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16579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 “e 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惠州市第九小学 邹小明 探索适合于新教育技术条件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教学方式” ,是本人多年 来所坚持不懈的一项研究。 e体教学平台软件,正是用以支持这个“新教学方式” 的基本载体及主要组成部分,是作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的载体及教师各项教学操 作的平台来设计和制作的一款教学应用软件,是本人在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方式的 研究目标指引下潜心钻研和精心制作的一项课题成果。 一、 “e体教学平台”工作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功能简介 “e 体教学平台” ,又称“教学e平台” ,是“新理念教学电子工作系统”的别 称和简称。命名中的“e体”或“e平台”

2、,既指它是以Excel为开发背景和功能实 现的信息化自动化教学应用软件,也指它是集结了备课上课等多项做课功能于一体 的电子形态操作平台,还兼指它是隐含了学期全程教材资源处理和整合功能、教学 过程中进行活动数据记录和处理效能于一体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简言之, “e体” 或“e平台” ,就是“e形态”的操作平台,或“一体化”的工作系统。 “e 体教学平台”的整体结构及功能,大致如“主界面”截图(“图1” )所示。 主界面主体部分做成了“教学工作室 分布/指引”示意图,同时也是一个按钮密布 的“配键盘” 。它是一个随着“应用方式”的设定和“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而动 态生成的“分布图” 。整个学期的各

3、种进程操作和资源调用都在“分布图”的指引 及“按键盘”的驱动下切换和实施。 透过主界面“分布图” ,可以窥见“e体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及其结构关系。 根据任课教师一个学期所任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及一般流程等特点,系统分成 “规划设计” 、 “课题备课” 、 “教学活动” 、 “评价考务”等四大板块,分别对应于 “学期备课(学期计划制订及相关事项准备) ” 、 “课题备课(以课题为单位进行教 学设计) ” 、 “课题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呈现及活动信息记录) ” 、 “考试评价(平时 测练/单元测试/学期测试的命题制卷与阅卷评分)”等四大项教学主体工作。四大 模块通过内部整合形成一个有机工作系统

4、。第 2 页 共 6 页 图1:“e体教学平台”主界面 (此图为“单科双班”应用方式下所生成的“分布/指引”示例) 二、 “e体教学平台”系统各模块的功能设计及使用操作 (一) “规划设计” 。该板块担负着“学期备课”的功能,其操作要领为四点。 1、按“制订学期教学计划”键进入界面,设置“应用方式” ,输入“学期名称、学 期周数、课程名称、教材版本、周课时数、班级名称” ,及教材“各单元课题信息” , 包括“单元名称、课题名称、课时分配、起始页码” ;2、按“录入班级学生名单” 键进入界面,输入班级学生名单;3、分别点击各任课班级的第一个“前往上课” 键,进入到相应虚拟教室界面给班级学生划分学

5、习小组并“编排座位” 。至此,基 本完成“学期计划的制订及相关的准备事项” ,生成学期教学计划文档、各种 “学习管理用表/小组活动卡片” ,以及学生学习小组“座位图”等,并形成主界面 的“教学工作室分布与指引” ;4、根据需要修改、补充“教学方法集合” ,调整 “教学评价标准” 。 (二) “课题备课” 。经过“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应用方式”的设定,系 统对所有单元及课题作为备课对象或内容资源进行了定位分配并完成分布指引,据第 3 页 共 6 页 此按“前往备课”键可进入到“课题”所在的“备课室”界面进行“备课” 。 “备课” 过程包括“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课始部分) 、基础教学环节的设计

6、(基础部分) 、 巩固环节及练习题的设计(重要部分) 、作业布置及作业题的设计(课终部分) ”等 项。当进行“基础教学环节的设计(基础部分) ”的备课时,可任意调用在系统中 预置的各款教学方法或模式,想要采用某项教学方式从下拉选项中点选即可,此时 备课窗右侧还显示出该教学方式下教学进程的小环节安排提示,以引导对细节的设 计。备课平台设计成简化而又优化的表格形式,因此“备课就是填表” 。如果有需 要,仍然可以对“教学方法集合”加以修改或补充。备课中同步生成该课题的教案 和“课件” ,其所设计的练习用题实时加入到系统的测试题库中。 (三) “课题教学” 。经过“应用方式”的设定及“学期教学计划”的

7、制订,系 统对所有班级及其活动室作为上课时的场所划分或定位已同步完成,并形成了“分 布/指引” ,据此点击“前往上课”键可相应进入到分给“班级”及单元的虚拟“教 学活动室”界面实施“上课” 。 “教室”里模拟了黑板和公布墙(“教学记录系统” ) , 以及控制黑板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操作台。上课时,通过操作台可随意调用经备课而 同步生成的某一课题的内容,像操作“课件”一样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记录教学活 动情况。按“下课离开”键,保存本课进度数据退出教学活动室并返回主界面。 (参见“图2” )第 4 页 共 6 页 图2:“课题教学”使用的“模拟黑板+模拟控制台”界面示意图(截图) (四) “评价考务”

8、 。在“课题备课”阶段的“练习题设计”环节中,用以课堂 随机检查的测试题,系统要求以正误有异的3小题“判断题”为一组的形式逐组地 进行设计,因为按照这一意图是要让每一组的3小题“判断题”自动形成一道“单 选题” ,而当“判断题”6题(即达到2组或3组)时,还将进一步自动形成相适 应的“多选题” (其中正选题和反选题各一道) 。所有这些判断题、单选题和多选题, 除了可在课堂练习中调用之外,还将全部存储成系统的“测试题库” ,进而提供给 命题制卷或复习教学时使用。按“编印 测试题卷”键可进入到命题制卷界面,题 库中的测试题目可供任意选择和编排,命题过程只需在审题框凭题目编号即可抽取 题目并加以审定

9、,经多轮的“审题”和“选定用题” ,旋即完成一份试卷的编制, 并即时生成打印样卷,完成命题和组卷工作。在本系统中进行阅卷评分、试卷分析, 以及形成“学期末总评成绩”等工作,也是自动化处理及智能性操作完成的。随之 而生成的相关数据及文档,可形成教师使用的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一览表,及学生保 存的成长档案袋。 显然,当处于备课状态中, “e体教学平台”是一种用于学期准备、单元及课题 备课、命题备考等各项备课活动的操作平台;一旦备课完成,它便转化成为一种即第 5 页 共 6 页 将用以支持上课的电子性资源平台,以及实时用于课堂上推进和实现教学进程的教 学操作平台;在单元检测或阶段测试方面,它还是一个判卷

10、评分及试卷分析的自动 化工作平台。 三、 “e体教学平台”对于教学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 “e 体教学平台”的独创性,取决于“e体教学平台”的研发目标。这就是: 借助该软件,从学期计划的制订,到课题备课、课时上课,到命题制卷、阅卷评分、 试卷分析,乃至学生学习态度表现记录和综合成绩合成、学期总评评价生成等,教 师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层面或环节的工作,都可以在此电子性载体上综合 化地操作和自动化地完成。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软件在研发中采用了“超备课” 、 “泛课件” 、 “全教学” 、 “大整合”等项新思路或新策略。 1、 “超备课”与“泛课件”策略。 “超备课”就是:课题备课与单元备课及学

11、 期备课统筹安排;教师日常备课与教学资源建库互相兼容;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课 件开发同步合成。 “泛课件”则是:借助Excel的信息处理功力,让软件在将教学 资源信息储存成库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推进与活化教学过程的实用操作,最终成为 极具可操作性的“课件型教学应用综合体” ,并且是一个能够让整个学期的所有教 学过程及环节的操作都可以在此“课件型”载体上智能化地实现的综合性工作平台。 2、 “全教学”宗旨和策略。在“全教学”宗旨和策略下, “教学”的着眼点既 在整个教学领域,包括单元的把握、学期整册教材的把握及学期教学总体规划,也 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备课、上课、练习、复习、命题、测试等。所以,

12、“全教 学”宗旨和策略体现为:课题上课与单元小结及学期复习统筹兼顾;教学进程与学 习评价、学业管理相伴同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及教学研究相互促进。 3、 “大整合”策略的实践与尝试。 “e 体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贯穿着本人试图将课程资源建设理念、教育信 息技术应用和现代教学策略研究等进行紧密整合的教研思想。随着本软件的运用, 特别是随着备课过程的完成,我们将伴随着获得一套自动生成的与课程标准相匹配 的课程教学预案(预案型课程资源包) ,以及一套内容上足以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并第 6 页 共 6 页 且形式上极具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施软件(课件式操作功能综合体) 。这种预案 型课程资源包和课件式操作功能综合体的整合,对于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 来说,具有极大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e 体教学平台”软件经过初步使用验证和调试完善,已经形成“备课做课台- 教学课件包-教学预案集-同步试题库-题卷制作坊-阅卷评分器-教法试验室-教学方 法库-教材资源包”等多功能自然整合浑然一体的“教学系统” ,达到了预期的应用 效果。二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二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