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第五单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016478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第五单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可贵的沉默 学习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 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a.学会自由读课文。 b.检查生字读音:蕴,读“yn,不读wn;霎,读sh,翘舌音,不要读成s;拙,读 zhu,不要读成

2、zhu。 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 (如,第一 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 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 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 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好吗? 2.要想演好课本

3、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几点要求) a.每个人都要认真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组内商议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c.画出描写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 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演好。 d.共同讨论一下扮演老师和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在组内排演。 深入小组,个别指导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一下各组学生读书情况,并在角色把握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尤其是 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要结合他所画的重点语句进行个别指导。 小组表演,引导评论 1.激发兴趣:哪一组愿意为大家表演可贵的沉默这一堂课?那我们其余同学就来做 小小评论家仔细观

4、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评论。一会儿,我们来评出这一组 中的“最佳演员” ,好吗? 2.小组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观看。 3.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演员”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结合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 来深入体会爱的情感。如, a.对老师的表演要做到和蔼可亲、真诚平等。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对爱的感受过程中,非常民主,语言儿童化, “把手举高,老师要 点数了!” “啊,这么多啊!”与孩子们的情绪是一致的;当孩子们与她一起点数、回头看, 站起来、快乐交谈时,老师都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们尽情表达被爱的欢乐。在引导学生回报 爱的过程中,与孩子一同沉默,没有批评和教育,而是轻轻地问和提建议,使

5、孩子们懂得回 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潜意识的开发、觉醒,*老师的引导、启发,这是一位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老师。 在评论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以扮演者的表情、动作、腔调进入评价,从而体会文中老师 的形象与教育的艺术。 b.对文中学生的表演要真实自然。 在表演对爱的感受这一过程中,要表现得兴奋热烈。对“异口同声” “骄傲”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索性站了起来”等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文中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 生日,带给他们的是欢乐,是浓浓的亲情,因此,他们才那么兴奋、那么骄傲、那么急于表 达被人爱的欢乐。 在表演体悟到要回报爱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寂然无声” “沉默不语” “刚

6、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 “像获得赦免” “七嘴八舌”等词句的理解,认识到孩 子们的心理变化:热闹兴奋(感受到爱)羞愧不安(意识到自己从未回报过爱)热闹兴奋(准备回报爱) 。 c.沉默的时间要足够。 文中写“足足有一分钟” ,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孩子们在沉默 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因此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 二 课 时 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1.激励: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 ,还诞生了许多“小 评论家”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

7、们演学生呢?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 这些内容(出示):异口同声 骄傲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索性站起 霎时寂然无声 像获得赦免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不约而同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a.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 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 b.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 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 c.在“一分钟的沉默”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 劳,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代价,教师适时播放懂你歌曲。 d.变换角色:学生扮演自己的

8、家长,在家长会上向老师表达感受。 e.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b.“贺” ,上小下大, “顾、犯, ”左右相等;“恰、缓、稚” ,左窄右宽。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 ,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 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3.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

9、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我们将在下节课前三分钟交流自己的综合性学习进展情况。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 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 因。 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 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

10、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 、 “垂危” 。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 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 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C、你 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

11、 的生字新词。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 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 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 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 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 献血。 3交流:A、 “迫

12、”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 的解释有: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B、用“如果. .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 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 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1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 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 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 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借机点出教学 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 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

14、,用三角划出表示 “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 又举起来。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 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 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 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 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

15、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 、交流。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 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 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试图竭力安慰持续不断 3填空。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 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

16、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 “匆”为后鼻音, “绊” “咽”为前鼻音“葱” “凑”为平舌音, “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1) “渴” “沫” “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 “累”下边不是“系” , “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 (4) “凑”的左边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