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5016367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

2、;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 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

3、含 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 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 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数为湿热。2.推拿治疗基本治法:(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2)操作: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 200 次,运内八卦 100 次,推大肠 300 次,清小肠 200 次;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 200 次;3)患儿俯卧位

4、:按揉龟尾 50 次,推上七节骨 300 次。辨证施治:(1)伤食泻:加揉中脘 100 次,清脾胃各 200 次,分腹阴阳 30 次,推箕门 100 次, 揉板门 100 次。(2)阳虚泻:加补肾经 200 次,推三关 100 次,揉左端正 50 次,捏脊 5 遍。(3)外感泻:加开天门 100 次,运太阳 100 次,推坎宫 100 次,推天柱骨 200 次,揉 外劳宫 100 次,揉一窝风 100 次。十六、小儿食积1.食积夹寒型(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2)取穴:脾土、腹阴阳、三关、八卦、足三里、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3)操作:1)补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

5、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推 300 次;2)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 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 桡侧及尺侧 100 次;3)推三关 600 次;4)运八卦:使患儿掌心向上,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卦穴作 指摩法,称之为“ 运八卦” ,约 300 次;5)分推腹阴阳:患儿仰卧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 , 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 200 次;6)摩揉脐腹: 患儿仰卧位,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 脐部及腹部

6、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2.食积夹热型(1)基本治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2)取穴:脾土、腕阴阳、三关、六腑、四横纹、外劳宫、腹阴阳、足三里。 (3)操作:1)清脾土: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 300 次;2)补脾土:先用“ 清脾土”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的方法,称之为 “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 先清后补” 的方法;3)分推腹阴阳 100 次;4)推三关 200 次;5)退六腑 600 次;6)推四横纹:四横纹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以推法依 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7)揉外

7、劳官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 100 次。十七、小儿遗尿1.毫针刺并艾条温和灸: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2.推拿治疗:(1)取穴:肾经、上马、三关、外劳宫、肾俞、八髎、龟尾、百会、丹田、三阴交(2)操作:1)患儿正坐位:补肾经 200 次,揉二人上马 100 次,推三关 100 次,揉外劳宫 100 次;2)患儿俯卧位:以掌擦两肾俞 200 次,擦八髎 200 次,拇指揉龟尾 100 次,按揉百会、 三阴交各 100 次;3)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按丹田 1min ,再逆时针方向掌揉 200 次。十八、肩周炎1.诊断(1)多见于 50 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常于肩

8、部 受寒后发病。(2)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肩关 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3)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见肌肉萎缩。(4)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1)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2)操作方法: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 1.52.0 寸,行大幅度提插 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 35min ,常获良效。取俯卧或坐位,使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 1.

9、52.0 寸,肩 前直刺 0.81.2 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 1.01.5 寸,外关、合谷直刺 0.81.2 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 次。(2)刮痧治疗:颈部(哑门、风池、大椎) 、肩背部(肩井、天宗) 、胸部(中府、云 门、缺盆) 、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 、下肢部(足三里、条口)(3)推拿治疗十九、颈椎病1.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2)颈肩背疼痛,伴上肢放射痛或麻木,颈后伸时加重; (3)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或一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 结;(4)上肢肌力减

10、弱,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放射异常;(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或压顶试验阳性;(6)颈 X 片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7)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网球肘、腕管综 合征、肘管综合征)所致以上肢疼痛或麻木为主的疾患;(8)症状、体征与 X 光片的异常所见在椎节上一致。符合以上(1) (2) (5) (6)(8)标准或(2) (6) (8)其余一项者可诊断为神经 根型颈椎病。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 23 个,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坐位,颈部夹脊穴直刺 0.81.2 寸。

11、肩髃、曲池直刺 1.01.5 寸,外关、合谷直刺 0.81.2 寸,中渚直刺 0.30.5 寸,诸穴尽量使针感向远心端放射。 留针 2030min,中间行针 12 次,每日治疗一次。二十、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1.诊断(1)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2)有局限性压痛点;(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4)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5)脊柱姿态的改变;(6)X 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7)CT 或 MRI 提示有椎间盘突出。其中(1)(3)项必备,并具备(4)(7)项的任意 1 项即可诊断。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

12、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依据下肢疼痛感觉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 墟、足临泣;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 1.52.0 寸, 边刺边问患者感觉, 以患 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秩边或环跳直刺 3.04.0 寸,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 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 2.03.0 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 1.01.5 寸,昆仑直刺 0.51.0 寸,诸穴均力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 2030min,中间行针 12 次,每日治疗一次。(2)刮痧治疗:腰骶部(命门,患侧

13、肾俞、大肠俞、关元俞) 、患肢(环跳、殷门、 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3)推拿治疗二十一、腰肌劳损1.诊断(1)持续性腰部隐痛,易感疲乏,即使卧床休息,亦有腰部疲乏感;(2)经常反复急性发作; (3)查体见腰肌轻度痉挛,但活动受限不明显,局部有压痛。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主穴:阿是穴、委中、昆仑配穴: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操作方法:阿是穴合谷刺(一针多向透刺) ,用中强刺激;委中穴可直刺 1.01.5 寸, 使局部酸胀或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昆仑穴直刺,可透太溪或稍偏向外刺,深 0.51.0 寸, 使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小趾扩散。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

14、元俞、腰眼针感为局部酸胀或 向臀部放射。留针 2030min。(2)刮痧治疗:腰部(疼痛部位、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3)推拿治疗二十二、膝关节骨关节炎1.诊断(1)近 1 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2)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3)晨僵30min;(4)年龄38 岁;(5)膝检查有骨性肥大;(6)X 线示关节边缘骨赘。满足(1) (2) (3) (4)或(1) (2) (5)或(1) (4) (5)或(1) (6)者,可诊断为 膝骨关节炎。2.治疗方法(1)取穴: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阿是穴(2)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患膝关节腘窝处置一软物使膝关节屈曲,梁丘、血

15、海穴直 刺 1.01.5 寸,阳陵泉可向阴陵泉透刺,并使针感向下放射;鹤顶直刺 0.81.2 寸。内、外膝眼及阿是穴行温针灸,内、外膝眼向中心斜刺 0.81.2 寸,使针感向下扩散, 阿是穴毫针刺入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 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 2min,然后将 2cm 左右长的艾 条置于上述穴位针柄上点燃,至燃尽后取下,更换另一段艾条,每次每穴灸 3 壮。诸穴均 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二十三、中风(脑血管病)后遗症1.诊断(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发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具备 2 个主症以上,或 1 个主症 2 个次症,结合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 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语言蹇涩、失语加廉泉、通里、哑门;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迎香。操作方法:取仰卧位,肩髃向臂臑方向透刺 1.52.0 寸,曲池直刺 1.01.5 寸,外关、 合谷直刺 0.81.2 寸,环跳直刺 3.04.0 寸,阳陵泉、足三里直刺 1.01.5 寸,解溪、昆 仑直刺 1.01.5 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