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9771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3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共14张PPT)(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命 题 规 律 与 预 测 随堂演练 名句默写是每年必考的内容,考试范围是 34首诗、 16篇文言文和 4篇现代诗文,具体篇目请看 考试说明 。考试题型一般为诗文默写题和理解运用题,分数约占 6分。考试篇目几乎没有任何规律,因此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对考试范围内的古诗文、现代诗文都做到熟记、默写。 名句默写一般有两种形式:提供上下句的补充性填空; 提供情景的联想式填空,即理解性默写。现代诗文的默写,从 2007年出现以来,只有 2011年、 2012年没有考,因此复习时也不容忽视。 真 题 例

2、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1. 2014河北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公然抱茅入竹去, _, _。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2)_, _,故不为苟得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 ) (3)在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 一诗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 _, _。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解 析 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第 (1)小题是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的句子,下面两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第 (2)小题是选自 鱼我所欲也 中的句子

3、,前面两句是“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第 (3)小题是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中的句子,“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这个提示语中,注意两个关键词“早春”和“花草”,便可锁定“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2 2013河北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惜秦皇汉武, _;唐宗宋祖, _。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 (2)复有贫妇人, _, _,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 观刈麦 )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_, _。 (诸葛亮 出师表 ) 解

4、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全部为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既有古文,又有诗词。答题时要注意书写的正确规范。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3 2012河北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 (李煜 相见欢 ) (3)潭西南而望, _, _。(柳宗元 小石潭记 ) (4)_ ,吞长江,浩浩汤汤, _ 。 (范仲淹 岳阳楼记 )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衔远山 横无

5、际涯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解 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全部为八年级下册的内容,考查的诗词古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没有出现较偏的内容。这也是初三考生重点复习的对象。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4 2011河北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2)_,梦回吹角连营。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3)_,不亦乐乎? ( 论语 学而 ) (4)先达德隆望尊, _,未尝稍降辞色。( 送东阳马生序 ) (5)请从学过的

6、古诗中选出一个含有“霜”字的完整诗句: _, _。 峰峦如聚 醉里挑灯看剑 有朋自远方来 门人弟子填其室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示例一: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示例二: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示例三: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方 法 总 结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名句默写的类型及答题技巧 近几年,背诵默写题已成为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每张试卷的默写题分值少则 6分,多则 10分,能不能拿稳默写题的分数,也是决定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能全部拿下默写题的分数,除熟读、背诵课标规定的有关诗文外,还

7、应了解试题题型,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 中考古诗文的默写大多是填空题,分析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类: 【 应考技巧 】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一、“空前绝后”类,即识记类默写 此类题型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有前句无后句;有后句少前句;有两头缺中间。从内容上看,考查的主要是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等。 这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作答。 二、“循规蹈矩”类,即理解类默写 此类题型需要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审清题意, 弄清要求。由于有条件限制,有目标导向,所以要“循规蹈矩”。 第 3课时 名句

8、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我们在解答“循规蹈矩”类题目时,应在熟练掌握背诵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答案也就自然出来了。 三、“移花接木”类,即运用类默写 此类题型常常先叙说一段现在的某个事实,然后让考生用一两句意思相同的古诗名句来填空,它主要考查考生在对古诗文理解的基础上,对古诗文进行欣赏辨析。 “移花接木”类,一般已知文字较多,解答时一定要耐心,缜密思考,找出其“相通”点,然后答题,切不可凭直觉填写。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四、迁移类默写 迁移型默写题是新出现的题型,对考生的

9、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古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迁移,更注重考查的灵活性、综合性。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时,才能做到从容不迫。这类题的答案也具有不唯一性。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随 堂 演 练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2014嘉兴、舟山 古诗文名句填空。 (1)海内存知己, _。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_,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 出师表 ) (3)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 _, _”,借明月寄托对好友的思念;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中“ _, _”,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天涯若比邻 受任于败军

10、之际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命题规律与预测 随堂演练 (4)静默的山会说话,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细心品味,就会悟到许多生活的道理,如古诗文中“ _, _”。 (写出连续的两句 ) (5)“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马年春晚,一首 时间都去哪儿了 ,催发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起古诗文中“ _, _”的名句。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示例一: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示例二: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示例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示例四: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第 3课时 名句默写及古诗词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