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86343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单元总复习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技术课程,直接服务和应用于化工生产第一 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员在学习时应给予足够重视,现针对各章重点、难点归纳 如下,并附相应习题供学员参考。 第二章 流体流动和第三章 流体输送机械是本书重点内容,介绍了流体的密度、 压强、黏度的定义及单位;流体压强的常见单位及与国际单位制的换算换算、压强的表示 方式;流体的流速和流量的定义、单位及表示方法;雷诺准数的表达式及应用;流动阻力 的分类及计算方法。在这部分内容中还包括两个重要的横算: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 机械能衡算柏努力方程。这两个方程是解决流体流动问题的基础,要求学员能灵活应

2、 用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流体输送机械部分内容主要有离心泵的构造与作用原理;气缚现 象及如何排除气缚;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扬程,流量效率与功率) 、特性曲线及其应用;离 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方式;正位移泵与离心泵的比较。还要求学员能利用允许安装高 度法避免气蚀现象, 【例题分析】 1.某泵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 p 1 (表压)=1200mmHg 和 p 2 (真空度) =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 750 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mmHg。 解析:压强的表示方式是本章基本概念,要求学员能够掌握绝压、真空度、表压、当 地大气压之间的关系,并处理实际问题。由他们之间换算关系知

3、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1900mmHg 2. 流体运动时,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是 。 解析:本题考察了流体阻力产生的原因,知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体存在着黏 性。 3. 一定流量的水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流动,若将管内径增加一倍,产生的流动阻力将 为原来的 。 解析:由范宁公式及连续性方程知流动阻力将为原来的1/32。 4.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若其已进入湍流区,相对粗糙度相同的条件下,则摩擦 系数 与雷诺数 Re 的关系为( ) 解析:通过查 moody 图,在湍流区内两者关系为随 Re 增加 减小。 5. 层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的增加而 减小 。 6. 开口U型管压差计可以测量管路中任意截

4、面上的_或_。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可知此处应为表压强和真空度。 7. 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离心泵的轴功率 N 和流量 Q 的关系为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离心泵的操作方法和离心泵特性曲线图,离心泵调节流量可采用 改变管路特性曲线和离心泵特性曲线图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出口管路中阀门开 度的方法。离心泵特性曲线图中可看出 Q 增大,N 增大,从图中还可看到,启动离心泵时 必须先关闭泵的出口阀,防止烧毁离心泵。 8. 工业上除离心泵外常用的输送机械还有往复泵,它适用于流量较小、压头较高 的场合。 本章还包括两个重要的横算: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机械能衡算柏努

5、力方程。 这两个方程是解决流体流动问题的基础,要求学员能灵活应用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例题】某油的粘度为 70 m Pa .s,密度为 1050 Kg /m 3 ,在管径为1144mm 的管 路中流动,若油的流量为 30 m 3 / h ,试确定管内油的流动状态。解析:本题考察如何判断流体流动状态。 d= 114 2 4 = 0.106 m U = q v/ 3600 / 4 d 2= 25 / 3600 0.785 0.106 2= 0.787 m / s Re = d u / =0.106 0.787 1050 / 70 10 -3= 1251 2000 管内流体流动形态为层流。 【例题

6、】用泵将出水池中常温的水送至吸收塔顶部,水面维持恒定,各部分相对位置如图 所示。输水管为 763mm 钢管,排水管出口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 6.15104Pa(表压) , 送水量为 34.5m 3 /h,水流经全部管道(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为 160J/kg。水的密度取 1000kg/m 3 。求:(1)水在管内的流速(2)泵的有效功率(kw) 附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1)求 u: u 2=q v (d 2 4) (2)求 N e 。 取水池液面为 1-1 / 截面, 且定为基准水平面,取排水管出口与喷头连接处为 2-2截面, 如图所示。 在两截面间列出柏努利方程: f

7、 E p u g z W p u g z 2 2 2 2 1 2 1 1 2 1 2 1 将已知量代入柏式,可求出 w W= z 2 g+u 2 2 /2+P 2 /+E f1-2 而 P e =W q m 【例题】从高位槽向塔内加料。高位槽和塔内的压力均为大气压。要求料液在管内以 0.5m/s 的速度流动。设料液在管内压头损失为 1.2m(不包括出口压头损失) ,试求高位槽 的液面应该比塔入口处高出多少米?。 解 在 1-1 及 2-2 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式,1-1 截面就是高位槽的液面 2-2 截面选在管出口处。以 0-0 截面为基准面 两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式高位槽截面与管截面相差很大,故

8、高位槽截面的流速与管内流速相比,其值很小可以 忽略不计,即 u 1 0。 将已知数值代入,则解出所需高度。第四章非均相物系分离 考试内容有颗粒沉降的基本规律、重力沉降器、沉降过程的强 化途径;离心沉降的基本概念;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及常见几种过滤设备。本部分内容侧 重基本概念考核。 【例题】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的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的尘降时间 解析:本题考察沉降基本概念,此处应为大于或等于。 第五章 传热 也属于化工单元操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内容有:热传导、对流传热、 热辐射的概念及他们遵循的基本定律;导热系数的比较;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本章重点 要求学员掌握掌握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度

9、方程式,总传热系数计算及了解强化传热过 程、途径。 【例题分析】 1. 空气、水、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大小顺序为 。 解析:本题考察导热系数的概念和意义,金属导热系数应该液体空气。 2.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解析: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 现用一列管式换热器加热原油,原油在管外流动,进口温度为100,出口温度为160; 某反应物在管内流动,进口温度为250,出口温度为180。试分别计算并流与逆流时的 平均温度差。 解:并流 逆流 第六章 精馏 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单元操作,考试内容有:露点、泡点、挥发度、相对 挥发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能借助相图说明精馏原理及平衡蒸馏、简单蒸馏

10、与精馏的区别; 全塔物料衡算、理论踏板的概念、求取理论板数的途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留段操作 线方程及操作线方程的物理意义;全回流的定义特点、回流比的定义、最小回流比的概念。 【例题分析】 1. 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 50kmol/h,回流比是 4,则精馏段的回流量是 kmol/h。 解析:本题考察回流比概念,由回流比公式知回流量是 200 kmol/h。 2.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解析:本题考察精馏基本概念,回流是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蒸馏 和精馏的本质区别。 3. 精馏塔中自上而下 。 解析:本题考察精馏塔内组分分布,应为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

11、注意本题问得是“精 馏塔中”所以不要回答成精馏塔的构成。4.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回流比能 。 解析:增大回流比,可提高产品纯度。 5. 蒸馏操作按照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 。 解析:考察蒸馏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馏四种。 6. 每小时将 15000 kg 含苯 0.44和甲苯 0.56 的溶液(均为摩尔分数) ,在连续精馏塔中进 行分离,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 0.0235 (摩尔分数) ,塔顶馏出液的回收率为 97.1 %, 原料液平均摩尔质量为 85.8kg/kmol,试求馏出液的流量及组成(以千摩尔流量及摩尔分数) ? F = 15000 / 85.5

12、= 175 Kmol / h D X D/ F X F= 0.971D X D= 0.971 175 0.44 D + W = 175 D X D + 0.0235 W = 175 0.44 解得: W = D = X D = 7. 一常压连续操作的精馏塔,用来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混合物含苯 0.6摩尔分率,以 100Kmol/h 流量进入精馏塔,进料热状况 q=0.5,操作回流比为 1.68;要求塔顶馏出液组成 为 0.95(苯的摩尔分率,下同),塔底釜液组成为 0.05。在操作条件下,苯和甲苯的相对挥 发度为 2.5。试求:(1)塔顶和塔底产品量;(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操作

13、线方程。 解析:(1) 求塔顶和塔底产品量由 F=D+WFx F =Dx D +Wx W ( 2分)得 D=F(x F -x W )/(x D -X W )=100(0.6-0.5)/(0.95-0.05)D= kmol/hW=F-D= kmol/h ( 2分) (2)求精馏段操作线方程R=1.68y n+1 =Rx n /(R+1)+x D /(R+1)=1.68xn/(1.68+1)+0.95/(1.68+1)y n+1 = (4分) (3)求提馏段操作线方程L=L+qF=RD+0.5F=1.68x61.11+0.5x100=152.66 (2分)V=V+(q-1)F=D(R+1)+(0.5-1)x100=113.77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