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501474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制粘贴时代的诗歌(初稿)(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网络诗歌”的初步考察和研究中文系99 文科试验班 王璞摘要本文对“网络诗歌”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研究,梳理了“网络诗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复杂的情况,分析了“网络诗歌”在自我建构中的特征、矛盾和问题,探究了“网络诗歌”对于诗歌场的意义,评述了“网络诗歌”的现状和态势,开展个案研究,关注“网络诗歌”给诗歌写作所带来的变化,并在这些讨论中对这一新起的事物及其繁杂的种种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审察,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永远历史化! 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自新诗运动发端以来,中国诗歌的历程中始终充满了问题和争论,充满了人们的各种期望(也有各种失望) ,设想,尝试和实验。在现当代文学史的语境中

2、,中国现代诗歌,变成了一个难解的关键词,它意味种种复杂的现象和驳乱的图景。而到了世纪之交时,在关于诗歌的问题和现象的描述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网络诗歌。它的出现,同样凝聚了人们的期待,代表了关于中国诗歌(或曰“新诗” )的新的想象,并意味着一种诗歌潮流甚至运动的展开,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反思。其实,在“网络诗歌”发生并迅速发展不断生温的过程中,关心当代诗歌、当代文化的人,以及参与到“网络诗歌”之中的人,都在怀着惊奇和复杂的心情关注着这一“新事物” 。 “诗歌遭遇网络=?” 2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参与、认识和思考“网络诗歌” 。在今天, “网络诗歌”已经是无法回避而又充满了可能性和矛盾

3、的文学事实和存在。本文将力图介绍和评述“网络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现况,从具体历史进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展开分析,并辅之以个案研究。同时我也希望在这一研究中将各种问题置于一种历史化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同时兼顾理论性,以便使我们对“网络诗歌”的种种复杂问题的审察能带来更深的反省和探索。J2一、引言毫无疑问,在开始论述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何谓“网络诗歌” 。从上世纪末开始的网络和诗歌的“链接”带来了全新而繁杂的局面,而且现在还在发展变化之中, “网络诗歌”作为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名词” ,含义很是暧昧不明。不同的人在使用它时,往往有着不同的意指,并附加了自己的认识和对诗歌发展的设想乃至想象;而且,出于

4、炒作的需要,人们已经发现,很多人提出这个概念是“将一种次要特征无限夸大” 3。就我所见,许多讨论“网络诗歌”的文章也并不对此概念加以厘清,更加重了混乱。这些显然不利于我们研究的展开和考察的深入,而如果我们也带有一些先入之见来看待“网络诗歌” ,就可能造成狭隘,就会限制思路,限制一些开放性的探讨。所以,首先,我要明确,“网络诗歌”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态,并不具有某种文学本体意义上的特性,并不是在题材、体式、风格等上的特殊规定和限定的诗歌准类型。在我这里, “网络诗歌”是从现象学的意义上来谈的,它是指“诗歌和网络发生关联”和“网络成为当代诗歌的重要空间”的种种诗歌现象。在这一点上,我也较接近这样

5、一种看法,即“网络诗歌”首先指“诗歌在网络情境中”和“网络情境中的诗歌” 4,或说是以此为其基础,而在此之上, “网络诗歌”蕴涵了种种芜杂的现实和丰富的可能性。这里可能还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其实,许多人,包括为数不少的“网络诗歌”亲历者和参与者,都在诗学上反对“网络诗歌”这一提法,因为不可能存在“网络诗歌”的本体特征;而有些时候,人们又望文生义地希望“网络诗歌”是一种带有“网络标志”的诗歌,也就是具有显著的网络特征的诗歌。这种网络特征突出的诗歌确实在当代诗坛已经出现,例如于洛生、桑克、胡续冬等人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带有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实验特色,但桑克等人更愿意将这种诗歌称之为“网络体诗歌”

6、 5。就我而言,我很乐于从现象学的意义上使用“网络诗歌”一词,虽然可能有混淆不清之嫌,但我认为,这样可以使“网络诗歌”这一概念更开放、丰富,也始终面对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且可以将“网络诗歌”还原到这一概念所产生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接下来我想谈一谈研究角度和方法的问题。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的强大而迅猛的“侵入” ,确实在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全新的局面,一方面,这种“侵入”的广泛和改变的巨大已裹胁了越来越的人和社会关系,令我们不能不正视,另一方面,这种“侵入”和改变正在以自己的“疯狂逻辑”随着技术的令人目眩的发展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加速进行着。互联网 6,作为现代科技和社会组

7、织的高速翻新的产物,正成为我们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并开辟出新的时代,人们时下流行称之为“E 世代” ,但我们还不知道它是本雅明所说的“资产阶级世纪”的继续还是真正的新时代。和其它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不同,网络的力量如此巨大,迅速引发了文化领域的变化,我们已经看到网络文化成为了最强势的“亚文化” 。人们都感到, “全新的情形”正在出现在我所关心的领域,www 确实实现了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中所勾勒出的景象,即所有的读者都变成了作者,读者、作者和批评者频繁互换,没有专家和权

8、威,在“众声喧哗”中到处是虚拟情境,意义不稳定的碎片,即时交流,新风格和新经验的书写,不连贯,胡闹,主体变形,重复,震惊在网络空间上,运行机制,时空状态,交流方式,主体的形态乃至写作本身都有J3了很大变化。这迅疾的变化让大家困惑,惊奇,也似乎在暗示着丰富的可能。理所当然的,对这种“全新的情形”的关注和研究,也应该有新的方法和角度。正像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呼唤的那样,在今天,新的局面中有新的混乱,也有新的希望,而研究也要有革新和突破,甚至内在方法论的“转型” ,以建设性地适应这些变化;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势下,新的研究既具有比较大的挑战性,但也同样充满了丰富的可能。对我而言,我希望我

9、的分析能是开放的,展望性的,同时构成对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分析的呼唤。也正因此,我在方法论上没有预先的设定,而希望带着问题意识展开尽可能全面而又较为细致的考察, (避开大而化之的空谈, )让具体问题在其中显现出来,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二、地形图,或场的初建在把地图绘好之前,他们是懒得费劲去了解地形的。 7但是网络又必然地构成了当代诗歌和诗人写作的一个外部环境,一个新的诗坛地貌正在形成南方周末我所引的第一句话出自一个美国的“网络写手”之口,其中的“他们”指那些“瞧不起网络”的批评家,表示了反权威的蔑视和不满。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在各个文化领域的的影响已经日益显得重要,但是,有些专家和学者们,他们

10、占据着相对多的文化资本,处在相对好的“地形” ,对网络这一新兴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场采取了漠视的冷淡态度。其实,对此采取任何态度在我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新事物总是有许多侧面,人们的认识和反应也当然会各不相同。真正让我感到不足的是,在我所关心的“网络诗歌”方面,虽然谈论它的人并不算少,但相当多的讨论更像是“纸上谈兵” ,不下力气去了解网络诗歌的具体实际。我所想做的,则是“费劲去了解地形” ,因为在地图绘好之前了解地形是相当必要的,更何况, “一个新的诗坛地貌正在形成” 。(一)最初的发端:“网络诗歌”的发生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90 年代后期是社会生活充满变化的一个时段,充满文化意味的“大事”屡有

11、发生,各种“热点”也接连不断。从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 ,社会的空前“开放” ,科技在各个领域尤其是信息领域的日新月异,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构(以城市生活为典型)的重大调整,空间形式的全面改造, “全球化”的巨浪,等等,都显示出变化的深刻和广泛。其中,网络的兴起,则在技术手段、社会组织、日常生活、交往方式和思想文J4化等多个层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进入 90 年代后期,和网络相关的种种就一直是社会的一大“热点” 8。“网络文学”的出现,也就是在这一时间段中,但它得到“命名”和关注并迅速“串红”而火爆一时则几乎完全是由于网上的小说写作。因此,提到网络文学,大家立刻会想到的是第一次

12、亲密接触和悟空传这样的作品。从大约 1999 年到 2001 年,这类红极一时的作品曾在各大门户网站和专门的网络文学网站如“榕树下”掀起过网络文学的风潮,在极大(甚至过度)吸引人们注意同时,迅速耗损着自身的能量,甚至也制造过“注意力经济”的“泡沫”9。而我要讨论的“网络诗歌”的情况则很不相同。在最初的网络文化中,在90 年代相当“受冷落”的诗歌并没有什么地位。互联网和诗歌发生关联这方面,港台走到了大陆的前面。这或许和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首先,港台互联网的开发普及要比大陆早;其次,与此相关,港台的网络文化的成形也要相对早;而且,网络文化的氛围无疑有利于诗歌爱好者通过网络来交流,而诗歌界也可能利用这

13、样一媒介来传播诗歌。正因为港台出现了互联网和汉语诗歌的最早互动,探讨相关问题的文章也是首先就港台来谈的 10。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在“网络诗歌”领域,港台和大陆后来的发展路向和情况是相当不同的。而大陆的状况才是我真正要讨论关心的。在胡续冬的博士论文中,他一般性的将 1996 至 1999 年这段时间称为“网络诗歌”的起步期 11。这种以 1999 年为界的分期我是较为认同的,但是,我还有一点不同意见:我认为 1999 年前后的不同情况不是简单的“起步”和“全面发展”的承接关系,而有着性质上的较大差异;在 1999 年前, “网络诗歌”的存在和诗坛没有直接和重大的联系,而处在诗歌圈外自发生长的

14、状态,而其后,“网络诗歌”已经走向了当代诗歌场的舞台中心,并初步确立了自身的法则,在参与者、组织形态、交流方式和交际功能等上都有很大不同,但当然,前后的相互关联也还是比较显著的。这些我们后面会更详细地讨论。现在就让我们先着眼于网络和诗歌关联的“发生” 。在 1996 年前后,随着互联网全面引入中国,网络技术及其引用得到初步普及(主要是在大城市和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中) , “网民”的数量虽不大,但已经小有规模,而在其中,又以受过较好教育的青年人为主。在那时,网络以它最初的方式介入了中国社会,但它更多还只是一种时尚和话题,尚未形成一种和“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文化。我前面已经提到,在 90 年代的“

15、市场经济”的文化中,诗歌的地位急剧下降并很快地边缘化,几乎处在被大众遗忘的境地,影响力更是相当有限了;在有些极端的时候,诗歌被当作嘲笑的对象,而写诗只能证明一个人“很怪” 。但是,诗歌作为一种人类经验的特殊表达方式,仍是和人的最隐秘的内心需要紧密相通,仍能持续地获得“知音” 。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还是不断有人阅读欣赏甚至写作诗歌,把诗歌作为自己的爱好甚至“癖性” 。这种爱好往往得不到周围人的承认,难以和他人分享,更缺少同好之间的交流,只能作为一种相当私人化的行为而存在于个人生活中,而在社会层面上,这种爱好也缺乏获得、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机制,例如,诗歌刊物不尽如人意,诗集出版较少,诗歌知识和信息

16、闭塞,相关活动有限,等等;因而对诗歌的欲求和向往总是处在一种封闭和受压抑的状态。此外,或许是由于青春期的激情四溢和青年时代的精神气质,这种爱好和向往更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哪怕不能持久,而他们在交流等方面的欲求也更加强烈。网络的出现所带J5来的崭新空间,为那些将对诗歌的热爱隐藏在个人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变化的可能, “网民”中的诗歌爱好者们和准诗歌青年们开始利用网络作为交流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无疑也将同时充当了被压抑的诗歌激情的解压阀和释放器。当时,各个大学都拥有了自己的早期 BBS(Bill Board System) ,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北京大学“未名”站和“一塌糊涂” ,还有“华南木棉” “白山黑水”等等,都有大学生在上面讨论诗歌(当然,这些 BBS 都是公开的,所以参与者也不限于大学生) ,也大都设置了和诗歌有关的讨论区或讨论版。其中“水木清华”的诗歌讨论区最为知名,也最为“火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