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015726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华村地震应急预案 为保证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限 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结合我村具体情况,制定本 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遵循以下原则: 地震发生后,我村即 进入震后应急期。在 临震应急和震后应 急期内,村委会遵循乡政府统一领导、 统一管理的原则,按照本 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当受灾情况较轻或按乡政府规定 不启动预案时,要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保持全村正常的生 产和生活秩序。 一、地震应急组织机构 (一)领导 小组 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开展本村地震灾害事件的 应急救 援工作。组长由村支书喻刚涛同志担任,副 组长由村委主任武德 发同志担任,成员为其他

2、村“ 两委” 成员 及村民小组组长、党小 组 组长、村卫生室负责人组 成。 (二)主要 职责 震前预防阶段: (1)制定本村地震应急预案,落 实任务, 责任到人; (2)负责本村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和落实地震应急措施; (3)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 强村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及自 救互救能力; (4)制定震时人员疏散方案,规划群众疏散路线及场地;2 (5)组建村抢险救灾人员, 储备必需的救助工具和物资。 地震发生后: (1)迅速组织群众开展抢险救灾,自救互救;组织群众紧急疏 散到安全场地; (2)开展灾情调查,及时掌握灾情、震情、险情及其发展趋势, 上报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在形势紧急时向上级部门

3、请求支 援; (3)协调解决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4)组织村卫生室开展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5)协助派出所民警做好本村的治安防范工作; (6)组织村民做好防火、防毒、防爆等工作; (7)负责救灾物资的接收、登记、 发放工作; (8)负责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临震应急 在接到乡政府可能发生地震临震预备通知后,村党支部、村 委会所有人员进入紧急状态,做好 临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临震应急措施: 1.召开村地震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通 报震情,部署村地震 应急工作。 2.根据县、 乡要求,宣布群众避震撤离 时间和疏散场地。 3.宣传政府地震应急有关规定和特别管制

4、措施。 4. 密切监视震情,根据震情变化,随 时向乡地震应急指挥部 通报,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3 (二)人员疏散工作准备 1.落实各疏散小组负责人、 联系人,明确疏散通道、疏散场地。 2.组织人员对疏散通道进行检查,保障疏散通道 畅通。 对妨 碍疏散的杂物进行清除。包括对建筑物外的悬挂物拆除,其他易 塌落物品的去除。 3.对老弱病残人员及空巢老人实施重点帮助,安排志愿者 协 助疏散工作。 三、震后应急 (一)震时避震疏散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疏散,由村民小 组长负责各小组的疏 散组织工作,村委会成员 每人负责一个疏散小组的联络协调工 作。 (二)震后应急响应其他措施 1.组织救援和救护:迅速组

5、织、召集本村青壮年和有医 疗卫 生常识、 紧急救护经验的人员,以小 组为单位分派出去, 抢救伤 员并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送到村卫生室或卫生救援站。 2.调查收集震情灾情:迅速了解村内震后人员伤亡和房屋财 产损失等情况,及时上报乡地震应急指挥部。 3.采取有效措施,对 次生灾害源实施重点监控,出 现险情应 立即上报情况,同时尽可能组织抢救,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 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4 4.发动群众开展聚集区卫生清理、消毒,防止疫病发生, 有 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5.加强巡逻,保障群众的安全和生活秩序。 6.组织村党员、 团员 青年做好本村清障等项目工作。 7.完成乡地震应急指挥部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防震减灾宣传 1、 强化地震知识宣 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震科普知 识 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内容包括:地震基 础知识、防震知 识、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常识,以及民房抗震 设防等关系切 身利益的常识等。 2、及时通报震情信息,稳定村民情绪,引导社会舆论,防止 地震谣言发生。 新华村村民委员会2011 年 5 月 5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