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4988586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被迫辞职的7个棘手问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被迫辞职的7 个棘手问题 (一)单位通知员工长期休假属不提供劳动条件吗? .1 (二)单位单方变更岗位属于不提供劳动条件吗? .3 (三)单位欠付加班费能否索要离职补偿金?.4 (四)工资连续多个月晚发能否索要离职补偿金? .6 (五)规章制度轻微违法也能索要补偿金吗?.7 (六)公司基数不合法能辞职要求补偿金吗?.8 (七) 被迫辞职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10 (一)单位通知员工长期休假属不提供劳动条件吗? 【案情简介】根据我国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可以享有法定节 假日、带薪年休假、婚育假等假期。这些假期属于法定权利,对于劳动者来说, 可主动地行使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或者强制性安排 劳动者放假的事件时有发生,放假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劳动者“被放 假”的理由多种多样,有的为停工待料,有的为轮休,有的为停薪留职,还有 的为待岗。 劳动者“被放假”原因多样 现实中,单位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放假的理由花样百出,但大多是出于非法目的。例如,用人单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或处于生产淡季,劳动力暂时富 余,就会给一部分员工“放假” 。这种情形最为常见,并且涉及的员工广泛。有 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有重大矛盾或纠纷,需要暂停劳动者工作进行调查或 协商解决。这里所说的重大矛盾或纠纷,包括调整工作岗位、签订劳动合同、 罢工以及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涉嫌

3、违法等。此外,还有用人单位通过对 劳动者放长假的方法来迫使劳动者离职。 “被放假”易导致经济纠纷 因“被放假”引起的纠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被放假”期间的工资如何计付; 二是劳动者能否以“被放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关于“被放假”期间工资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原劳动部的意见以及地方性 的规章。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 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 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 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 常劳动,

4、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的,地方性的规章如北 京市、广东省等地的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的是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的百分之 七十或八十的标准支付生活费,直到复产、复工。不过,这些规定适用的范围有限,仅限于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停工、停产。从劳动合同的角度来看,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前提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 动,没有付出劳动则没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但对劳动合同关系 的约束并不仅仅来自劳动合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法律法规规定部分特殊情 况下,劳动者可以在不提供劳动的情况下获得劳动报酬或生活费,比如法定节 假日、工伤治疗期间等。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是因为

5、企业遭遇经营困难,此时,企业安 排员工放假可以缓解用工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保存人力资源,同时,对劳动 者而言,工作岗位得以保留,获得一定的工资和生活费,这样有利于劳动关系 的稳定。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有重大矛盾或纠纷,需要暂停劳动者工作协 商解决的,工资可参照上述规定发放。对于其他的情形,应视放假的原因来确 定。如果“被放假”是劳动者造成的,如工作失误导致停工、停产以及严重违 反规章制度或涉嫌违法接受调查,用人单位无需支付放假期间的工资。相反地, 用人单位恶意对劳动者放假,或者停工、停产证据不足的,则需支付放假期间 的工资。 劳动者因“被放假”辞职可要求经济补偿当劳动者因长期“被放假”而提出

6、解除劳动关系时,能否向单位要求经济 补偿呢?此时,应当审查劳动者辞职的理由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 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即是否属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 件的情形。如果符合该情形,则劳动者有权获得补偿。也有人认为,用人单位 通过对劳动者放长假的方法使劳动者不得不离职,其行为属于变相解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确有生产经营困难、处于淡季或者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之间有重大矛盾或纠纷,需要暂停劳动者工作进行调查或协商解决的,用 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是客观需要,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反之,则 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单位单方变更岗位

7、属于不提供劳动条件吗? 劳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所提供的用以保证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 劳动条件的目的和作用在于保证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劳动者履行 劳动义务、完成用人单位下达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或职位虽属于劳动合同约 定的重要内容,但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劳动条件” ,因此 用人单位在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职位,劳动者以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 不应支持。 (三)单位欠付加班费能否索要离职补偿金?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 报酬,劳动者可依劳动法第 32 条及

8、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随时解除劳 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和赔偿。但如果是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加 班费是否适用上述法律规定呢?【案情简介】提前约定加班费,辞职求偿难如愿 2010 年 4 月,左先生以其所在公司未足额支付加班费为由提出辞职。获 批后,因公司拒绝按照实际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金,双方发生争议。 左先生向仲裁机构申诉称:该公司在其入职时即对加班费做出约定,并在 劳动合同中明确计算基数为每小时 6 元钱。考虑到找工作不容易,他就同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加班小时数及工作量均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准。而他获得的 报酬,仅加班费就比国家规定少 3800 多元。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请求,并要 求

9、公司给予 1.6 万元经济补偿。 该公司拒绝支付经济补偿和差额加班费用。理由是:左先生系主动辞职, 不应得到经济补偿。同时,其辞职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据。左先生之所以这样做, 纯粹是出于私利、不讲职业道德,想到另外一家企业挣高工资,对本公司故意 挑刺。鉴于法律未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加班费,是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及 要求经济补偿的原因,故不同意左先生的诉求。 仲裁庭审理认为:该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加班费,但低于国家规定标 准,应予纠正。 由于左先生对此约定也已同意,故依据劳动法第 44 条关于延长工作 时间和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规定,裁决该公司按标准补足加班工资差额 3600 元,不再支付相应的

10、滞纳金和利息,驳回左先生的其他申诉请求。 左先生虽不满意裁决,但查遍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劳动法 律法规,均没有因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并获得经 济补偿的规定,只好作罢。支付补偿有条件 加班排在报酬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没有 就左先生遇到的问题作出规定。 该司法解释第 15 条虽规定“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报酬的” ,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但是,该解释的核心点是“拒不支付” 。 起草者认为“拒不支付”系“对于仅有拖欠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行 为,劳动者不能据此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只有劳

11、动者向用人 单位提出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请求,而用人单位明确拒绝,或者用人 单位明确表示拒绝支付的,劳动者才能据此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 向用人单位主张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 ”本案不存在拒不 支付加班费的情形,只是加班费低于法定标准,故不适用该司法解释。 再者, 劳动合同法第 38、46 条仅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而劳动合同法第 85 条第 1 款和第 3 款明确将“劳动报酬”与“加班费”单独列开,说明这两个法律概念 不是同一概念,彼此不相包含。 既然这两个法律概念不相包含,在法律实践中就应区别对待。而区别对

12、待 的后果,就是左先生的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附: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 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 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 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四)工资连续多个月晚发能否索要离职补偿金? 【案情简介】资金周转困难晚发工资 员工辞职获经

13、济补偿 去年 5 月,小杨所在的某外贸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后, 决定推迟工资的发放。不久之后,小杨提交了一份辞职报告,理由是公司未按 照合同约定的日期向自己支付劳动报酬,并要求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公司 不同意,小杨遂申诉到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 合同经济补偿。公司辩称,公司迟发工资确实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对此公司提供了财务报 表予以证明。迟发工资事先经过董事会讨论,有会议记录和推迟工资发放的决 议。因此,单位没有义务支付经济补偿。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劳动法第 50 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 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对于 “无故拖欠”

14、一词,劳动部 对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 4 条作出了明确界定,无 故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 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该外贸 公司虽然是因为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且由董事会研究通 过,但是由于其延期支付工资这一决定并没有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因此已经 构成了无故拖欠。最终,仲裁委支持了小杨的仲裁请求。 (五)规章制度轻微违法也能索要补偿金吗?

15、【案情简介】规章制度违法 员工有权辞职并索要补偿 2013 年 7 月,小张与某贸易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岗位为销售专员。在签订 合同之前,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提醒小张,因公司业务的特殊性,工作压力大, 员工需要经常出差,因此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中规定“女员工在 30 岁前不得生 育” 。小张没多考虑就痛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2014 年 3 月,小张就遇到了 “白马王子”并闪婚。婚后,小张找到公司提出希望能够提前生育,遭到公司 的拒绝。为此,小张提出辞职,但公司表示如果小张辞职需要按照合同约定交 违约金。为此,小张诉至法院,要求判决自己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索要 经济补偿 2 万元。经过法庭调解,小张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小张与公司解除 劳动关系,公司支付小张经济补偿 3000 元。 【评析】 劳动合同法第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