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全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009158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丹论语心得》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论语心得》全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培欣语文网 http:/ 洪培欣博客 http:/ - 1 - 于丹论语心得 全集 听于丹老师品论语处世之道 话外音: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 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 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 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论语中交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交给 我们的办法

2、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事情是 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 或者把这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 仁爱之心去宽容一切的人。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论语.宪问篇) 。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 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 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说一个人他

3、已经用德去报怨了, 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人家的恩德呢? 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 悲去真正回匮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像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 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抱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 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

4、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止 是我们自己的带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 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 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 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 用的地方。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地球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 时候我们

5、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 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就停止了, 有点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断, 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洪培欣语文网 http:/ 洪培欣博客 http:/ - 2 - 动画: 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井里去了,您会跟着跳下去吗? 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你看给他老师出的

6、难题,说问您 个问题,说如果有一个特别仁义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你跟着去吗,这叫井有仁 焉,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那么这怎么办呢?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 欺也,不可罔也。 ”这话说的好,孔夫子说,那干吗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地就跳 到井里,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也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 不能被自己欺骗了,不能被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他 并没有拘泥的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的说为什么

7、要这么做。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 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就在今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话外音:我们在今天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的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 会彼此伤害,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什么样是好呢,孔夫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的渗透在他举的很多例子中。你说你去 做工作,面对你的领导,那我们每一个下属面对领导肯定应该是忠诚的,也应该是有热爱的,大家私交好、工职好, 把事情做好,这没错;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 那

8、么这些个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朋友,有我们的分寸吗?孔夫子曾经跟他的学生探讨过,最后由他的学生 子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子由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什么意思呢,就是过于密集。 他说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的话,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跟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 俩疏远也就不远了。其实这是什么意思呢,论语里面无所不在有哲学,这其实就是哲学关系。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 说有一群豪猪,就是野猪啊,身上长刺的那种野猪,大家挤在一起过冬。他们老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 一起以什么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微远点吧,冬天就冷,

9、互相借不到热气;大家就往一起凑凑,结果一旦凑近了,彼 此的刺都扎着对方了,就又开始远离,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温暖就再凑,凑着凑着又受伤 了,然后再拉远。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 群体的温暖。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我们看一看,原来的大杂院现在都改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了这院里头一家包饺子,十家 全挨排儿去送,没有这样的事了;没有大家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在一起的情形了。经常是一个单元里面住了三四 年人都认不全,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其实今天的这个社会,随着整个物质的发达,人际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多了。这 种障碍多了以后会

10、怎么样呢,就变得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因为你觉得周围人际普遍冷漠,所以对 你的好朋友,你就会觉得,哎呀,他应该对我多好一点,我对他多好啊,我应该跟他要过从再密一点,他们家有什么洪培欣语文网 http:/ 洪培欣博客 http:/ - 3 - 私事,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呀,我可以去给他们调停。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这种想法 的人应该听听子游的这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这就是豪猪的刺必然要伤及他 人。子贡曾经问过他老师,说什么叫好朋友啊,老师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不自辱焉(论语.严渊篇) , 这就是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

11、对的事,你好好的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 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大包大揽,说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一个幸福 的未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这样许诺。 话外音: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蔬的分寸,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 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我曾经看到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什么叫非爱行为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 最亲近的人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

12、也就是世界上 最亲近的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 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看看,我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不好了,我人也变 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念书呢。所有的这些,其实通通称为非爱行为。因为他是以一 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父母的书,一个英国的心 理学的女博士写的一本书,她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 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

13、孩子的爱。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 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越成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 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没有了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说的,到了“数”这个 阶段,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都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这就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其实论语 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什么呢?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 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就

14、 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 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画外音:于丹教授认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 情越好呢?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 于丹: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放在我们这个体系中去看,你就会懂得,也就是说,一个 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 这就是

15、一个前提,先告诉你在其位,谋其政,把你自己应该做的那个岗,先做好了,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所以其实我 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不缺少锦上添花,但我们缺少雪中送炭。有很多人为别人操心。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你 的本职对你的这个岗来讲,对你这个链条来讲,这个环节永远是雪中送炭,所以有很多话,你站在积极的立场上去解洪培欣语文网 http:/ 洪培欣博客 http:/ - 4 - 读,就能得出积极的价值,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位,什么是政,怎么做才好。而在其位要怎么谋其政呢?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 (论语.里仁篇) 这是一个多么坦荡、磊落的态度,君子临天下,做任何一件事,没有薄

16、厚亲疏自已心里定的那些个标准,只有一 个标准在前,就是一个字, “义” 。 什么叫做义之于比?就用义做为比照,做为法则。无适也,无莫也,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 疏,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就是按照你的标准去做事。 画外音:处世之道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将“过犹不及” 。但是于丹教授认为,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 就在于把握我们自己言谈举止之中的度。我们每天都要说话,我们每天都要做事,论语中对于言行的适度,又有些什 么样的劝导呢? 于丹:我们以前曾经多次说过,孔夫子一向不鼓励那些巧言令色的人,特别能说,夸夸其谈,孔夫子说:“鲜以 仁。 ”这种人有仁义心肠的少,找不着真正的仁者。他鼓励的是什么呢?他一定要积极地去做事,做事要敏锐,要做 到,要有效,但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