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041355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_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供排水改革发展建议 - 市政给排水论文城市供水到 2001 年底,全国城市供水生产能力:2.29 亿立方米 日;供水管道总长度:28.9 万公里;城市年供水总量:466.1 亿立方 米,其中生产用水:221.0 亿立方米,生活用水:245.1 亿立方米 (包括公共服务和消防用水) ;供需比为:1.35;城市供水普及率: 72.3%(2000 年为 96.7%,2001 年统计口径改为按城市总人口,之 前按城市非农业人口,故 2001 年普及率下降)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216 升人。日城市污水处理到 2001 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 329 亿吨年;排水管道总长度:15.8 万公里

2、;污水处理率: 36.4%;全国有城市污水处理厂:452 座;处理能力:3106.3 万吨 日(其中生化处理厂:307 座,处理能力:2099.3 万吨日) 。城市供排水投资情况城市供水,1998 年至 2001 年共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 619.45 亿,相应增加日供水能力 2335 万立方米日; 增加供水管道 73750 多公里。城市排水, “九五” 期间,是城市排水投资和设施能力增长最快 的时期,排水包括污水处理累计投资达 602.7 亿元,新增城市污水 集中处理厂 89 座,污水处理能力 2277.7 万吨日;处理率增长了 14.6%,达到 34.3%;新增排水管道 3.2 万公里。20

3、01 年固定资产投 资 224.5 亿元,与 2000 年相比,污水处理率提高 2.1%.政府管理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设施水平和能力的同时,国 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建设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城市供排 水行业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推进技术进步,实行改革,扩大开放和对外交流与合作, 有力地促进了城市供排水事业的发展。2000 年 9 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 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全国性会议解决 城市水问题,充分体现了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 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城市水问题的高度重视。会后,国务院颁发了

4、200036 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 治工作的通知 ,对解决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水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 方针政策和目标,这也是今后中国城市供排水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 指导性文件。近两年,根据 36 号文件的精神,国务院各部门又陆续制定颁 发了几个政策性文件:一是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 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 ,对如何建立合理水价形 成机制,推进水价改革,完善配套措施,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的 征收及企业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国家计委、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印 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 ,对城市污水

5、和 垃圾处理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及如何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 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三是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 见 ,明确提出了开放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和作业市场,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供水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二十年多来中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更为 突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单一水源,城市供水保障率低, 北方地区更为突出,全国城市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发展不平衡。从统计数据上看,目前全国城市供水总 体上能力超前,供需比已达到 1.35,但供水普及率按城市总人口统 计只有 72%,现有的城市供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

6、发挥;西部地区, 特别是一些县镇的供水设施能力不足,供水水质和服务水平还比较 低。供水行业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的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 济的发展。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混淆,以政代企, 管理僵化,企业经营效率不高等问题还比较普遍。改革相对滞后。整体思路不够明确,短期行为比较严 重,决策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不高,运作也不够科学规范,使得前 几年个别城市供水企业的改制出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给 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城市排水立法工作滞后,法制不够健全。目前城市排 水方面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地方法规也不多,使城市排水和 污水处理的管理和改革难以依法进行。与供水一样,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

7、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产权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顺等问题还比较普遍。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污水处理能力不高,处理率低, 个别地方厂网建设不配套,特别是一些重点流域地区和近几年建设 的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营和 充分发挥效益。污水收费制度和投资偿还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污水处理的企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和推进产业 化的发展。改革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立法和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依法推进行业改 革和加强市场监管。制定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准入的条件和实施 程序,依法确立特许经营制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和 市场监管行为。在城市供水方面要对现有的法

8、规进行修订和完善, 加快城市排水方面的立法步伐,以尽快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和 中国加入 WTO 后的形势需要,同时加大各项法规、标准的执行力 度,加强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深入推进城市水行业的改革。 从有利于企业和行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着重在管理体制改革和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上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管理水平 和服务水平,促进全行业科学、健康发展为目标。把市场机制的建 立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建立起明晰规范的产权关系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在政府部门依法实施 监管的情况下,真正成为自主地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 发展的市场主体,

9、既要使企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要保证其实现 政府规定的社会效益目标。提高改革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 避免决策失误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结合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制定城市水行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和规划。在经济比较发达及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在规划的指导下, 有计划地建设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以促进城镇化发展和规模 效益的发挥。城镇供水的规划建设要注意消除地区差别和发展不平 衡问题,有关的政策、资金和技术应向西部地区倾斜。各地应对城 镇污水处理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地进行各项建设,积极推进污水的资源化,特别要重视排 水管网的规划和配套建设。今后,城市在新建供水设

10、施的同时,应 当规划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对以前造成的欠账要加紧建设, 对缺水地区,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还要规划建设污水 再生利用设施,把污水再生利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以保证城市供水需求为重点,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 理和调度,改变一些地方单一水源向城市供水的现状。加强城市水 源地建设,加速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 盖范围内,严格限制自备水的开采,并不再批准新建自备水源,对 原有的自备水源,逐步递减其取水量直至完全取消,将城市供水统 一纳入公共供水的范畴,使水资源能够统一调度,优化配置,保证城市用水需求。沿海地区城市,特别是缺水城市,要积极研究和推 广海水利用。进一步推进城市水价改革,全面实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促 进污水处理的企业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理顺和改革水价,建立符 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改善经营的水价 形成机制。尽快在全国城市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逐步提高污水处 理收费标准,以促进污水减量排放和节约用水及加快水污染的治理, 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合理确定水资 源费与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及再生水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 充分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 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