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5742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slp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文献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 目 设施规划与物流的发展与思考 学 院 专 业 班 级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设施规划与物流的发展与思考 前言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的概念起源于二战时期,之后的 70 余年来,设施规划 与物流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在欧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 20 世纪西方工业的现代化 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时至今日,最新的设施规划与物流相关理论已经高度 发展,供应链管理替代了物流的说法,新的理论不断的被提出,供应链管理的 方法也已经体系化。借由这些理论的发展与不断的实践,欧美国家的各行各业 (尤其是制造业)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完成了内部一体化。对比国内,工业 工程的思想在 1990

2、才逐渐进入中国,直到 1993 年才首次在高校开设工业工程 专业,与之对应的设施规划与物流的科学体系培养才真正起步。然而由于设施 规划与物流的思想传入的太晚,且我国的工业受到苏联的工业模式影响太过深 刻,在过去的 20 年中,西方成功的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方法在中国企业中的应 用少之又少,即使应用也是生搬硬套,缺少本土化与灵活性,效果很差 1 。本 文中,笔者通过阅读中外关于设施规划与物流的相关书籍与期刊,介绍其最新发 展现状,并指出中国与欧美甚至日本在应用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时的差距与不 足,提出国有企业需要在哪些方向需要改进。 1、设施规划与物流的基本概念在朱耀祥先生与朱立强先生专门为高校编写

3、的教材设施规划与物流中, 分别对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做了定义,在此列出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设施规划与 物流分析的重要性以及下文中内容。设施规划(Facilities planning):是为新建或改建的制造系统或服务系统,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分析,使资源合理配置、系统建成后能有效运营达到 各种预期的目标 2 。成功的设施规划应该达成以下目标: 1、使产品单位的成本最低 2、优化产品质量使顾客满意 3、有效利用人力、设备、空间和能源4、为雇员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 5、保证生产的开工日期等物流分析(Logistics Analysis):物流即指物料的流通,而流通是介于生产 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

4、环节,也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 间主要存在着地点和时间的间隔,通过物流而联系起来实现生产与商务活动, 达到所有权的转移和空间中的移动,通过运输和保管等活动创造物料的增值。 物流分析指的是实现物流系统化 2 。其目的是: 1、 按客户的订货期和合同要求及时将订货或服务交付给用户 2、 提高配送效率,优化库存量 3、 提高单元作业效率,提高各种作业的机械化和省力化程度 4、 保证物流个环节中信息传送通常、及时、无误 5、 使物流成本在当前环境下最低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目的来看,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其中存在巨大的联 系。只针对企业而言,设施规划很大程度是为了能满足物流系统化,而物流

5、分 析也是为设施规划提供依据。放眼更大的方面,比如社会其他经济活动,设施 规划与物流也是无法分离的,因为物流就是在设施之间进行 3 。因此,设施规 划与物流分析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它影响到一个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成 功的设施规划可以使一个企业的效益得到质的提升,成功的物流管理可以使这 个企业展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 2、欧美设施规划与物流的发展现状进入 21 世纪之后,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在欧美已经相对成熟的设施规划 与物流分析体系进入了其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供应链管理成为了北美设施规 划与物流的战略性特点,同时也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4 。企业内部的设施规划 与物流分析,已经发展到对整个社会活

6、动的分析,供应链一词已经成为物流的 代名词。供应链管理是指集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运输、信息 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一体的管理从产品的供应到最终消费,是物流管 理的最高境界。其目标是使整个供应链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分销配送,到 商品销售给顾客的各个环节的高效协同工作,以最优的商品供应体系,降低整 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同时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5 。最新的发展成果: 1、集中一体化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大多是以成本优势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筹码的企业,通常 采取集中性生产、整合物流战略来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从原材料采购、生产 到产品交付的供应链管理,成功地以低库存水平实现产品

7、的高效交付,以低成 本以及一流服务赢得竞争优势 6 。 2、跨业务单位的内部供应链一体化 为了实现供应链的优越性,公司必须摧毁内部的壁垒,将分散在各个组织 部门的物流整合在一个部门来运作管理。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供应链责任 交给一个部门,并交由其重新设计物流过程体系后,不仅节省了大量流动资金, 而且以最低的成本做到了产品的高效交付 。 3、建立物流服务部 企业内部专门建立的物流服务部门,以整个市场为导向,全面负责企业内 物流成本,并向内部的服务对象索取费用。内部服务部门相对独立,可以与内 部客户磋商出一份服务协议,规定服务内容与服务水平。物流部门同时也可为 外部顾客提供服务,最终可发展成以物

8、流为主的子公司 7 。北美地区企业物流 的市场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基本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有 4000 亿 美元的市场。 4、外包物流物流外包是指购买物流服务,与第三条相反,并非自己从事物流业务或者 建立子公司。其优点是,企业只需要把精力放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避免了物 流体系上可能出现的安全与质量问题 8 。 5、战略联盟与合作供应链管理发展至今,供应链参与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合作伙伴。核 心企业积极寻求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供应链外部参与者的合作或联盟, 以广泛的团队,通过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共享信息、共同完成长期目标, 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 9

9、 。 3、对中国企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发展战略的启示 在国外企业已经将设施规划与供应链管理应用的相当成熟、成功并且从中获益之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就企业 内部而言,经典的系统化设施布置规划方法 SLP 的应用也没有普及,企业内的 物流体系、设备布局缺乏科学性,信息化的环节非常薄弱,再加上过高的库存 水平,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生产成本高,效率低,效益自然也差。不进行设 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应用,企业就很难完成内部一体化,这就造成当企业内部 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很快的发现瓶颈所在,混乱的设施规划与不成体系的物 流系统往往会使得问题进一步扩大 10 。而对于企业外部而言,

10、设施规划不再是 重点,物流(供应链)管理才是整体的关键。而供应链对于国企来说,更多的 是个口号,或者只是有个很浅显的认识,而一个企业如果不在供应链上下功夫, 其发展前景就会被自身短浅的眼光所局限 11 。总之,无论是企业内部基于物流 分析的设施规划,还是企业外部基于物流体系的供应链管理,是能够真正决定 一个企业竞争力的科学手段。国内企业如何做好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规划管理,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物流为依据,进行工厂内设施规划与布局建造新厂时,务必以物流为依据,使用科学的系统化设施布置规划方法进 行规划。系统化的设施规划是实现企业内部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为之后企业外 部一体化的尝试奠定

11、良好的基础 12 。而对于旧厂,可根据企业的长远规划进行 系统化的改建,相信付出的成本可以很快收回。 2、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为一体化物流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应加快建立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需求预测能力, 促进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地引入并使用网络技术、EDI、人工智能、条形码 与 POS 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力求真正实现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 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为一体化物流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13 。 3、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物流不止是快递。为了发挥各个企业的优势,制造性企业应从繁杂的物流 活动中解放出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以提高自身的核 心能

12、力,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整合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 对物流行业与制造业来说是双赢 14。 5、缔结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联盟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 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 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作为小型生产性企业更应走出“小而全” 的误区,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 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 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15 。与此同时, 我国企业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

13、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 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4、总结由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思想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以及我国制造业 受到苏联工业模式影响深刻,科学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推 行进程可谓步履维艰。但是同时,随着中国变身“世界工厂” ,跨国企业在中国 纷纷建厂,其供应链运作模式与设施规划布置方法也开始逐渐被我国本土企业 所重视,所学习。伴随着工业工程专业的发展与相关人才的不断输出,再加上 我国企业对设施规划、供应链、物流管理思想的逐渐认可,按照北美的发展历 史,十年内国内 70%企业有望达到内部一体化,这将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各个方 面提高自身竞争

14、力,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形象。参考文献 1 基础工业工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 朱耀祥, 朱立强. 设施规划与物流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 马天山. 现代物流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 4 Christopher M.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 Financial Times/Prentice Hall, 2010. 5 Stock G N, Greis N P, Kasarda J D. Enterprise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structure:the role

15、 of fit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0, 18(5): 531-547. 6 Tompkins J A. Facilities planningM. Wiley, 2010. 7 Greis N P, Kasarda J D. Enterprise logistics in the information era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7, 39: 55-78. 8 马骊. 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特区经济 2007,4:295-296. 9 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1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0 但斌, 刘飞. 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0, 11(11): 1232- 1234. 11 林华金. 国内逆向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J. 管理视野,2009.5. 12 设施规划与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13 黄曼慧.物流信息化- 提升物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商场现代化,2005, (31 ): 198-199. 14 陈松,黄晓伟.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07. 15 沈厚才, 陶青, 陈煜波. 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J. 中国管理科学, 2000, 8(1):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