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乡概况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4993521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沙乡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龙沙乡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龙沙乡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龙沙乡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龙沙乡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沙乡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沙乡概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龙 沙 乡 地理概况 龙沙乡位于苍南县城东南端 25 公里,大渔湾腹地,东临东海, 南连中墩乡、赤溪镇,西靠昌禅乡、藻溪镇,北接括山乡、大渔镇。 全乡幅地面积 35.7 平方公里,其中 78%以上为丘陵山地,水田占 7% 。 海岸线长 11.7 公里,海域面积 1.4 万亩,其中浅海滩涂面积 0.8 万 亩。地势西高东低,东部沿海水田是主要产粮区。西北部系甲鼎山 山脉,向东北延伸到龙沙为大尖山,海拔为 554 米,是龙沙境内最 高峰。 境内有沙坡、石塘二条溪流各自单独入海。沙坡溪全长 10.45 公里,发源于昌禅的高垟山,水流经龙沙抛网山水库至沙坡注入东 海。石塘溪全长 10 公里

2、,发源于昌禅乡的苦竹山,水流经吊壁灯水 库、龙尾水库至石塘注入东海。 境内浅海滩涂盛产螠蛏、紫菜、弹涂鱼、海蜈蚣等龙沙特产, 安峰千亩青蟹、梭子蟹基地闻名县内外。 龙沙乡建置区划和机构沿革概况 龙沙乡辖区在明清时期属平阳县招顺乡五十二都,民国初期属 蒲门乡五十二都。民国 17 年(1928 年)平阳县遵照浙江省政府制 定的区、街、村编制的实施程序,着手组建街、村,民国 19 年 (1930 年)改编为乡、镇,批准建立平阳县玉沙乡,翌年改为龙沙- 2 - 乡,属平阳县第六区(蒲门区)管辖,划定了现龙沙乡区域,乡驻 地沙坡村。民国 27 年(1938 年)属昆南区,民国 29 年(1940 年)

3、属矾山区管辖。民国 35 年(1946 年)属蒲门区赤溪乡管辖。 1935 年 6 月,在中共鼎平县委和中共平阳中心县委领导下,下 宅党支部以高垟山为中心开展工作,发动群众,组织抗租团,进行 五抗斗争。1935 年 12 月,成立下宅抗租委员会即苏维埃政权,下 辖下宅贫农团、下宅妇协会。 1936 年 8 月,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后,鼎平县所属各 区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大部分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开展分青苗斗 争。下宅抗租委员会称为龙沙下宅村民委员会,划归平阳县人民革 命委员会、江南区人民革命委员会领导,开展抗租、抗粮、抗捐、 抗税、抗丁斗争。 1937 年 3 月,龙沙下宅党支部书记林维靠

4、被捕牺牲,五抗斗争 坚持到 1937 年 7 月,因敌人残酷围剿失去上级组织领导,停止活动, 直到解放。 建国初期,平阳县蒲门区赤溪乡建立龙沙村政权。1949 年 9 月, 筹建龙沙乡人民政府。1950 年 7 月,平阳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 矾山区龙沙乡人民政府,管辖 11 个行政村。 (见附表 1) 1952 年 6 月,平阳县根据政务院指示,结合土地改革,划乡建 政,将龙沙乡划分为龙沙、安峰、下宅、外王四个乡政府,将中墩 乡的南头、王家山两村划入安峰乡,将昌禅乡下宅村划入下宅乡。- 3 - (见附表 2) 1956 年 3 月并区、并乡,平阳县委决定撤销安峰、下宅、外王 三个乡并入龙沙乡

5、,将安峰乡的南头村、王家山村划归中墩乡管辖, 将外王乡的加针坑村划归藻溪镇管辖。农村农业合作化进入高级社 阶段,以几个自然村合并一个高级社,龙沙乡下辖沙坡、石塘、光 明、三联、民主、安峰六个高级社。1958 年 11 月公社化,平阳县 委批准建立赤溪人民公社,龙沙乡改称龙沙生产大会管理委员会, 六个高级社改称为生产队。1959 年撤销赤溪公社,并入矾山公社, 龙沙大队管理委员会改为龙沙管理区委员会,下辖六个生产队无变, 一直沿续到 1961 年 10 月。 (见附表 3) 1961 年 10 月,平阳县委、县人委决定以恢复区公所、大队建 公社,成立龙沙乡人民公社管委会,下辖 17 个生产大队。

6、1969 年 9 月,平阳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龙沙公社革委会,下辖 17 个大队 革领小组。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集团以后,恢复龙沙公 社管委会,下辖 17 个大队革领小组改为 17 个大队管委会,并将民 主大队改为吊壁灯大队,光明大队改为玉沙大队。1981 年 11 月, 国务院批准建县,龙沙公社划归苍南县矾山区管辖。1984 年实行体 制改革,撤社建乡,苍南县委、县政府批准龙沙公社管委会改建龙 沙乡人民政府,下辖 17 个大队管委会改称 17 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 沿续到 2000 年 12 月。 (见附表 4) 2000 年 12 月,根据苍南县委发2000135 号文件

7、精神,龙沙- 4 - 乡由于行政村数量偏大,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布局不合理状 况,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本着扩大规模, 突出中心,就近就便,有利脱贫,重在发展的调整思路,经龙沙乡 党委、政府研究,拟定行政村区划调整方案,经村民会议通过表决 后报苍南县人民政府。苍政发2000357 号批准,将龙沙乡原 17 个行政村撤并,调整为 6 个行政村。 (见附表 5) 龙沙乡在二战时期为革命工作牺牲烈士有 26 人,在 1985 年 5 月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乡。 全乡有 6 个行政村,62 个自然村,151 个村民小组,3534 户, 14397 人,人口密度平

8、均每平方公里为 403 人。2005 年工农业总产 值 6545 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858 万元,农业总产值 5687 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196 元。 1983 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 289.67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134 元。 1992 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 643.49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293 元,年增 长率分别为 9.27%和 9.08%。2000 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为 4411 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 1534 元。年增长率分别为 27.7%和 23.07% 。2005 年 工农业总产值 6545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2196 元。年增长率分别为 8.21%和 7.4%

9、。1983 年到 2005 年 22 年中年增长率分别为 15.22% 和 13.6%。 政党建设 1935 年 3 月,中共福鼎县委决定在中共平阳支部的基础上,建- 5 - 立中共平阳中心区委,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支部,并以高垟 山为中心开展活动,在周围地区组织抗租团河赤卫队,进行五抗和 武装斗争,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龙沙乡下宅发展一批党员,建 立龙沙乡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为宋玉通。1935 年 6 月,中共鼎 平县委成立,中共平阳中心区委龙沙下宅党支部划归鼎平县委领导, 直到 1936 年 6 月。 1936 年 6 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中共鼎平县委领导的 平阳中心区委,建

10、立中共平阳县委,并领导蒲矾、南港、江南、北 港 4 个区委。中共江南区委活动在龙沙全境和江南望洲山一带地区, 龙沙乡下宅党支部划归中共江南区委领导,一直活动到 1937 年 3 月, 书记林维靠被捕牺牲。 1937 年 3 月至 7 月,由于敌人对闽浙边的残酷“围剿” ,与上 级党委组织失散,龙沙下宅党支部失去领导而脱党。 1949 年 8 月,成立蒲门区人民政府,并筹建龙沙乡人民政府。 1950 年 7 月正式成立龙沙乡人民政府,由于乡、村只有个别党员, 划归赤溪乡党支部领导。当时乡政府组织农会,发动农民退债、减 租、反霸和镇反、土改的斗争。土改完毕后,1954 年执行慎重的建 党方针,积极

11、吸收土改积极分子培训。到 1955 年春,将符合党员条 件的贫农、下中农积极分子吸收入党。 1956 年 3 月,并区并乡后,中共平阳县委批准建立龙沙乡党总 支部,下辖沙坡、石塘、安峰、光明、三联、民主 6 个党支部。- 6 - 1958 年 11 月,中共平阳县委批准建立赤溪公社党委,龙沙乡党总 支部改称龙沙生产大队管委会党总支部,下辖 6 个党支部。1959 年 9 月,中共平阳县委决定撤销赤溪公社党委,并入矾山公社党委, 龙沙生产大队管委会党总支部改称龙沙管理区党总支部,下辖 6 个 党支部。 1961 年 10 月,中共平阳县委决定,人民公社规模缩小,以生 产大队(乡)建立人民公社,龙

12、沙生产大队党总支部改建龙沙公社 党委会。将三联党支部划分为下宅党支部,岭门山党支部,增设龙 山腰党支部,李家埠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共下辖 10 个党支部。 1966 年 11 月起,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党组织停止活动。 1970 年 12 月,中共平阳县委批准建立龙沙公社党的核心小组,下 辖 10 个党支部。 1977 年 6 月,中共平阳县委批准恢复龙沙公社党委会,将原民 主大队党支部改称为吊壁灯大队党支部,原光明大队党支部改为称 玉沙大队党支部,共下辖 10 各党支部。1980 年 11 月至 1983 年 3 月先后增设建立下半山、烟墩岗、蔡家山、岭头坪、沙湾、坑内、 抛网山等 7

13、个党支部。龙沙公社党委会共下辖 17 个党支部。 1984 年 6 月,中共苍南县委决定,实行体制改革,龙沙公社党 委会改建龙沙乡党委会,下辖 17 个党支部。1985 年 6 月,增设建 立百步岭党支部和乡中心校党支部,共下辖 19 个基层党支部,一直 延续到 2000 年 12 月。- 7 - 2000 年 12 月,根据苍南县委2000153 号文件精神,龙沙乡 党委、政府研究拟定行政村区划调整方案,经村民表决后报苍南县 人民政府。苍政发2000357 号批复,将龙沙乡原 17 个行政村调 整为 6 个行政村,将龙沙乡原 17 个农村党支部撤并,调整为 6 个农 村党支部。撤原百步岭、坑

14、内、抛网山、龙山腰 4 个党支部,并入 沙坡村党支部;撤原岭头坪、李家埠党支部,并入石塘村党支部; 撤原沙湾、烟墩岗 2 个党支部,并入安峰村党支部;将玉沙、半山、 蔡家山 3 个党支部联合建立玉溪村党支部;将下宅、岭门山 2 个党 支部联合建立下门村党支部;加吊壁灯村党支部和乡机关党支部、 中心校党支部,龙沙乡党委会共下辖 8 个基层党支部。 农业 2005 年调查数据,全乡总面积 45634 亩,有耕地面积 9303 亩, 其中水田 3641 亩,旱地 5662 亩,林地 34886 亩,森林覆盖率 56.5%, 海洋滩涂面积 14000 余亩。农作物一年三熟,主要有水稻、番薯、 大豆等,

15、水稻占粮食总产量的 55%。经济作物有蔬菜、杨梅、柿子 及毛竹等。 2005 年全乡农业总产值 5687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86.9%, 人均收入 2196 原,粮食总产量 470 万斤,人均粮食 326 斤,渔业海 产品年产值 3662 万元,其中养殖海产品 2258 万元。农民主要收入 来源于渔业、养殖业和农副业,其中养殖业经济收入占全乡经济收 入的 47.5%。全乡发挥山海优势,开发千亩杨梅基地、千头山羊基- 8 - 地、万只獭兔基地和百亩野菜基地,构成龙沙山区四大特色。滩涂 养殖拥有千亩紫菜、千亩蛏子和千亩青蟹无公害养殖基地示范园区。 龙沙乡畜牧业主要以家庭副业形式饲养。2005

16、 年末,全乡耕牛 饲养量达 176 头;生猪饲养量达 2900 头,当年出栏 2000 头,存栏 900 头;山羊饲养量达 4800 头,当年出栏 3050 头,存栏 1750 头; 獭兔饲养量达 16000 多只,当年出笼 8000 余只,存笼 8800 余只。 龙沙乡属我县边远的贫困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 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基础设施 不断加强,城乡面貌不断变化,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是,在改革 开放前,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只有单一的农业生产,是一个纯农业 乡,1983 年人均经济收入仅 134 元。龙沙乡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 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路线、方针、 政策,调动全乡人民的积极性,使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 可喜的变化,呈现出一派生机。1984 年春,乡党委引导石塘村发展 小流刺机动船 8 艘,安峰村养殖对虾、青蟹 100 亩,沙坡村养殖紫 菜 150 亩,农民得到可喜的经济收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双层经营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 生产连年获得丰收,近海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