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06209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 工程事故分析 1 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 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 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 竞争手段。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 的行业管理,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 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 ,促使商品砼厂商 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改善和减 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即按技术导则中第二条执行) , 是一项改善商品砼质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另一方

2、面承包商在订 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 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 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 坍落度检查,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2 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 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 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 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2.1 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

3、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 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 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 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 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米左右。与此相反,楼面 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 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 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 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 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 (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

4、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在上述四 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 (否则楼面负筋用钢量将大大增加,造成浪费) 。但后二个原因却在 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 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 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毫米(即每平方米 不得少于只) ,特别是对于 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 制在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只) ,才能取得较良好 的效果。对于第 3 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尽 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 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

5、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 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 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 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 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安排 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 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 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 修。、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 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

6、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 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2.2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 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 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 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 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 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 则三的第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我公司的 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 -,间距,

7、两端的 锚固长度应不小于毫米。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 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 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 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 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3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 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天左右一层,最 快时甚至不足 5 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小时的 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 开间部

8、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 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 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 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 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 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小时) 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天一层 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科学安排楼层施 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 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 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

9、击振动。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 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 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 3 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在模板安装时, 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 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 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 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 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 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 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

10、,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2.4 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 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 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 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 建议采用喷等品种和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 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3 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 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 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根据我公司的 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 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 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 善处理。板底袭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 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注: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 时,建议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 。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 -毫米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 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