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勘测和布局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86672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勘测和布局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站勘测和布局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勘测和布局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基站勘测和布局,学习目标,掌握基站勘测的业务流程掌握站址选择原则、无线覆盖设计、馈线路由设计、机房工艺设计、电源避雷设计、天馈的设计等,学习完本课程,您将能够:,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第二章 准备工作第三章 站址选择第四章 天线设计第五章 勘测文档,业务简介,基站勘测任务光测基站周围建筑环境、自然环境频谱测量电磁背景环境站址调查天线、设备的安装条件电源、传输供应,基站勘测目的针对候选站点,收集网规要求的站址信息及环境描述,确定该站点是否满足建站要求。,勘测任务的说明,光测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基站周围是否有造成电波反射的障碍物,如高大建筑物等。频谱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目前及近期内基站和天线周围的

2、电磁环境是否良好。站址条件则侧重于天线和设备的安装条件、电源供应、自然环境等。本文仅就网络规划中较为关心的部分进行阐述,关于施工设计部分可以参考相关文档。,业务简介,a、根据频带宽度决定频率复用方式;b、根据容量预测、话务分布、覆盖要求等条件,估算所需基站数量;c、确定基站的理论位置;d、基站勘测e、无线参数设计网络层次结构、发射功率、天馈系统、天线类型、挂高、方向、下倾角等,基站勘测在网络规划的位置,Yes,No,Yes,No,Yes,No,业务流程,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第二章 准备工作第三章 站址选择第四章 天线设计第五章 勘测文档,熟悉工程概况,尽量收集跟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主要包

3、括以下内容:工程文件背景资料现有网络情况地图配置清单,准备工作,准备工具,确保工具可用:数码相机GPS卫星接收机指南针尺子便携电脑,准备工作,勘测工具的使用,勘测中使用GPS定位基站经纬度时,不要让人围着GPS,尽量提高定位的准确度及缩短定位时间;中国地区使用GPS定位时,应该多次测量,采用三位定位;勘测中详尽记录基站周围环境,如站址周围的楼层分布、有无强干扰设施、共站址设备等,这些因素对信号传播有直接影响,对天线挂高和方向角起决定作用。为了做好此工作,最好用相机将周围环境记录下来,一方面确定天线参数,一方面用于防止在基站数目较多的情况下忘却,另一方面也用于存档,为扩容等工作服务;指南针使用时

4、防止铁物质,避免磁化导致测量偏差过大;对于有铁塔的站址,在判断铁塔是否可用的同时需要量好距离机房的长度(因为这关系到采用何种类型馈线以及EiRP的计算问题);,准备工作,勘站准备协调会 在正式开始勘测前,应该集中所有相关人员召开勘测准备协调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磁背景情况,必要时进行电磁背景测试勘测及配合人员落实车辆、设备准备制定勘测计划,确定勘测路线传输、电源的初步方案等,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第二章 准备工作第三章 站址选择第四章 天线设计第五章 勘测文档,站址选择,在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覆盖要求以后,即可开始选择站址。在确定站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信息:原有网络情况人口分布

5、与当地习惯城市结构及城镇分布主要街道及其交通流量山地、湖泊、河流、海岸线等自然环境长远发展趋势等,站址选择原则,选高话务区和用户集中区,人口分布话务分布用户流向,基站选址的原则,基站周围环境信号传播质量,慎选高山、雷达、电台、森林、电厂等,在高话务区选站的思路主要从解决容量问题及提高网络服务等级出发,慎选雷达、电台等附近建站主要考虑避开可能的外界干扰源;慎选高山站是为了避免出现因严重越区覆盖带来的一系列网络问题(如:拥塞、孤岛、干扰、塔下黑等);慎选湖泊、森林等附近建站,是为了减少这些特殊地形对无线信号的影响(如:反射、吸收、时间色散等)。,站址选择的具体原则如下:a、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

6、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四分之一;b、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C、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便于制覆盖范围,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站址选择原则,站址选择原则,d、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建站;e、新建基站应选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及少占良田的地方;f、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快速衰落;g、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信号反射及时间色散的影响;h、在市区楼群

7、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i、建网初期基站数量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保证重点地区有良好的覆盖。,站址选择注意点,站址的选择应尽量以满足合理的小区结构为目标;利用电子地图和市区图综合分析,在选取基站的过程中要求有备用站址。考虑网络的整体结构,主要从覆盖、抗干扰、话务均衡等方面出发进行筛选。在实际情况下,有可能要求运营商就所选站点跟业主协商,我们将选取的基站限制在可允许的范围供运营商挑选,一般站址范围应在蜂窝基站半径的1/4区域内。站址的选择应重点保证政府机关所在地、机场火车站、新闻中心、移动通信企业营业厅所在地、主要酒店等区域的良好通话、避免对该类区域的重叠覆盖。,

8、站址选择注意点,事实上在网络规划工程师进行基站勘测前,运营商很可能已经从其他方面考虑,确定了全部或者部分基站的站址;各运营商由于其本身业务发展的情况不同,因此在选择基站站址时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果现有网络已经相对比较健全,扩容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话务容量问题。则由于运营商对自身网络情况更为熟悉,对其基站的选址更有目的性,因此网络规划工程师在同运营商进行充分沟通后,确认需要重点照顾的区域在本站址的覆盖范围内,即可以确认该站址;如果现有网络还不太健全,运营商选择站址时更多地考虑了成本问题,而对日后的网络质量考虑不周。此时网络规划工程师应对此做好充足准备,做好协调工作;对于今后可能达不到网络设计要求的

9、站址制定必要的备忘录。,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第二章 准备工作第三章 站址选择第四章 天线设计第五章 勘测文档,天线选择,第四章 天线选择,天线的选择是决定网络质量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应根据基站服务区内的覆盖、服务质量要求、话务分布、地形地貌等条件,并综合考虑整网的覆盖、干扰情况来选择天线;根据地形或话务分布情况可以把天线使用的环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市区、郊区、农村、公路、山区、近海、隧道、室内等。,天线的选型原则,市区基站天线选择- a、通常选用水平半功率角6065的定向天线;b、一般选择15dBi左右的中等增益天线;c、最好选择带有一定电下倾角(36)的天线;d、建议选择双极化天线。,市

10、区基站天线选择,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抑制干扰,市区一般不选用水平半功率角90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由于市区基站一般对覆盖范围要求不大,因此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同时天线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变小,有利于安装和降低成本;由于市区基站对覆盖范围的控制很严格,下倾角一般很大,选择电下倾天线可以增大下倾角调整范围,同时有利于干扰控制;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天线的选型原则,郊区基站天线选择-a、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平半功率角65或90的定向天线;b、一般选择1518dBi的中、高增益天线;c、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预置下倾角;d、双极化和单极化天线均可

11、选用。,郊区基站天线选择,郊区的应用环境介于市区环境与农村环境之间,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参考市区与农村天线选择的建议;考虑到将来的平滑升级,一般不建议采用全向站型;郊区基站天线即使采用下倾角,一般下倾角也比较小;郊区基站采用单极化和双极化天线的效果差不多,因此选择时主要从天线安装环境和成本等方面考虑。,天线的选型原则,农村基站天线选择 -a、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90、120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b、所选的定向天线增益一般比较高(1618dBi);c、一般不选预置下倾天线,高站可优先选择零点填充天线;d、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农村基站天线的选择,农村环境特点:基站分布稀疏,话务量较小,覆盖要

12、求广;如果要求基站覆盖周围的区域,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基站周围话务分布比较分散,建议采用全向基站覆盖;如果对基站的覆盖距离有更远的覆盖要求,则需要用定向天线来实现。一般水平面半功率角应选择90、105 、120 等;在某些基站周围需要覆盖的区域呈现很明显的形状,可选择地形匹配波束天线(如210天线)进行覆盖;农村基站由于覆盖要求广,因此天线增益一般较大;因为预置下倾角天线对覆盖距离有影响,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考虑无线信号传播特性,无论发射和接收,垂直极化天线效果最好。,天线的选型原则,公路基站天线选择a、一般选择窄波束、高增益的定向天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字型天线、全向或变形全向天线;b、

13、公路基站对覆盖距离要求高,因此一般不选预置下倾角天线;c、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d、所选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高。,公路基站天线的选择,公路环境特点:话务量低、用户高速移动、重点解决的是覆盖问题:公路基站一般实现带状覆盖,故多采用双向小区,在穿过城镇,旅游点的地区也综合采用三向、全向小区;不同的公路及同一条公路的不同路段环境差别很大,应具体分析;由于大多数用户移动速度快,因此天线前后比不能太高,否则可能会由于两定向小区交叠深度太小导致切换不及时而掉话;可参考农村环境下的天线选型原则;,天线的选型原则,隧道内的天线选型小于两公里的隧道建议选择10-12dB的八木/对数周期/平板天线安装在隧道口内

14、侧对2km以下的公路隧道进行覆盖。大于两公里的隧道 建议采用泄漏电缆、同轴电缆、光纤分布式系统等解决。,天线的选型原则,室内天线的选择全向天线垂直极化,2dBi增益,形状可为帽状、茶杯状等,尺寸小,便于安装和美观定向天线 垂直极化,90度水平半功率角 7dBi增益的定向天线,天线高度,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对于地势较平坦的市区,一般天线的有效高度为25m左右;对于郊县基站,天线高度可适当提高,一般在40m左右。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俗称“塔下黑”),特别是全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严

15、重的越区覆盖、同/邻频干扰等问题,影网络质量。,天线高度设计原则,天线高度具体设计,建议市区的天线挂高在2025米左右,城郊边缘朝向外围的小区天线可以适当增加天线高度,一般为40-50米;孤站高度不要超过70米;采用13跳频技术的网络,要求市区内所有基站天线高度大致相同;天线高度过高将给频率规划带来很大麻烦,同时会造成干扰、孤岛效应等网络问题。,天线方位角设计原则,方位角,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的三扇区方位角一致,局部微调;城郊结合部、交通干道、郊区孤站等可根据重点覆盖目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提高通话质量;天线的主瓣方向偏离同频小区,可以有效地控制干扰;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深度不宜超过10%;郊区、乡镇等地相邻小区之间的交叉覆盖深度不能太深,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为防止越区覆盖,密集市区应避免天线主瓣正对较直的街道。,天线方位角的具体选择,对于采用13跳频技术的网络对天线方位角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建网初期基站数量较少时,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将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加强某些地区的信号强度。但是这样的调整将不可避免的降低其他地区的覆盖电平。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适当的方位角。,天线下倾角设计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