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5019821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单元四测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王昭君 张骞 袁绍 孝文帝 A B C D 2曹操在诗歌蒿里行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描写的这一凄惨景象发生在( ) A东汉初年 B 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两晋时期 3 (2016江苏苏州七上期末模拟卷16) 下图中,序号 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A魏、吴、蜀 B 蜀、吴、魏 C吴、蜀、魏 D魏、蜀、吴 4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 、 “民族交融” 、 “江南开发” ,刘老师将 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2、 B 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明清 5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 多的战役吗( ) A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6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概述的是( ) 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 B 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 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7据南朝宋书记载,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8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

3、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 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 公元前 8- 公元前 3 世纪 3-5 世纪 8-10 世纪 14-16 世纪 A B C D 9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 240 万减少到 50 万,扬州从 320 万增加到 433 万,荆州(今 湖北境内) 从 359 万增加到 620 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江南地区开发 B 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 10 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 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导致宋朝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

4、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比较优越 D南方吴越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11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 科技取得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 ) A采用汉制汉礼 B 使用汉姓 C与汉族通婚 D迁都洛阳 13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 ) A梁、齐、陈、宋 B 陈、梁、齐、宋 C宋、齐、梁、陈 D齐、梁、宋、陈 14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中称,北魏孝文帝深慕汉文化,所以要变鲜卑俗为

5、华风,他想用同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因之排除阻碍,决计迁都。北魏 孝文帝迁都到( )A长安 B 洛阳 C平城 D北京 15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 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 A说汉语 B 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16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 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17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 品是( )

6、 A 兰亭序 B 女史箴图 C 洛神赋图 D 神灭论 18新版电视剧三国中的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 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 是( ) A曹操和袁绍 B 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19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其表现有( ) 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纺织业上蜀锦全国有名 发明了灌钢法 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建康人口达到百万 A B C D 2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 383 年,这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 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这个“”是(

7、) A东汉 B 西晋 C东晋 D北魏 二、材料题 21 (2016江苏泰州泰兴实验中学七上期末卷23)(15 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 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 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 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 , , 。(3 分)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8、的战役 。(1 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写出三点得 5 分)(5 分)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并简述孝文 帝改革的作用。(5 分) (5)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1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6 分)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烧荒和耕种水稻)。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采集)为业。 饮食还给(食物供给有保障),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几个郡) 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

9、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西汉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请你算一算 从西汉建立到东晋建立相距多长时间?(3 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江南经济发展状况有何不同?(4 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9 分) 23(15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下图) : (1)图示中和处分别是什么政权( 或王朝) ?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3 分) (2)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10、(2 分)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 ) 示意图(下图) : (3)依据下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 ) 的两种情形。(4 分) 想一想,人口 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3 分) 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 (4)填出上面图示中改革的著名人物。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融合怎样的关系? (3 分)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 “促进民族融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昭君嫁 给匈奴,促进了汉民族与匈奴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原汉民族 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故本题应选 D 项。袁绍进行官渡之战,与民族融合无关,故

11、排除。 2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时期。东汉末 年,地方割据势力不断争战,社会遭受严重破坏,到处一片荒凉,故本题选 B 项。 3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图反映的是三国鼎立形势图,魏在北方,吴 在江南,蜀在西部,故本题选 D 项。 4 【答案】B 【解析】本题有三个提示,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排除。ABC 虽然都是分裂时期,但江南的开发开始于东汉末,而到了南宋,江南经济重心地位已 经确立。故选择 B。 5 【答案】D 【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三国相关知识点。据题意,三国 历史中曹操领导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12、。选项中 D 符合题意故选 D。 6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 区的开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7 【答案】B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 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 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8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第一次是在 魏晋南朝时即3-5 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末至宋代,即8-10 世纪。因此,答案为 C。 9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断,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 乱,逃亡江南地区。故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B。 10 【答案】D 【解析】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物产丰富,说明了经济重心已 经转移到长江流域,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中原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 产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