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998476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险行业2015年度研究报告 前言 我们将保险行业归为后周期行业,即保险行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存在滞后性。就 其自身行业特点而言,保险业与银行业虽然同属于高负债重资产行业,但保险公 司对资产的处置存在更大的主动性。保险业与证券业最大的差别在于其重资产属 性,证券业更多体现为业务的中介性和资本的中介性质。 过去两年,保险业产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保险行业经营的分化,包 括公司经营模式的分化和产品形态的分化,这种分化在很多方面都在颠覆我们过 去对行业的理解。比如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寿险公司至少需要5-7年才能够盈利, 而前海人寿两年就实现盈利。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在中国资产负债管理不匹配, 保险公

2、司的资产久期小于负债久期,但是我们看一些高现值高退保保单账户,保 险的资产久期远大于负债久期。这些新的变化都在提示我们,保险行业今非昔比, 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走进这个行业,去细细的品味。 我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按照保险企业的规模和成立目的,就提出保险公司五类 划分,从目前看,这种五分天下的格局在未来几年仍然会得以维持: 1、综合类、规模型保险公司(国字头、平安、太保、泰康、阳光、新华等) 第一类保险公司主要是成规模成气候的保险公司,这类公司拥有庞大的保险资产, 投资比较稳健,尤其注重保险资产的配置。 2、银行类保险公司(建信、工银、农银、中邮等) 第二类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渠道和股东背景,

3、资产累积的速度较快。这类公司是 未来比较有潜力上升到第一梯队的公司。 3、平台类保险公司(安邦、华夏、生命、前海等) 这类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资本运作,对保费规模要求较高,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 不高。这类公司在投资方面比较抢眼,而产品以高现值、高收益、短期化为主, 退保和现金流压力较大,对投资要求较高。 4、合资类保险公司 第四类公司过去20年难见抢眼的公司脱颖而出,由于合资股东的限制,在国内发展较为缓慢,我们简单将这类公司定义为外国人在中国的PE投资。 5、中小中资保险公司 未来成长空间不清晰,能否做大做强更多取决于股东背景,我们认为未来这类保 险公司的趋势是被收购或者转型为平台类公司。 本文的

4、研究思路为先介绍研究方法,然后简单展望2015年宏观经济,最后从保 费、投资、资本三因素分析基本面的变化,并对未来行业和政策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三因素分析法是系统研究保险行业的研究方法 1.1 三因素分析法简介 保费、投资和资本是保险行业三因素分析法的核心元素。这三个要素基本涵盖了 保险行业的经营和监管。保费和投资基本涵盖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而保险监 管的核心是资本监管,资本的多少直接影响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和投资范围。因此 保险行业基本面研究,最终归结为对上述三因素的分析。 图表1: 三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保费和投资构成了保险公司两大主营业务,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偿付能

5、力监管和市 场行为监管,而偿付能力监管是金融企业监管的核心内容,最终体现在对资本的 要求上。因此保费、投资和资本代表了保险行业的基本面。我们跟踪行业基本面 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判断保费、投资、资本三因素趋势的变化。 1.2 现金流量分析比盈利分析更加重要 三因素构成了保险行业研究的基础,但是具体到保险公司研究,我们将三因素分 析法进行延伸,创立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流量在公司基本面研究中至关重要, 之所以我们将现金流量分析置于盈利分析之前,是因为保险公司的盈利可预测性 比较差,保险公司通过调节准备金和投资收益,可以实现调节利润的目的。而现 金流量是财务报表最讲真话的数据,透过现金流量,我们能够分析

6、现金流对利润 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偿付能力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 过去几年我们在偿付能力方面投入的研究也比较多,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 股权融资、次级债、投资、分红、税收都是影响资本的主要因素,同时业务和负 债变化也会对偿付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举个例子2013年中国人寿经历保单满 期给付高峰,全年满期给付超过1000亿,大量保单到期结束的同时,释放大量 资本,对于缓解偿付能力贡献很大。 相对而言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对公司分红和税收影响较大,对公司经营本身而言 意义不大。趋势看保险公司对盈利的追求更加偏重稳定性,而非高收益,从而避 免业绩的大起大落,这种风格从保险资产配置的结构也能得以体现。

7、 1.3 长期看保费滞后投资一年产生变化 从保费和投资的关系看,保费增速滞后投资一年产生变化(参加图表3)。2007 年、2009年是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年份,因此2008年、2010年保费的增 速也呈现高峰。2008年、2010-2012年是保险行业投资比较差的年份,从而导致 2009年、2011-2013年保费的增速并不高。 产生滞后性的主要原因是受目前国内保险业产品形态决定的,目前分红保险和万 能保险构成了保费贡献的主力品种,而保单分红往往在下年度一季度分红,因此 上年度投资好坏直接决定下年度初公布的分红利率,从而对下年度保单销售产生 较大影响。1.4 实践证明三因素分析法的可靠性

8、从我自身行研的经历看,过去几年的股市基本验证了三因素分析法的可靠性。我 们在2011-2012年度,顶着巨大压力,率先看空保险行业,现在回顾当时情景, 三因素分析法下,保费、投资和资本都呈现恶化趋势,我们可以将当时的历史情 景归结为以下三句话: 加息和通胀对保费不利; 加息对投资不利; 资本大量消耗,保险公司到处融资。 2013年 11月份,我们率先翻多,看多保险行业,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已经能 够预测2013年保险行业全年的投资收益率将呈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全行业投 资收益率5.04%,为2008-2013年最高),投资恢复将带来保费快速增长,同时 改善资本结构。 2014年保险行业呈现恢复

9、性快速增长,实践再次验证三因素分析法的可靠性和 实用性。 二、2015年经济形势展望 平安证券在宏观研究方面历来比较注重实用性,2014年宏观经济的变化,基本 上与钟伟老师的观点相吻合。由于是行业报告,我们对经济形式的展望只是蜻蜓 点水。 2.1 对宏观经济和利率环境的判断 市场收益率下行是我们本年度策略报告背后的基调,我们认为促使市场收益率下 行的因素包括:结构性宽松、利率市场化进程、行政命令等。从国务院态度看, 降低融资成本将成为未来2年的政策主流。低通胀对于市场收益率下行起到稳定 作用,宏观经济的可操纵空间增加。 宽松仍然是2015年宏观经济的主题,这种宽松更多体现为结构性宽松。我们认

10、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更多的因素是不平衡造成的,包括经济增长不平衡、地域不 平衡、政策不平衡等,因此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更多体现为结构性变化。 在市场收益率下行过程中,保险公司相对受益,我们已经完成对美国、日本、台 湾、英国等国家保险发展历程的研究,在市场收益率下行过程中,保险公司在保 费、投资方面都有相对较好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明年需要抓住有利的宏观经济因素,对保险股要好好进行研究。 2.2 政策走势的判断 从经济政策的走势看,我们认为改革是未来几年永恒的话题。2014年APEC会议 打乱了政策进度,因此2015年上半年将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从政策的走势看, 我们认为市场化进程是明年政策

11、的主基调,包括去行政化、放权让利将成为部委 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金融改革将成为明年上半年的主要热点,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促发金 融改革的导火线,一行三会金融改革将围绕市场化这一主题,迅速蔓延。保险业 定价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证券行业将被允许进入更大的经营领域,信托租赁行 业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将加剧行业结构的分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改革也是由市场化进程催生的产物,尤其需要关注地 方性国企的改革,这或许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从国企改革的思 路看,整体上市、混合所有制、股权激励将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一下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2015年保费

12、增长更加平稳 传统保险渠道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自建的销售网点、业务员队伍以及依靠保险中介 销售保单的行为。我们对新型渠道的定义为基于新技术和盘活传统渠道衍生的销 售渠道,主要包括交叉销售、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三个部分。 从国务院下发的保险行业“国十条”情况看,到2020年保险行业保费增速至少 需要维持15%以上,才能实现国十条的目标。由于2014年保险行业投资情况较 好,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市场收益率下行趋势明显,我们将2015年保险行业 保费增速预估计为15%。 3.1 传统营销渠道开门红可期 对于寿险而言,传统保险渠道最大的保费来源是银行保险和代理人两个渠道。从 2014年上市保险公司的保费节奏

13、看,最晚到2014年11月份,上市保险公司就 能完成2014年当年的任务,有些上市公司甚至在2014年10月底就已经完成全 年的业务目标。从业务节奏看,上市保险公司今年至少有1个月时间为2015年 的开门红做准备,因此我们认为2015年开门红情况应该会不错。 从2013 年运行情况看,银行保险渠道和个险渠道相对2012年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2013年个险代理人规模虽然相对2012年下降超过30万人,但是个险 渠道保费却相对2012年增加665亿。这说明从行业角度看,寿险业务员队伍正 在调整,一方面淘汰落后人力,另一方面人均产能得以提升。未来趋势看,寿险 业务员人力规模总数继续持平或者呈现小

14、幅下降,这反映了目前保险公司专注提 升业务员产能的策略,而改变过去追求规模独大的状况。 图表4: 历年来个险营销员渠道保费和人力规模扩张情况 资料来源:保监会、平安证券研究所 2013年银行保费在经历两年下跌之后,重新收获失地。银保保费相对2012年同 比增长43%,银邮网点超过16万。这一趋势的成立直接导致2014年上半年银行 保险保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是由于银行保费缴费期短、价值含量低,加之政策对银行保险的限制,我们预 计2015 年上半年银行保险保费可能出现负增长。 图表5: 历年来银行保险渠道和网点扩张情况资料来源:保监会、平安证券研究所 3.2 电销渠道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我们将从

15、电话产险和电话寿险两个方面对电销渠道进行介绍。 电话车险维持20%的车险贡献率 电话车险最大优势在于营销成本的节约,这也是目前国内主要财产保险公司加大 对电话车险投入的主要原因。凡是电话车险和交叉销售做的好的产险公司,其综 合成本率越好。平安产险是最早践行电话车险的公司,2007年平安产险获得第 一家保险电销牌照,截至2012年有17家保险公司正式开展电销业务。 根据中国平安2014年上半年中报,平安电话车险保费164亿,对车险贡献率 31.4%。2013年平安电话车险保费收入319亿,2012年为285.3亿,2011年为 222亿,2013年电话车险对车险保费贡献为35.5%,远高于行业水

16、平。 2013年太保产险电话车险保费收入115亿,对车险保费收入贡献18%。2014年 上半年太保产险电销和网销车险保费收入76.18亿,对车险保费收入贡献为 20%。 整体看2015年电话车险会继续延续2014年的趋势,从行业数据看,电话车险对 车险保费的贡献将维持在20%左右。 由于电话车险的客户与互联网客户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叠,因此我们认为未来趋势 看,电话车险的部分客户有逐渐被互联网取代的趋势。 图表6: 中国平安电话车险及车险保费贡献率资料来源:上市公司报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7: 中国太保电话车险及车险保费贡献率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报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电话寿险市场呈现饱和趋势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3年统计结果,2013年全国31家成员公司通过寿险 电销座席实现寿险首年年化规模保费107.6亿元,同比增长25.8%;标准保费 92.3亿元,同比增长21.7%。寿险行业在职电销座席为5.7万人,同比下降 5.3%,电销座席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但人均产能有所提升,为14721元,同比增 长9%。目前,电销呼入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