 小时左右清场, 这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使得新长三角 处理中心平均单车装载率大幅提高。 ” 叠加新功能 居于长三角这一中国快递业发展 的核心区, 无锡长三角邮件处理中心的 功能定位较老中心也有了大的调整, 同 时, 这里还是邮政速递物流与菜鸟电商 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该中心 D 腿位置是中邮长三角 菜鸟云仓, 是阿里巴巴 “菜鸟网络” 在华 东区最大的快消品仓库。在现场记者 看到, 员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将消费者 网购的商品装入包装箱。 “菜鸟网络” 物流专家鲁瑞敏指着

15、墙上的显示屏说: “这是这里的实时信息。借助整个长三 角仓配一体的行业竞争优势, 经过一年 的发展, 整个业务体量, 包括团队能力 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和发展。 ” 屏幕上 显示, 8 月 13 日晚 6 点14 日晚 6 点该 仓总单量为 11733 笔, 其中 9960 笔订单 已经出库。 “老中心的功能很有限, 也很单一, 就是总包的交换。新中心是我们在长 三角区域内打造的集仓储、 转运、 配送 三位一体的超级物流系统, 中心和云仓 在不远的将来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真 正实现 订单工厂配送 大联动。 ” 说到新中心和电商的嵌入式合作, 张海 东脸上满是自豪, “你们看, 二楼仓库 有 9

16、 个滑槽, 仓库内的邮件可以通过这 些滑槽像坐滑梯一样, 滑向生产处理场 地, 直接上机分拣、 落格和发运, 无缝对 接 。” “十三五” 时期,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 实施将为快递服务发展拓展新空间, 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必为快递服务发展 创造新环境, 邮政速递物流将加快转型 升级, 努力实现提质增效, 做大做强邮 政 “寄递翼” 。 看着分拣机上高速通过的邮件, 张 海东充满信心地说, 每一件邮件都是客 户的嘱托, EMS 处理能力在不断提升, 自己将和伙伴们一起努力加快邮件处 理速度、 提升客户体验, 为电商产业的 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让邮政 “寄递翼” 越 飞越高! 现代化的指挥调度中心, 让张海东 (中) 在生产管理中效率更高、 解决问题更快速。 斗志昂扬的长三角处理中心员工将助力邮政 “寄递翼” 越飞越高。 张海东 共同创造 “长三角速度” 忙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