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野望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990495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野望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野望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野望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野望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野望学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野望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意境。 2.品析诗的语言,读出诗人的情怀,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二)学习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 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 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 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 追魏晋高风。律

2、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背景透视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 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诗歌鉴赏方法: 赏意象(描绘了什么?)抓特点(怎么描绘的?)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体会诗 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写出正确汉字和读音。 东皋( )徙倚( )落晖( ) 驱d( )采wi( )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 4.诗句解释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3、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探究案 1.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3.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三、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 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 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四、拓展延伸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3 参考答案 一、 2. go x y hu 犊 薇 4.(1)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2)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3)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4)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二、 1.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 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 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 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 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5.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 “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