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人生笔记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018248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与人生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学与人生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学与人生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学与人生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学与人生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与人生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与人生笔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美字的意义 萧兵:美的原来含义是冠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最初是羊人为美。许慎的 说文解字中也说过“美,甘也,从羊从大。 ”宋代的徐铉也说过“羊大为美” 王政认为羊生殖崇拜为美。羊等价交换物为美形状越大,越值钱。 1.2 美的诞生 1.从逻辑上看 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粗到精 2.从审美风俗上看 黑齿为美,泰国“长颈为美” ,牛仔服, “三寸金莲” ,头尖为美,十指黄金,赵 武灵王“胡服骑射” 3.从审美实践的作品来看 精卫填海,自然山水,山水诗人-谢灵运,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米罗的维纳斯, 从形象到抽象。 1.3 美学学科诞生的意义 一、鲍姆嘉通:美学的任务 1、美学的目的是感性知识的

2、完善 2、应该避免的感性知识的不完善就是丑 3、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低级的认识,美的艺术的理论理智与情感,感性 与理性,这就是美学的核心。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卢梭: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一定带来幸福。 二、美学学科带来的意义: 1、理性大潮中的感性学: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意义 2、美学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社会和谐发展的启示意义 3、美学学科的独立:人类知识体系健全的启示意义康德:美是非观功利而令人 愉悦的 2.1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一)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研究美: 1.毕达哥拉斯,凡物皆数,身体美确实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 2.亚里士多德,一个美的事物应有一定的大小体积和安排。 3.阿奎那

3、,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谐、鲜明。 4.荷加兹,美在于多变化的蛇形线,越是曲线的越美。 5.朗基努斯,所有各部分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6.奥古斯丁,美在于事物本身的和谐、适宜。 7.夏夫兹博里,凡是美都是和谐的比例合成的。 8.越诺尔兹,自然的最一般的形式就是最美的形式。 9.博克,美的事物的特征,小、光滑、逐渐变化、不漏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 明而不强烈。 10.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研究美也有它的问题,这种属性很难推广,很难普遍,很难是唯一的标准,这种属性是它的基础之一。 2.2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二) 西方关于美的探讨途径 二、从人的主观感受来研究美 1.快感说。伊壁鸠鲁:无论什么

4、时候,美不能产生愉悦,我就向美和那些无端 赞美美的人啐唾沫。美是自然的,但不是必须的。 (快感派代表人物)休谟:美 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快感和同感不只是 美与丑的必有的随从,而且也是形成美与丑的真正的本质。 2、无意识的宣泄的快感说:弗洛伊德:美感肯定是从感性这一领域中延伸出来 的,对美的热爱中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性感目的。寇鹏程:人生存的基本状 态:压抑。无意识的目的得到满足。 3、心理距离说:瑞士的布洛提出的“距离”说:美是人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里 距离的结果,如果人与对象有直接的利害得失的功利关系,则往往只能有切身 的利益考虑而不会有审美产生。 4、夏夫兹博

5、里:第六感官说。 5、古鲁斯:内模仿。内心对外在事物的模仿:比如赛马。人内心跟随马儿奔腾, 对情景的内模仿。 思考题:1.怎样评价美的主观说?2、怎样评价美是愉悦?3、怎样理解距离说? 2.3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三) 对美的探讨,客观理念说: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普洛丁、黑格尔。 1、理念如何派生事物:是“分有” ,具体事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有了同名 的理念代表人物 柏拉图。 2、一样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本身分有美,美是美本身。 3、普洛丁流溢说:太一理的世界世界精神个别心灵感性物体,美是由 于他们分享的一种理式。所说的美跟中国的道相似: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4、

6、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很容易导致完美论沃尔夫:美是完善。 5、这样的观念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存在自己的弊端,要辩证的看待。 2.4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四) 提出“美在关系”的代表人物是:狄德罗 西方对美的探讨的途径 从主客关系来探讨美 美是一种关系 一、一个事物自身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二、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三、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立普斯、 2.5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五) 康德(1724-1804)-从美的独立性来研究美(三大批判) (1)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真; (2)实践理性批判,研究善; (3)判断力批判,研究美。判断力:把个别归于一般。美是无关

7、功利而令人愉悦的。美是非关概念而普遍的,美是无目的,美在对象的形式里。 19世纪唯美主义认为美是无用的。王尔德为首的“唯美主义” ,美是无用的, 有用的不美。 (自身存在不足) 2.6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六)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 (一)车生活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一种关于美的方向的倡导) (二)马克思美学的主要内容: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2、美的规律的理论 3、异化劳动和人的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4、艺术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美学的特 色: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 合起来;始终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始终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 (马克思主认为美是从劳动

8、创造生活,从人类历史、生活、社会的观点科学的 研究美) (三)从现代批判来研究美美应该是那些尊重生命的美 1、尼采认为;具有 生命强力意志的人就是美,而没有什么是美,只有人是美的,而那些衰弱的人 是丑的。 2、海德格尔:存在真理的自行置入作品就是美。 3、法兰克福学派: “新感性”对于人的解放就是美。 从社会生活、劳动实践等来研究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是美。针对当时黑格尔概念性的美学观念。但是, “生活” 难以定义,且生活有丑有美,其实是一种对美的一种倡导。 马克思美学的主要内容: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2.美的规律的理论;3.异 化劳动和人的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4.艺术本质的理论。将从生

9、活方面研究美 推向高潮。 马克思美学的特色: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把美的本 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起来;3.始终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4.始终 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化,如长江大桥的美) 从现代批判来研究美:尼采:具有生命强力意志的人就是美,没有什么是美的, 只有人是美的,而那些衰弱的人是丑的。 康德耽误了一件本质性的大事:耽误了此在存在论,而这耽误又是由于康德继 承了笛卡尔的存在论立场才一并造成的。 海德格尔:存在真理的自行置入作品就是美。 法兰克福学派单向度的人 “新感性”对于人的解放就是美。 思考题: 1.怎样评判车尔尼雪夫斯基“

10、美是生活”的学说?2.马克思社会实践 的美学观有何独特之处? 3,如何认识西方现代社会批判的美学。 3.1 道家美学 一、如何整体把握道家思想 2、庄子的道家思想的境遇:重寻幸福生活、立身和持存的可能之途3、道家的逻辑:四词以蔽之:忘却与超越,自然与逍遥 (1)世界的黑暗,异化的生活。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三代以下,莫不物于 物,伤于物。伯夷、叔齐。(2)相对主义的世界观。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好坏、有无、长短、高下、 寿多少等等产常常相对的 (3)以人合天自然主义的态度,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断鹤继鸠,七窍成而混沌死。 3.2 儒家美学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儒家的命运

11、:“三期说”与“四期说” “五四”与“文革”的批孔 2儒家的逻辑:重寻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可能之途 司马迁史记:春秋战 国时期,君36,亡国52,诸侯奔走不能保其国者,不计其数 3、孔子主要思想:(1):(109次)我欲仁,斯仁至矣。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以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臂,可谓仁之方也已 4、儒家的主要美学观念: (1)美善结合的人格之美,随之而来的人生艺术化之中的理想,尽善尽美。 (2)中和、中庸的情感方式、人生世界与美学的尺度(3)艺术的社会作用和 兴观群怨 3.3 禅宗美学 禅宗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美学的影响2、佛教带到

12、禅宗的主要转变:从渐悟到顿 悟 从三生到此生 从众生到自我 3、禅宗的美学意蕴:(1)对事物瞬间、整体 的直接把握(2)追求自然适性,空灵自由的境界 思维之美:正在游动的小鱼问大鱼,水是什么,大鱼回答:水就在你身边。 禅 也在你身边,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 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亲口尝一尝。 禅肯定不是冥 想,这是一种误解。冥想确实是一种修行,但和禅混为一谈是可笑的。 禅本来 是不可说的,意思是禅是语言无法准确或完全表达的,禅的境界是言语断道, 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 3.4 中国当代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中国当代关于美的本质争论

13、: 1875年传教士花子荣最早用了“美学”这个概念。 1900年候官人沈诩清出版东游记提到日本师范学院开设“美学” 王国维: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 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 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 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 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 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蔡元培 对康德美学融会贯通,并身体力行,使近代中国的美学、音乐、美术等学科和 事业有

14、不同一般的发展。朱光潜他提出:“简洁是文章一个极可珍视的美德” “实用性与艺术性不 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 1、吕莹、高尔太代表:主张美是主观的,美就是美感,美是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 蔡仪:美是客观的 3、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4、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思考题:1、中国当代关于美的争论有哪几种代表性的意见? 2、中国当代的美 学论争你赞成哪一种美学观? 1866年英国传教士罗从德在编辑的英华词典中首先提到审美之理佳美之理 等词 4.1 美的特点(一) 美的特点1、形象性 内涵 具体生动可见的 有抽象的思想内容 融合得自然巧 妙2、 4.2 美的特点(二) 非功利性:超越个

15、人的日常实用性与科学性的自由判断。 对待事物通常有三种 态度:1、使用的态度2、科学的态度3、非功利的态度 有了一种非功利的超越 之心,就能处处发现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4.3 美的特点(三) 情感性:人对外在事物比较稳定的价值倾向性。 4.4 美的基本特性 时代性 : 唐三彩、青花瓷、安格尔泉 民族性:近代文姬归汉图、昭君出塞图 主观性 达芬奇:安吉里之战 唐诗晋字汉文章,说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美 美的基本特性:时代性 民族性 主观性 4.5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1、我们不能说美与人无关 米开朗琪罗:创造亚当只有创造了人 只有人的创造才是美的最后根源2、美不是“死”的客观物,

16、美是正在生成的 3、美的本质是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人性的层次性人的本质的展开的丰富性4、 美是人以审美方式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中正在生成的全面自由的人生状态。5、认 识世界的美 人 动物 自然 无机物 冯友兰:自然境界、功力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5.1 优美与崇高 优美的对象:自然界中和谐宁静的九寨风光,优美的人间仙境 现实生活中的人 的行为 通常为适宜、适应、对称、单纯、鲜明、柔和、整齐、比例、完整、柔 弱、小巧、精致舒缓、秀雅、轻盈、渐次、优雅等等 外在形式的总特征:“小”柏克:优美的对象是指物体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一性质或有些性质,美的形状很有灵效的引起某种程度的爱。 罗丹:永恒偶像这种能够引起我 们某种爱的情感的对象,就是优美 5.2 美的范畴:崇高 崇高 艺术品中的崇高 动物中的崇高 拉奥孔 巴黎圣母院 崇高的外在特征: “大” 崇高的五个构成要素:1、庄严伟大的思想2、强烈而激动的情感3、运 用藻饰的技术4、高雅的措辞5、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康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