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986323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中地理 课时达标训练(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达标训练(五)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基础巩固 1下图是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下列属于山西煤炭资源突出特点的是( ) A分布范围广,全省有6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B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 ,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造成 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

2、的“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因此, 能否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消费市场近 B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黄河流经山西,为山西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D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 4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 结构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 )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A B C D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

3、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 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回答56题。 5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2 A露天采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6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煤电钢 煤焦化 煤气液 煤电铝 A B C D 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 另外,焦作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 粮食

4、产量高。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下列与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 ) A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B德国的鲁尔区 C美国的“硅谷” D北京中关村 8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发展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 9作为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其战略目标定位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建设成为国 家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快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 出了两套方案(如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请说

5、明理由。3 (2)山西省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煤外,还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将煤炭转化 为电能输出。如果从当地环境效益考虑,你认为输煤好还是输电好?请说明理由。 (3)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把该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综合提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 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20022004

6、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 ,16万 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读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完成34题。4 3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 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 4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资源短缺 B环境污染严重 C工艺流程复杂 D消费市场狭小 5国务院在关

7、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 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结合下图回 答问题。 (1)试分析新疆能成为我国重要能源战略基地的条件。 (2)下列属于新疆在能源战略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是(多选)( ) A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区内消费市场狭窄 B距消费市场较远,能源运输价格昂贵 C水资源短缺 D生态环境脆弱 (3)试叙述新疆能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 课时达标训练(五) 基础巩固 1选C 由图可看出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以原煤、原油为主,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比 重小。以原煤和原油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会排放大量的CO2和SO2等气体,

8、不利于减排温5 室气体,会加重酸雨危害。 2选B 山西煤炭资源的突出特点有:分布范围广,全省有4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 高的特点;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3C 4.A 第3题,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体现在地理位置、交通和市场等方 面。黄河虽然流经山西,但黄河航运条件差,山西的煤炭并不是以水运输出为主。第4题, “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分别说明煤炭开采利用给山西带来了水污染、 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5C 6.D 第5题,贵州降水多,露天采矿表土剥离

9、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矿区道 路铺设常用采矿的废料,可能加重水污染,但不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煤化工、有色金属 冶炼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 成环境污染,不是生态退化。第6题,贵州缺少铁矿,不适合构建煤电钢产业链, 错;贵州煤炭丰富,适宜发展煤焦化产业链,正确;贵州缺少天然气资源,不适宜 发展煤气液产业链,错;贵州煤、铝土丰富,适宜发展煤电铝产业链,正确。 7B 8.C 第7题,由材料可知,焦作市的工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 此与鲁尔区最接近。第8题,焦作没有石油资源,因此发展石化工业不符合焦作的实际情 况。 9解析:第(1)题,产业结

10、构多元化,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就高。第(2)题,注意是从 当地环境效益考虑,而非其他方面。第(3)题,建设山西省能源基地的措施从扩大煤炭工业 规模,加强铁路建设和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回答。 答案:(1)方案。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 (2)输煤好。输煤可以减少因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3)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综合提升 1D 2.B 第1题,不同工业的能源消费量差异很大,重工业能源消费量大于轻工业, 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又小于工业,则可依据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来推断国民经济结构 的变化。第2题,能源消费弹性系

11、数高说明能源消费增长率大于GDP增长率,则可能是高 耗能产业发展较快。 3B 4.A 第3题,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 源优势。第4题,从“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工艺需水量大,而本区位 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疆能源战略基地开发的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 向。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受所处位置和气候的影6 响,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且邻近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和俄罗斯。第(2)题,可从 市场、交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能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既要扩大 能源的消费市场,又要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另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也十分丰富,再加上邻近中亚和俄罗斯,有利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输入,因此新疆成为 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 (2)ABCD (3)将能源以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或管道供应内地市场; 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