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发言材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4969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目的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目的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目的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目的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目的发言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目的:尊重生命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某医学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 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 条,然而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 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 男士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 鱼,你救不过来的。 ”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 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还大海。 其实,这个故事恰好对

2、应了泰戈尔老人的一句话,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 因此,教育 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 ,也就是让学生拥 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 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 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 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

3、有价值。 ” 很显然,人类有兽性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教育者的目的是使人的灵魂得到锻炼,克服兽性而转化向天使的 一面。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是教育久远而宏大的终极旨趣。否则, 你拥有的知识愈多,对人类,对生命的危害愈大。 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李政道博士的一位高足卢刚,因论文奖落选,嫉恨、失望困绕着的他,竟然开枪 打死了 4 位太空物理学家,继而仇杀了自己的获奖同学。河南宣化一位 16 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架,竟然丧心病 狂地开着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致使 2 死 13 伤。 时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以致于有些学生

4、对生命、对 世事愈来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 所以,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这种情怀 就是在乎沙滩上每一条小鱼的生命的男孩儿所拥有的情怀。否则,视小鱼如草芥,给鲜花以蹂躏,即使其道德评 分或许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晓生命的 不可重复性。 人不应无端地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当一个人对低级的生物或动物毫无怜爱之情时, 你能指望他尊重高级的生命吗?反之,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鱼生命的关怀时,对于高级的生命、对于人的 生命,他能不尊重吗?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 ”一个

5、对外部世界冷漠无情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一个由许多对生活、对生命 无动于衷的人组成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资中筠:教育的目的,第一是品德思想家怀特海说过:“凡是不注重训练智慧的民族,都是要失败的。所有你们(统治者)的英雄行为、 社会魅力和机智,所有你们在陆上还是海上的胜利都不能改变这个命运。 ”一百年以前,梁启超也说过:“国之见重于人也,亦不视其国土之大小,人口之众寡,而视其国民之品 德也。 ”这个我们现在太有体会了,国家受不受别国人的尊重,不在于你的疆土有多大,也不在于 GDP 有多高,而 是要视国民之品格。那么中国人的品格在世界上是不是受到尊重?所以我刚才说,说真话变成一种特点,这样的

6、 民族是不会受到世界尊敬的。所以,教育的目的,第一是品德。另外,受教育在现代国家是基本人权。教育不是消费。有的人把学校变成一种消费产业,那是不对的。 只有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才能保证竞争的起点平等。教育也是公益事业最普遍关注的内容。全世界的公益组织里,有两类共同的基本项目,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医疗。如果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他就很难加入平等的竞争。如果保证健康的条件不平等,那么病人和健康 人就没办法公平竞争。在一个经常产生不平等的、贫富悬殊扩大的市场经济里头,怎么样能够缓解机会的不平等, 怎样产生更加公平的机会,这个是很重要的。 家长为什么要把小孩送到学校去受教育?在贫困的农村,他是希望孩子将来不受

7、骗。过去很多文盲跟人家一 打交道就被算计,直到现在我还碰到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国家已经没有这样的教育动机了,但是现在在我们国家 有些地方还存在。 但是,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应该是为了改善这个社会,教育出来良好的公民。不 管你干哪一行,首先是一个心智比较健全,有基本的品格的人,这样才可以使得社会不断向文明方向发展。在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清华大学从综合性大学改成了纯工科大学。蒋南翔当校长,提出过一个培养 学生的标准:“听话,出活” 。清华大学变成了工业大学,是为了迎接国家的工业化大潮。唯独没有提倡独立思考 的精神。比较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独立的人格,至少能够有独立思考、明

8、辨是非的能力。这就是启蒙。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告诉我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应该教育他诚实呢,还是应该教育他搞邪门歪道?这样的教育制度教出来的小孩会什么样?用比较极端的话来说,最好也不过是培养出活儿的高级工匠, 很难培养能独立思考的、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好公民。我曾经写文章推荐过一本民国时期的课本,民国元年(1912年)出版,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国文和修 身课本。我认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文化底蕴,最重要的是看你的语文达到什么水平,当然数学和科学常识都 是需要的,但是你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思考的,所以语文水平跟你的思考能力有很大关系。过去,六年“完小”毕 业的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是相当高的,至少在这个

9、基础上,能够具备博览群书去提高的能力。这是从知识方面来 讲。更重要的是那本民国课本开宗明义的宗旨就说学习的目的是“读书明理” 。做一个明理的人,懂什么道理。我想如果一直延续这样的教育,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民素质会大不一样。 教育的目的:提升生命品质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身财富。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是儿童期,原是 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 年,以此为

10、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 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 显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 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 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

11、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 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 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 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 师。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

12、地发 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 童离智慧更远。 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 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 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 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 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

13、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 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 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 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14、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 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 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 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 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

15、 进,全都白搭。 陈平原:中国教育为何让一流人才难得一见?语文教师对学生人格养成很重要 对一个青少年来说,最有可塑性,也最容易出现偏差的时间段,是初中到高中,尤其是高中阶段。所以,我 特别强调中学老师对于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所有中学教师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志趣与性情,但语文老师的感召力尤其明显。我回忆自己的小学及中学,记 忆深刻的,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不是我的偏见,问了很多人,都有这个印象。或许应该这么说:因教材有趣且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语文老师更容易被学生关注与记忆。高考成绩不是整个教学的目标“中学语文老师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的兴趣”和“发现的眼光” ,发现什么?发现汉语 之

16、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传统的说法,教语文,注重听说读写。这方面,好老师自有成功秘诀。我想说的是,即便北大这样的名校, 不少学生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以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说“松懈”是客气话,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厌 学” 。因为,除了必修课,别无好奇心及探索欲望,这可不是大学应有的状态。他们都很聪明,之所以缺乏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可能是中学阶段步步为营、分分必争的教学方式造成的。在所有的科目里面,语文课的教学,因为兼具求知和审美,最可能其乐无穷。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 高考这根指挥棒,很多学生过于功利,计算的结果是,同样的时间,投入其他科目学习,在考场上的收获,比投 入语文课要大。因为,语文水平是长期酝酿、学习、熏陶,最后出来的成果。 想想我自己的情况,当年突然接到通知,说是恢复高考制度,谁都可以进考场了。我全力以赴做的,是复习 数学,因为,语文行不行,早就决定了。或许是这么个特点,导致了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兴趣不是很大。 但在我看来,语文“投入产出比”并不低,因为它影响人的一生,而不仅仅是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