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008273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 第三章 城镇发展战略5 第四章 县域城镇体系的框架结构7 第五章 县域重要城镇规划 10 第六章 土地利用与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11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14 第八章 主要基础设施规划 15 第九章 社会化服务设施规划 21 第十章 旅游规划 23 第十一章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4 第十二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27 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规划 29 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 31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 44 第十六章 附 则 471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了正确指导县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全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 推进县域工

2、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协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和生 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建 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城市规划实施细则 、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 法 、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 邵阳市总体规划 、 新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划编 制本次规划。 1.3 本规划一经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是新邵县域范围内城镇建设的指导性文 件,各乡镇的建设都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

3、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执行本规划。 1.4 本规划由新邵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在执行本规划的过程中 确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城镇体系规划 编制审批办法的要求,按法定程序进行。 1.5 规划期限近期 2003年2010年远期 2011年2020年 1.6 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为新邵县的行政管辖范围。2 第二章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1 发展战略思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 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财政综合实力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资源 型经济,加速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加

4、快与国际经济对接和融洽,提高全县经济整体 素质和竞争力,努力把新邵建成邵阳市辅城和湘中经济强县。 2.2 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困难状 况得到明显改观,县城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加,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人民生活达 到小康目标,全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使新邵 成为湘中地区经济强县。2.2.1经济发展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2.1%。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8.9亿元, 年增14%。2020年达182.9亿元,年均递增12%。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一、二、 三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37.8:25.2:

5、37调整到2005年的35:30:35;2010年的 26:35:39,2020年的18:37:45。2.2.2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76.5万人, 城市化水平31.9%,到2020年全县总人口81.7万人,城市化水平44.9%。要积极发 展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卫生、计生优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 高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全社会普及初等教育、推广中等专业教育。2.2.3城镇发展建设 规划期内加强县城的建设,完善县域城镇体系,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化和现代化 进程,2001-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纯入年递增8%;农村

6、新建住宅 砖木以上结构比重达到100%以上;电话普及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30%;基本普及 农村自来用水。2020年全县电话普及率达60%,有线电视入户率50%。 2.2.4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期间实行绿化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合理3 布局工业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十五”期间,完 成退耕还林10万亩,封山育林 50万亩。栽种防护林60万亩,坡改梯7.5万亩,种 草2.1万亩。森林覆盖率2010年达45%,2020年达到54%;城镇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 积2010年达到7平方米,2020 年达到11平方米;城镇空气质量达标率2010年达到

7、93%,2020年达到97%。全县城镇新区绿地率达40%以上,旧城区达30%以上。 2.3 经济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2.3.1加速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科教兴农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科技领先为手段,以实现农村小康为目标,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突出畜禽、粮油、林竹、水果、烤烟、药材、藠头等七大 产业系列开发,重点抓好瘦肉型猪、优质稻、速生丰产林、楠竹、椪柑、烤烟、藠头 等农产品的生产。2.3.2加快工业优化升级步伐,提高企业素质和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 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立

8、足现有 工业基础,运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传统工业,调整优化工业产品结构,发展有品牌优 势的产品和企业,同时把新技术的引进吸收与应用研究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采矿 冶金、机械、建材、食品、化工、造纸、服装等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使工业企业逐 步向沙湾工业小区、寸石工业小区和大坪工业园聚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市场 竞争力,初步形成结构合理、高效发展的新格局。2.3.3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在加快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出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要 把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内需,培育财源,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来抓,以 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强政策引导和

9、扶持,激活物流、人流、信息流、 资金流,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2.3.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把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新 邵在外地工作人员牵线搭桥,引进资金、人才、技术、项目,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强 有力支撑,广泛筹集民间资金,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经济建设当中。在发展中小企业、 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将其集中到小城镇,推进小城镇的快 速发展。42.3.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城镇和社会事业等 基础设施建设

10、,形成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稳定的能源保障体系,有效的水利灌溉防 洪体系,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初步的信息网络体系。2.3.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大力节 约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生 活质量。5 第三章 城镇发展战略 3.1 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 3.1.1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城镇带动发展战略。 3.1.2应以西部大开发, “小城镇、大战略”政策为契机。 3.1.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耕地、节 约用地,最大限度地协调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力求经济、社会

11、资源与环境效益 的协调统一。 3.2 城镇发展方针 树立“小城镇、大战略”观念,突出207国道、217省道和渔龙公路沿线的小城 镇开发,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依托地方资 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特色和文化传统等,对小城镇建设进行合理定位,以产业发 展作支撑,提高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3.3 城镇发展战略 3.3.1坚持实业兴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吸引外地工商业者到小城镇定居,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城镇 购地建房,办厂经商、大力兴办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和第三产业,真正 发展小城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和辐射作用。

12、3.3.2加强与邵阳市区连城步伐,形成经济一体化 按照邵阳市建设百万城市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按照18万人规模搞好 连城总体规划,加快新阳路和白云公路建设步伐,把新阳路建设成连接邵阳市的商贸 区,拉通大坪至邵阳市江北的白云公路,结合公路建设,积极开发沿线房地产业,尽 快与邵阳市区连城一片。 3.3.3以县城为重点,加速小城镇建设 在搞好县城酿溪镇建设的同时,对陈家起坊、新田铺、龙溪铺、严塘等十个镇实 施综合扩张,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3.4 城镇发展目标 3.4.1城镇化水平与规模 2010年全县总人口76.4万,城镇人口24.4万,城镇化水平31.9%。6 2020年

13、全县总人口81.46万,城镇人口36.6万,城镇化水平44.9%。 3.4.2城镇发展格局 全县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中心建制镇为支柱,乡镇及其它集镇为基础的城镇网络。 3.4.3城镇经济结构 整体向较高档次迈进。县城和建制镇应积极以农林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 产业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3.4.4城镇基础设施 适度超前、高效能地运转,努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形成便捷的交通系统和完 善的静态交通设施,大幅度提高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2020年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8m 2 ,人均停车场与广场面积 1m 2 ,燃气普及率达 8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 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达 100

14、%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达 100%,电话普及率达 100%。 3.4.5居民生活水平 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迈进。2000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均增长 8%,城镇人均居住用地和居住面积分别达 25m 2 和 20m 2 ,住房成套率 达 80%。 3.4.6城镇景观风貌 充分利用城镇山水自然要素,尊重特定的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 城镇景观风貌特色。对农民进城建房必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配套联建,统一建筑 风格和色彩,结合景观设计,强化小城镇的特色。注重保护和恢复一些富有代表性的 历史文化街区,延续和弘扬历史文脉。保护现有林木绿地、城郊森林、古树名木,建

15、设有特色的生态城镇。7 第四章 县域城镇体系的框架结构 4.1 空间布局结构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一个中心,两条发展轴,三个中心建制镇”的空间格局。一个中心: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全县今后经济和城 镇建设的重点和龙头,随着产业和人口的转移,城市将会加快发展,规划城市主要向 南和向西扩展,用地规模将达到20平方公里左右。两条发展轴:是指217省道、207国道为轴线建设好沿线的小城镇,使之利用交 通条件加速发展。三个中心建制镇:依据区域经济结构划分和发展的需要确定龙溪铺、坪上、陈家 坊三镇为中心建制镇,重点安排居住、工业、商业等设施、集中人口和非农产业、改 善居民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导向,吸 引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中。 4.2 等级规模结构积极发展中心城镇,结合地域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形成大小有序的城镇规模结构。本次规划将新邵县域的城镇划分为4个等级、乡村居 民点划分为2个等级。一级:县城,1个,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约为18万人。二级:中心建制镇,3个,即龙溪铺镇、坪上镇、陈家坊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 规模为2.05.0万人。三级:一般建制镇,7个,新田铺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1.02.0万人;严塘 镇、巨口铺镇、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