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压机检修方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017752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氢压机检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氢压机检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氢压机检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氢压机检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氢压机检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氢压机检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压机检修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催化重整装置 氢气压缩机检修方案一联合车间2005-052 氢 气 压 缩 机 大 修 方 案 一催化重整氢压机技术参数名称 项目 K-201/1.2.3 循环机(3 台) K-202/1.2 增压机(2 台) 型号 2D20-23/12-19 D-8.3/11.8-26.5 气缸数*缸径 mm 2*300 2*220 轴功率 KW 355 218 曲轴转数 r/min 333.3 333.3 行程 mm 320 320 气缸润滑方式 无油润滑 无油润滑 飞轮矩 T-M 2 4.68 3.9二编写依据 炼油厂常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氢气压缩机使用说明书 各台氢压机检修记录及目前运行状况 三检

2、修前设备运行情况五台氢压机自 2003 年大修后,运行良好,各项工艺指标均能满足生产需要,3 各操作参数正常。但随着下一大修周期的临近,2005 年第一季度检修频繁,各易 损 件磨损到限,排气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氢油比降低,振动变大(特别是 K-201/1 东侧) ,油封漏油严重(本次大修望机动处外委改造) ,润滑油油质变差,润滑油系 统漏点较多,冷却水系统须清理等。均是本次大修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检修时间安排 本次大修机、电、仪同时进行,为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协调好检修质量、进 度、安全三者的关系,每台压缩机净检修时间为 7 天(8:30 到 19:00) ,检修后 试用 7 日运行良好才能

3、检修备机。根据日常检修、运行情况,检修时间、项目安排 如下: 氢压机 K-201/1 K-201/2 K-201/3 K-202/1 K-202/2 检修时间 五、检修内容 1、检查各进、排气阀座、阀片、升程限制器、弹簧。 2、检查各运行零部件坚固螺栓。 3、检查清扫注油器、单向阀、油泵、过滤网等润滑系统,更换润滑油。 4、检查清扫冷却水系统。 5、检查更换密封填料、刮油环。 6、检查校验安全阀、压力表。 7、检查各轴承磨损、并调整其间隙。 8、检查活塞环磨损。 9、检查机身联接螺栓及地脚螺栓。 10、检查度调整活塞余隙。 11、检查气缸内壁磨损。 12、检查十字头、十字头销、连杆、主轴、连杆

4、螺栓,测量磨损,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13、根据运行情况,调整机体水平度和中心位置。 14、检修更换气缸套或做镗缸、镶套处理。 六、检修与质量标准4 (一)拆卸前准备 1、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吹扫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二)拆卸与检查 1、拆卸联轴器,检查机组对中。 2、拆卸附属管线,检查结垢与腐蚀。 3、打开气缸盖,打开滑道及曲轴盖。 4、拆开十字头与活塞杆联接的锁紧装置,取出活塞、密封填料,检查磨损。 5、拆下活塞杆,检查磨损与弯曲。 6、拆卸十字头销轴、连杆螺栓,取出十字头,检查十字头

5、与销轴的磨损。 7、拆卸进排气阀,检查阀片、弹簧、阀座的磨损。 8、检查测量气缸。 9、拆卸检查曲轴轴承及连杆。 10、拆卸检查主轴轴承。 11、检查测量曲轴。 12、拆卸检查级间冷却器。 13、拆卸检查润滑油系统。 14、检查调试安全阀。 (三)质量标准 1、机体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度不大于 0.05mm/m. 2、曲轴箱清洗干净. 3、气缸内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4、气自由式内径圆柱度公差值应为 0.25mm,,否则须进行镗缸或更换缸套。 5、气缸内表面被拉伤超过圆周角 1/4, 并有严重沟槽、台阶时,应镗缸修理,表面粗糙度为 1.6。 6、气缸直径增大值不得超过原设计缸径的 2%

6、. 7、气缸与滑道同轴度公差值为 0.05mm. 8、活塞、活塞环表面应光滑,且无变形及铸造、机加工等缺陷。 9、活塞环在槽内应活动自由,且有一定张力. 10、各活塞环装在槽内对口位置应彼此相错 120. 11、活塞杆做无损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及其它缺陷,表面粗糙度为 0.8. 12、活塞杆直线度公差值为 0.06mm/m,最大不超过 0.1mm, 13、活塞杆圆柱度公差值见表 5. 表 5 圆柱度 活塞杆直径 组装公差值 极限值 40-80 0.02 0.05 14、阀片不得有变形、裂纹、划痕等缺陷。 15、阀座密封面不得有腐蚀麻点、划痕,粗糙度为 0.8 与阀片接触线应;连续封闭.组装后进

7、行煤 油试漏,在 5min 内不得渗漏. 16、阀弹簧应有足够的弹力,在同一阀片上,各弹簧直径及自由高度均应一致.阀片(板) 升降自由,5 不得有卡涩现象,阀片升降高度为 34mm. 17、组合式密封填料应光洁无划痕,表面粗糙度为 0.8. 18、密封圈与活塞杆接触面积达 70% 以上,接触点每平方米不少于 4-5 点,严禁用金刚砂研磨. 19、气封填料三环为一组,置于填料盒,即一个三瓣直开口密封环,一个三瓣切开口密封环(开口接 缝互错 60.用销子定位), 以及一个三瓣切开口的阻流环,一是五组,接近 20、填充料在填料盒内的轴向窜动应为 0.05-0.1mm,最大不超过 0.25mm. 21

8、、填料轴向端面应与填料盒均匀接触. 22、刮油环与活塞杆接触面不允许有沟痕和损坏,接触线应均匀分布,且大于圆周长的 70%. 23、十字头、十字头销、滑板应无裂纹等缺陷。 24、十字头滑板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应符合附表技术要求。 25、滑板与导轨研磨时接触均匀,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 2 点。 26、十字头销、活塞销最大磨损和圆柱度公差见附表。 27、曲轴、连杆及连杆螺栓不允许有裂纹等缺陷。 28、曲轴安装水平度应小于 0.1mm/m,曲轴中心线与气缸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为 0.15mmm/m。 29、主轴颈及曲轴颈擦伤凹痕面积不得大于轴颈面积的 2%,轴颈上沟槽不得大于 0.1mm ,主 轴颈和曲

9、轴颈减少不得大于 3% 。 30、轴颈的圆柱度公差值主轴颈 0.0110,曲轴颈 0.010。 31、轴与轴承应均匀接触,接触角 60 0 90 0 (连杆大头轴承 600700) ,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 于 23 点,轴承衬背应与机座,连杆瓦窝均匀贴合,接触面积为 7080%。 32、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结合良好,合金层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薄壁轴承不得刮研。 33、轴承与轴颈的径向间隙见附表。 34、连杆螺栓残余变形量不大于 2% 0. 35、用随机所带手动超高压油泵排油管接到 G1/4”接口上,以下超过 147MP 的油压使压力活 塞压力体相背瓦,向定位环和活塞杆肩部,迫使活塞杆尾部

10、弹性变形,拧紧螺母,使之与十字 头端面紧贴实现机械部位,同时轻敲搬手杆然后卸压,加压时不能超过 147MPa。一小时后又 上油压 147MPa 作第二次伸长,一小时后加压 147MPa,做第三次伸长,紧固后卸压,取下高压 接头,并堵上丝堵。 36、拆卸液压联接器与之反程序. 37、联轴器检修时,禁止用手锤直接锤打. 38、联轴器对中找正应符合下表要求 刚性 弹性 端面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 0.06 0.07 0.07 0.10 七检修质量标准 附表 序 部位名称 明细 靠电机列() 靠油泵列()6 号 1/2 未装电机 3/4 0.032 0.032 1/2 1 曲轴挠度

11、 (千分表测量) 全部 安装完 3/4 0.10 0.10 轴径 185(-0.09/-0.12 ) 185(-0.09/-0.12 ) 轴承内径 185(+0.149/+0.08 ) 185(+0.149/+0.08 ) 2 主轴承间隙 间隙 0.170.269 0.170.269 曲柄销直径 185(-0.09/-0.12 ) 185(-0.09/-0.12 ) 连杆大头瓦内径 185(+0.149/+0.07 ) 185(+0.149/+0.09 ) 3 曲柄销与 连杆大头瓦 间隙 0.160.269 0.160.269 十字销直径 100(-0.055/-0.07) 100(-0.05

12、5/-0.07) 连杆小头衬套 100(+0.085/+0.065) 100(+0.085/+0.065) 4 十字头销与 连杆小头衬套 间隙 0.120.155 0.120.155 5 刮油环端面 间隙 0.20.9 0.20.9 1 2 轴侧 3 0.270.37 0.270.37 1 2 6 十字头滑板 与机身滑道 盖侧 3 0.270.37 0.270.37 1/3 7 活塞与气缸周向 间隙 2/4 2.252.436 2.252.436 循环机 4.50.5 (左) 4.50.5 (右) 轴侧 增压机 600.5 ( 左) 600.5 ( 右) 循环机 4.50.5 (左) 4.50

13、.5 (右) 8 活塞止点间隙 盖侧 增压机 660.5 ( 左) 660.5 ( 左) 轴侧 -3 -3 9 活塞环超程 盖侧 -3 -3 数值 10 机身滑道水平 方向 0.04/1000 0.04/1000 数值 11 气缸镜面水平 方向 0.02/1000 0.02/1000 水平 0.08 0.08 12 活塞杆跳动 垂直 0.08 0.087 注:气阀检修符合图纸要求,润滑油系统及冷却水系统检修符合完好设备要求。 八试车与验收 (一) 、试车前准备 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记录准确合格,达到检修规程标准的要求。 2、彻底清扫润滑油箱,加入足够合格润滑油。启动油泵,将油压调至一定值

14、, 进行跑油,并检查各润滑点的供油及加油情况。对润滑油质进行化验,确 保各参数(杂质、酸值,水分等)合格。 3、开启冷却水阀和回水阀,并检查冷却水的压力与回水情况。 4、拆下各级进、排气阀。 5、盘车应无卡涩现象。 6、启动电动机,确认电机转向正确。 (二) 、试车 A、空负荷试车 1、按操作规程启动机组,检查各部件有无异常现象。 2、检查润滑油压力是否稳定正常。 3、检查各轴承及滑道润滑,观察回油是否畅通。 4、检查压缩机所有摩擦部位的温度符合要求。 5、连续运行1h 后,若无任何异常现象,即可停机做必要的检查。 B、负荷试车 1、缸内通入介质,检查各密封部位有无泄漏。 2、盘车,检查缸内是否有碰撞声。8 3、按机组操作规程启动机组,检查各部传动件有无异常现象。 4、检查压缩机曲轴轴承、连杆轴承等各部温度。 5、检查气缸进、出口的气体温度和冷却水回水温度。 6、检查出口压力、流量,应符合工艺要求。 7、压缩机所属的电气、仪表及联锁装置应达到各专业技术规定的要求。 8、运转中每 12h 记录一次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三) 、验收 1、连续运转 24h 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满足生产需要。 2、达到完好设备标准的要求。 3、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签字交接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