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4990446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2011年中考语文毕业试卷二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平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语 文 试 卷 学校 姓名 考试编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2B铅笔把对 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每小题 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

2、正确的一项是 A畸形(q) 驳斥(b) 气冲霄汉(xio) 惊涛骇浪(hi) B呵护(h) 折本(sh) 毛遂自荐(su) 异曲同工(q) C匿名(n) 检索(s) 高瞻远瞩(zh) 不期而遇(y) D狭隘(i) 联袂(mi) 谆谆教诲(hu) 随声附和(h) 2下列加点的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赏心悦目(栩栩如生) 。 B.经过抗震加固后的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诗情画意) ,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C.综观历史,放眼全球,无论哪一所名校,都是以独特而有品位(品味)的校园文化驰名于世。 D.有人提议:从中青年人群

3、开始,进行资金储备,为解决照料(照顾)老年人的问题做准备。 3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欣赏中外精彩的绘画,可以举出它们很多优点,潇洒自然常常是它们共同的长处。画师选择某 种素材入画,都经过多方面严格的选择, 体现于画幅上, 往往十分自然。卓越的画师, 敢于画壮丽雄伟的山川,气象万千的远景,也敢于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画断脚的螃蟹,画蛀 孔的蔬菜 一经他选中入画,也就涉笔成趣,给人一番自然的美感。 A.所以 就 不但 只要 B.但是 却 因为 所以 C.因此 就 不但 而且 D.但是 却 不但 而且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 “我建议”节

4、目“我们的字怎么了”的讨论中,有不少专家建议,由教 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强化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B关于汉字书写,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C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 D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数那些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发明,几乎是在世博会上先登台亮相,此后才风靡全球的。 。然而科学理论如果不从实验室的象牙塔中转化为面向市场的实用技术,将永远无法变成生产力并造福 人类。 因此世博会很大程度上是发明家和企业家的舞台 有

5、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电报、电话、电灯、留声机、无线电的发明者都是早期世博会最耀眼的明 星 至于电究竟为何物,那是法拉第、赫兹、汤姆逊和麦克斯韦们的事 但莫尔斯、贝尔、爱迪生、马可尼们所关心的只是如何“让电流干活” A. B. C. D.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重重叠叠、绚丽多姿的石笋群,如群峰争雄,鹰飞鱼跳,似仙鹤起舞,龙腾虎跃。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石笋群的多姿多彩。 C.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就像满池荷叶都

6、要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荷池的无限生机。 D.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 炬。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友谊”的特点。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造化钟神秀, 。 (杜甫望岳 )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句子是: ,。 8.名著阅读(3分) 我们学习了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

7、谏和唐雎不辱使命 ,领略了邹忌善于进 谏、唐雎勇于抗争的风采;我们还学习了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中的 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懂得了人应该舍生取义和 的道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日。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 自豪感,从而更加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清华”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 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宣传材料写出了宣 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2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8、清华大学将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校庆日,因此百年校庆日为4月24日。校庆期间,遍布 海内外的校友五万余人相约返校,同贺母校百年。他们重回清华园,追忆青春岁月。 成立于1956年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与北京清华大学系出同源,秉持同样的校训,拥有共同的校徽、 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精神以及校风文化。 今日,两岸清华同贺百年,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不仅互派代表团,而且各自的校庆晚 会上,两校学生联袂出演。 宣传语:五万学子齐返校 10.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期刊。请你依据下面的材料,用简 练的语言,在横线上填写这则期刊的主要内容。 (4分) 【材料】 在庆祝

9、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即三个“结 合”。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他说,同学们应该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知识,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 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为国奉献之志。 第二, 。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在打 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第三, 。同学们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基准要求。同时,要发

10、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保 持个性,彰显本色,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11.宣传小组预备在学生中展开“清华精神”大讨论,请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清华精 神,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为一名学生具备清华精神的重要性。 (5分) 【材料一】 清华,淳朴严谨的学风绵延不绝。老清华,睡懒觉者要被罚,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在图书馆“开矿”;新 清华,匆匆的脚步是赶着去教室占座,甚至要想在图书馆抢到个看书的座位,天不亮就得去。周末晚上10 点多,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让人不免惊讶:怎么这么多人?是散电影了吗?清华人答:不是散电影,是散自习。 【材料二】 清华园里,时时回荡着历届学子们在清华

11、园里的铮铮誓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 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将自己的事业征途与国家的建设需要紧紧相连。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出师表 ,完成第1214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

12、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 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 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 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 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陟罚

13、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1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一个成语概括诸葛亮选拔人才的标准。 (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两棵树的守望 ,完成第 1517 题。 (共15分) 两棵树的守望 一粒树种被埋在瓦罐下已有些时日了,在昏昏沉沉中,她忽然听到一声很轻微的爆裂声,她一下 子被同类的这种声音鼓舞了,开始没日没夜地试着冲出黑暗。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个春天即将结 束的时候,她终于咬破了瓦罐的一丝缝隙,顶出了一片嫩黄的叶子。 好不容易探出头来的她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找先她破土的那粒种子。她发 现他就在

14、离她不远的院子里,已有半米多高了,而自己却被压在一堵高墙下。为了往上长,她拼命地吮吸着阳光和雨露,不管雷雨大作还是狂风肆虐,她都挺直腰杆努力向上。 尽管瓦罐刺破了她的脚掌,墙壁划伤了她的肌肤,她都心无旁骛。冬天到来的时候,她终于长到半米高 了,但他却早已越过墙头,任她怎么努力也够不着他一根细微的枝条。 这个冬天似乎特别漫长,她常常在朔风中抖动着细细的枝条向他招手。他却根本没有发现她对他 的仰慕。既然牵不到他的手,那就缠绕住他的根须吧。于是,她竭尽全力将根须向他的方向爬去,全然 不顾瓦片的锋利和墙壁的挤压。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她细小的根须终于接触到了他的根须。 一股轻轻切切的缠绕终于使他注意到了她的存在,他这才发现她和她满身的伤痕。他把自己有 力的根须小心地从那些伤口绕过去,再将她密密地包裹起来。 春去春又来,他的枝叶已覆盖了半个院子,他已能傲视整个院子里所有的花草树木了。望着他伟 岸挺拔的身躯,再看看自己尚嫌弱小的身躯,似乎永远也无法达到和他并肩的高度。她有些灰心也有些 胆怯了。他仿佛看穿了她的心事,根须更有力地攀紧她。她被他有力的筋骨提携着,一点一点地变高变 粗。现在,她也能越过高高的墙头,和他一起倾听微风的呢喃,细数天上的白云了。 那是一个狂风大作的深夜,风狞笑着一次次向她发起进攻,每一次摇动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