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铅锌冶炼厂电解车间 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编审:电解车间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 批准:刘 磊 电解车间 2014年7月19日目 录 1.《酸雾、噪声、高温、辐射(液体管理工序:新废液泵房、槽面 管理、冷却塔等)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2. 《剥锌机组(噪声、酸雾)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3.《酸雾、高温、辐射(电解工序:出装槽、吊运、掏槽、剥锌以 及塑料焊、维修工等)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酸雾、噪声、高温、辐射(液体管理工序:新废液泵房、槽面管理、 冷却塔等)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一、槽面管理(酸雾)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 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岗位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 好防毒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3.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 风设施正常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 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 施进行维修处理故障,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浓度正常后, 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5.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 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 饮水、就餐 6.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 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7.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 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 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8.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 业病 二、新废液泵房、冷却塔(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劳动防 护用品 2.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 好降噪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3.作业中,应加强降噪设施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 理 4.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 声措施,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5.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 卫生标准时,在采取个体防护的同时,建立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 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6.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三、槽面管理(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生产现场高温岗位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正确佩带和使用 防高温手套、隔热服等劳动防护用品 2.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坚守岗 位,服从管理3.作业前,应提前喝或吃防暑降温药物;作业中应适当的补充 水量(如矿泉水、加入盐的热水)或预防中暑的冰棍、冰块及绿豆 汤,以防止出现中暑现象 4.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 开门窗通风,安装空调或风扇,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5.作业中,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加强防暑降温设备、设施(风 机、电扇、空调)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7.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 8.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 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9.当热源较多而采用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 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四、槽面管理(辐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坚守岗 位,服从管理。
2.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3.电离辐射作业职工必须具有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能够正 确、安全的履行其职责的健康条件 4.电离辐射作业职工进入放射作业场所时,必须穿戴相应的个 人防护用品,在开放型放射作业场所工作时,还必须佩戴防放射性 气体或气溶胶的防护面具, 5.在电离辐射作业场所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和表面 污染监测仪器及警示标志 6.电离辐射作业,必须符合《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的 以下基本原则 (1) 实践的正当化:产生电离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要经过论证, 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 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不能带来 超过代价(包括健康损害代价和防护费用的代价)的净利益,就不 应当引进该项实践 (2) 放射防护最优化: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防 护最优化为原则,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从而使 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3) 个人剂量的限制: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 的限值 7.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工作应采用低毒性核素、低放 射活度辐射源和高防护性能的新技术、新设备。
8.使用外辐射射源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性屏蔽或 确保人与辐射源之间有适当距离等可靠防护措施 9.在处理一个废弃、闲置或无主的放射源时,应尽可能利用长 柄操作工具,远离放射源有条件时,利用遥控设备处理放射源 除非有必要,无执勤任务的人员应远离放射源和不进入放射性污染 区 10.在处理单个放射源时,应有效利用屏蔽物削弱射线作用于人 体的强度或利用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物体(如铅砖、铁板、混凝 土版)来减少人体的受照剂量也可利用建(构)筑物和大型车船 体对贯穿辐射的屏蔽性能在房屋内,里间的屏蔽性能优于外间, 墙角处优于屋正中,更优于门后 11.为防止放射性微尘的吸入,首先应避免扬尘使近地面空气再 度污染,如人员步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时,均应注意尽量减少 扬尘确实难以避免时则可采取加大车距、改变通过路线等方法避 开多尘的地点,适当浇湿地面也可减少扬尘对于放射性微尘,通 常利用口罩就可以有较满意的效果,其阻留放射性微尘的效果可达 80%~90%,但是应正确佩带口罩,防止侧漏剥锌机组(噪声、酸雾)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一、剥锌机组(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劳动防 护用品。
2.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 好降噪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3.作业中,应加强降噪设施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 理 4.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 声措施,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5.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 卫生标准时,在采取个体防护的同时,建立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 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6.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二、剥锌机组(酸雾)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 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岗位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 好防毒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3.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 风设施正常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 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 施进行维修处理故障,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浓度正常后, 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5.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 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 饮水、就餐 6.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 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7.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 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 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8.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 业病酸雾、高温、辐射(电解工序:出装槽、吊运、掏槽、剥锌以及塑 料焊、维修工等)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一、出装槽、吊运等(酸雾)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 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岗位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 好防毒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3.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 风设施正常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 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 施进行维修处理故障,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浓度正常后, 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5.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 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 饮水、就餐 6.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 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7.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 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 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8.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 业病 二、出装槽、吊运等(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生产现场高温岗位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正确佩带和使用 防高温手套、隔热服等劳动防护用品 2.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坚守岗 位,服从管理 3.作业前,应提前喝或吃防暑降温药物;作业中应适当的补充 水量(如矿泉水、加入盐的热水)或预防中暑的冰棍、冰块及绿豆 汤,以防止出现中暑现象 4.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 开门窗通风,安装空调或风扇,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5.作业中,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加强防暑降温设备、设施(风 机、电扇、空调)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7.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 8.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 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9.当热源较多而采用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 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三、出装槽、吊运等(辐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坚守岗 位,服从管理 2.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3.电离辐射作业职工必须具有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能够正 确、安全的履行其职责的健康条件 4.电离辐射作业职工进入放射作业场所时,必须穿戴相应的个 人防护用品,在开放型放射作业场所工作时,还必须佩戴防放射性 气体或气溶胶的防护面具, 5.在电离辐射作业场所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和表面 污染监测仪器及警示标志 6.电离辐射作业,必须符合《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的 以下基本原则 (1) 实践的正当化:产生电离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要经过论证, 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 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不能带来 超过代价(包括健康损害代价和防护费用的代价)的净利益,就不 应当引进该项实践。
(2) 放射防护最优化: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防 护最优化为原则,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从而使 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3) 个人剂量的限制: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 的限值 7.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工作应采用低毒性核素、低放 射活度辐射源和高防护性能的新技术、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