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007945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规划设计_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 基础理论 简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能 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各种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 求是住宅区规划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关键字:小区规划;住宅建设; 宏观经济;住宅产业 一、前言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 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 它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近年来,国家提出将住宅建设作为 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并将住房制度由福利型 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住宅建设进入由“数量型” 转向“质量型”的开 发建设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 的设计观念和“

2、可持续发展” 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 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 21 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 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二、住宅区产业发展与现 状 建国以来,在国家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我国住 宅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一步步成长、成熟并走向健康发展的历程, 基本可归纳为休眠期、复苏期、成长期、变革期和发展期。 1. 住宅产业的休眠期(19491978 年) 。由于受到“先生产、后生活” 的 政策影响,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 5 亿户,人居居住面积仅为 3.6m?,人民居住水平与建国初期相比未得到提高。这一时期,住 宅产业处于“休眠” 状态。 2.住宅产业的

3、复苏期(19791990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注 入了勃勃生机,进入了探索和改革发展时期。在规划理论上逐步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并有较完善的公建配 套,如:百货商店、医院等。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住宅产业 在恢复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完善,住 宅建设步入了产业化发展轨道,成为国民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行业,住宅产业的效应初见倪端。 3.住宅产业的成长期 (19911995 年) 。92 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住宅与房 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以全面发展。93 年到 95 年, 我国住宅与房地产

4、业经历了顶峰、受挫相持、理性回落和平稳发展 的过程。这一时期,住宅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住宅建设提出 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社会化大生产的方 针,注重提高住宅的质量,提出住宅建设走规模效益的道路。同时, 全国开展了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工作,使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前 所未有的成绩,从规划设计理念、施工质量、住宅成果的应用等方 面,推动了住宅科技的发展,引导了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 4. 住宅产业的变革期(19962000 年) 。9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把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围绕住房消费成为新的增 长点这个中心,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2000 年

5、小康型城乡住宅 科技产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住宅 产业现代化的总体框架。在分配、流通领域,以城镇住房货币化分 配为核心政策,构建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的新体制,以物业管理为 基本制度,提高住宅消费的市场化程度,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日益提 高的住房需求。这一系列变革,标志着我国住宅产业逐步走向持续健康发展阶段。 5.住宅产业的发展期。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 展,我国住宅建设顺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型方式向市场导向型方式 的转变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住宅产业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 期。需求决定着发展,发展适应需求,需求刺激发展是市场经济的 客观规律。保护需求、培育需求和刺激需求的核心

6、是住宅的质量和 成本。提高住宅质量,降低住宅生产成本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创 新和科技进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是新时期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通过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不断提高住宅的综合质量, 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住宅成本是新时期住宅产业发展 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住 宅产业的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在不断完善。分析和研究我国住宅产 业发展,应从基础抓起,重点集中于建立完善的住宅现代化体系。 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受体制和国情影响,起步较晚,还处在探 索阶段,与国外发展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科技发展领域 看,主要表现在:1.住宅建设还未摆脱粗放型生产方

7、式。2.住宅技术 的发展仍以单项技术推广应用为主,技术上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 尚未形成完整系列的建筑体系。3.住宅产品的工业化水平还较低, 尚未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体系。 从体制方面看,主要表现 在:1.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筹全局、 统一协调的领导决策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2.缺乏有效的经济、 技术政策作保障。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支持和调控手段,难以形成 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发展、创新、完善的市场激励机制。 三、通过观察分析对题目提出的独特见解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 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 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居住小

8、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 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建国以来,住 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 居住问题上,还没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 设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 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 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 一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 住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 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 了“人建筑环境” 的学说,强调人

9、与环境 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 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以前建造的“兵营式” 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 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 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 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在公共空间的设 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 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 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 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 憾和无奈。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

10、人与自然 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 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 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 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 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中央部位, 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可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 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 形、地物和地貌。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行列式布置为主, 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 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 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

11、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 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 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 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 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 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 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 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 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缩短了 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群体景观比较完整,

12、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 外用绿化来联系,既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 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 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 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 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 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 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总 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 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

13、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 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 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 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 及跨学科的知识。 四、展望 从事住宅建设的人员应精心耕耘, 积极创建未来世纪的美好家园,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未 来住宅建设应以人为本。住宅使用主体是人,住宅建设应创造方便、 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并能培育个性,展示才华,要体现出对人的 关怀。 2、未来住宅建设应能可持续发展。地球的资源是有限 的,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着重强调经济与资源节能型消 费。住宅建设要提倡

14、节能、节地、节材,并建立起使有限的资源和 能源可持续再利用的住宅体系。 3、未来住宅建设应充分注意 环境保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良好的室内外居住环境 是我们未来的唯一选择。 4、未来住宅建设应充分反映科技进步。21 世纪将是高科技的社会,智能化系统的设施将成为未来住宅 不可缺少的装备;智能化住宅通讯与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住宅综合 管理系统等等,使新世纪住宅与高科技和信息化社会相协调和适应。5、未来住宅建设应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推进住宅产业现代 化的技术手段是:建立符合住宅产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建立完善 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住宅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等,在住宅建设过程 中,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从而全面提高住宅建设质量,改善住宅使 用功能和居住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